宋麗娟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小學英語教學也愈發趨向于多元化和現代化。故事教學法普遍存在于歐美等地,然而在當前教學中,雖然有許多英語教師會在課堂上使用故事教學法,但相對于故事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等方面仍然稍顯不足。對此,本文圍繞陜旅版小學英語教材,探討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希望能對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英語教學;語言環境;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7-0121-02
一、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到指導作用,簡單來講,根據故事情節的推進,教師可以簡單地將課程劃分為聽與講兩個學習過程。其中,“聽”的過程包括學生對整個故事的準備工作,如對故事內容的熟悉、對復雜單詞的理解等,這是一個記憶輸入的過程,而“講”則是一個語言輸出的過程,學生通過改變故事、表演故事或者講故事的形式,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英國教育家安德魯·萊特(Andrew Wright)曾認為,故事是幫助孩子理解世界的有效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故事教學法,可以通過故事情境的構建,幫助學生迅速理解重點單詞,讓學生體會單詞中蘊含的情感,從而有效加深學生對于英語字詞句的理解。從故事教學教育價值來看,故事的內涵、特點及情節都能給學生帶來特別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又能極大地加深學生對單詞與語境的印象,從而促使學生語言技能與情感體驗的雙重提高。
二、當前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中面臨的難題
(一)故事顯得過于成人化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天性活潑好動,對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抱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從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故事的選擇來看,許多故事都顯得過于成人化、過于功利化,不符合學生童真童趣的認知。
(二)篇幅不符合教學需求
從小學生掌握的詞匯量來看,長篇幅的故事并不適用于教學,選擇短小精悍的故事明顯更適合學生學習情況。然而從筆者調查的小故事來看,絕大部分故事的詞匯量占到了200左右,其中還包括一些學生難以識記的長詞條,教學篇幅過大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許多英語教師不得不花費一定的時間去歸納、提煉故事本文,以便其符合小學生英語學習需求。
(三)故事脫離生活實際
縱觀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可以發現其中存在故事選取脫離生活實際的問題。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年齡較小,認知水平較低,如果小學英語教師在應用故事教學法的過程中,選取的故事與生活實際的距離較遠,小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接受度就會相對較低,無法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途徑
(一)改編與編寫故事符合學生特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強,有著喜愛故事和喜愛表演的天性。小學英語教師在應用故事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故事與表演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這對于激發小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自從我國推行素質教育改革,已經經歷了較長的一段時間,一輪又一輪新的課程改革,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新形勢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對故事內容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和掌握之后,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表演的手段有效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切實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師在改編與編寫故事時,也必須考慮到學生語言水平及學習能力,要使故事內容符合學生特點,能夠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二)文本形式和長度符合教學需求
故事教學法能夠為小學英語學科的課堂教學提供大量、真實、自然的語言輸入,通過讓學生進行英文故事的敘述,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又因故事情節具有一定的虛構性,故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目前來看,小學英語教材具有很強的故事性,為小學英語教師進行故事的改編和續編提供了十分充分的條件。小學英語教師要立足所教授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和學習需求,對故事的內容進行創造性的改編,比如可以只對故事的開頭或結尾進行改編,也可以對整個故事內容進行改編,當然也可以進行故事內容的續編。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小學英語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靈活的改編,在提高練習強度的同時也可以切實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考慮到故事篇幅與教學時間的限制,因此故事文本形式和長度必須符合教學需求。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對故事進行合理縮減,如在陜旅版Unit 1 What is Your Father?一課中,教師可以將《我的父親》故事文本由簡單介紹改為主人公之間的對話,將“My dad……”改為“What about your father?——He is a doctor.”使故事敘事方式與教材一致,便于學生進行改編或表演。另外,關于故事內容篇幅的相關改編,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課時長短及故事呈現目的等方面來決定,使其更適用于學生開展學習。
(三)故事選取符合生活實際
近年來,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教育問題得到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最新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基礎教育階段,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了解世界上各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之一便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在生活中與其他人進行英語交流的能力。故事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傳承,故事之美不僅僅體現在語言的層面,更多的是體現在故事蘊含的意義之中。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應用故事教學法,能夠很好地契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十分重要。目前來看,故事教學法在當今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采用,但是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要想使故事教學法能夠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就必須在備課環節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最新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堅持以學生為本,緊緊圍繞教材內容,選取貼合生活實際的故事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以使小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教學內容,以較高的專注度投入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為我國的教育強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日后為國家和社會輸送越來越多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校英語教師對于故事教學法存在一定的問題,致使故事教學策略應用不當,沒有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對此,本文圍繞學生學習的特點,針對當前應用中故事顯得過于成人化、篇幅不符合教學需求等不足,提出文本形式和長度必須符合教學需求等策略,以期為日后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