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逐步完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思想轉變,將“課程思政”有機的融入到日常的專業課程教學,深入開發專業課程中所潛藏的思政資源,找到兩者間的“契合點”是最為關鍵的部分。文章依據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機電設備維修》課程為例,結合教學實踐,對課程建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考核方式改革和教改推廣等進行探究。
關鍵詞:課程思政;機電設備維修;思政資源;教改推廣
引言:根據中央印發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及教育部印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表明“課程思政”理念已躍升到國家層面開始向全國宣傳推廣。對于學校而言,課堂教學是思想碰撞的主戰場,思政課要保持不斷推陳出新,在改變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的態勢,充分滿足學生成長成材過程中的各種需求,不僅如此,各門課都要相輔相成,發揮各自特色,充分挖掘課程中所潛藏的思政要素,讓思政課程和其余課程不約而同地組成協同效應。這是對“課程思政”內含及作用的正確解讀和把握。
針對工科類專業,以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核心課《機電設備維修》為例,如何準確定位課程的德育目標?如何把授課內容和“課程思政”元素進行有機整合?如何更加有效的實現“課程思政”所采取哪些措施?要想攻克以上問題,必須對“課程思政”的關鍵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并從課程創建、講授模式、學習內容、教學手段、考評方式等環節進行全面調整,促進德育目標、思政元素和教學實施三者間相互耦合,創設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機電設備維修》教學模式。
一、機電設備維修課程建設規劃
1、機電設備維修課程建設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依據現代教育理念作為指導思想,強化課堂教學與科研實踐相結合,按一流師資力量、一流輔導教材、一流教學管控的建設標準。課程建設需遵循方向性原則,要能促進教學質量提升,促進辦學效益提升,能夠展現本專業的特色;實效性原則,創建精品課程是極具實踐挑戰的過程,務必要將各個工作做細做實,重視對學生的實際成效,并且需設法打造課程特使其在同類課程中更加突出;持續性原則,創建精品課程是需要不斷積累的過程,國家出臺的政策和創建要求需要保持相宜的連續性。
2、“課程思政”建設目標。以培育堅定理想信念,飽含愛國情懷,崇高道德素養,廣博知識見聞,綜合素質持續躍升的大國工匠人才為構建目標。教材建設方面挑選一部分重點章節進行著重建設,使其在教學條件、教師團隊、教學質量等方面都達到一流標準,成為我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精品標桿課程。其根本目標為:創立一支不管是教學還是科研方面都是能力強、團隊結構優良、教師品德崇高、富有創造力的教師隊伍;具備目標精準、思維開闊、把握重點、措施優良、契合我校實情的課程改革和建設規劃;具備與本課程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突出改革精神、規范的課程標準和授課計劃及可實施的考核辦法;具備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學檢查和質量考評體系。
3、課程內容建設上要加強師資構建且有機融入思政元素。經過課程建設促進高水平,有能力的杰出教師走進課堂,逐漸構建一支成員穩定、組成合理、教學水準高、教學效果優良的強勁師資;既要關注教學內容,又要關注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上要突出表現現代教育理念和新時代要求,有機的融入工匠精神、勞模精神、艱苦奮斗和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愛國主義情懷、奉獻社會并始終保持先進性。比如在機床故障診斷上教師作為引路人,逐步引導學生借用振動診斷,溫度診斷技術進行診斷;在機床維修時從機床工作原理入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工作原理及故障原因進行分析和討論,由學生先制定維修方案,教師指出不足之處,然后共同修訂維修方案后再進行機床維修,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的全過程。
4、教材建設。機電設備維修課程要主動地遴選國內優秀課本,踴躍開展雙語教學,并且鼓勵自編特色校本材料,創建網絡課程和網絡課件,建立以文字版教材、視頻和動畫素材、模擬仿真軟件、模擬訓練題庫、體驗式教學材料、導學資料等組成的立體化教材。
5、教學方法改革。課程創建及管理過程中應巧妙運用多種教育教學方法,盡全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樂趣,開發學生的潛能;選用科學有效的考評方法,借助適當的考核手段,重視了解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操能力。
6、教育技術手段運用。從課程實際出發,積極主動地探索應用先進技術手段開展教學,如開發VR/AR/MR/XR配套教學,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線上教學與網絡化管理。相關的教學大綱、授課計劃、模擬題庫、實訓指導書、參考文獻等上校園網開放,如采用藍墨云班課或優慕課課程平臺實現校內優質資源共享。
7、強化實踐教學。機電設備維修是非常強調學生動手實踐的一類課程,要注重訓練學生多動腦,勤動手,吃苦耐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重學生課程實訓和實習等實際操作性教學環節,加強實踐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改革。努力完善辦學條件,積極地籌措經費,合理采購先進的設備設施,爭取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選用經典型、探究型、創新型、綜合型實驗,指導學生參與科學實驗,持續增強學生的實操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8、創建科學合理的考評模式。根據學生的理論認知、實操能力、德育等為考核目標,主動實施考評內容改革,全程切實地考評學生的掌握情況,達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強知識應用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
在機電設備維修“課程思政”中巧妙應用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如表1所示,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學生不僅可以從教師的引導中提升對一些問題的認知并增強發現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從同學間的探討中拔高對問題的洞察力。打破了傳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撥離的現狀,突顯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適應性、靈活性和先進性。實訓中心濃厚的職業氣氛,更益于實現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的養成,為早日完成“中國制造2025”目標培育應用型人才增加新動力。
教學手段方面結合機電設備維修課程特點,積極選取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實踐教學,如采用互動式教學系統,VR/AR/MR/XR教學,數控斯沃仿真軟件,GX Works2,Protues,Keil4等進行線上模擬仿真,采用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單片機與可編程控制平臺等開展線下實踐操練,與此同時,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線上教學與網絡化管理[15]。相關的授課大綱、課程標準、授課安排、電子版教材等上校園網開放,通過優慕課課程平臺等實現校內優質資源網絡共享。
三、考核方式改革
創建科學有效的考評體系,全方位地反映學生的接受情況,達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增強理論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如理論知識方面要求學生通過機電設備維修理論測試,考核通過后方可進行實踐操練,設備檢修前必須進行檢修申請,填寫《機電設備檢修申請單》,設備檢修過程中必須有兩位以上同學進行,嚴格按照檢修規程進行操作,并且填寫《檢修項目清單》,檢修完成后寫檢修報告,經任課老師確認無誤后方可上電試機,之后由老師進行評價和打分;綜合素質考核包括平時測驗,實訓和期末考試,借助以上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既強調過程性考核,又重視學習結果,突出反映學生學習效果,不斷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教改應用推廣
教學改革推廣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它需要經過被認知、被接納,對實際教學具備參考價值,才會逐步被嘗試應用,再到自覺應用,然后才能得以全面推廣。機電設備維修“課程思政”教改對于實踐性強、操作性要求高、要求學生動手多等方面的課程教學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比如可以推廣到《液壓與氣壓傳動》、《電氣與PLC控制技術》、《單片機應用技術》、《數控加工技術》、《工業機器人》、《工廠電氣控制》等方面的課程。
五、結語
高職教育不僅要結合行業背景和崗位特點,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必備技能,還要兼顧學生品德塑造,培養思政意識。本文以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機電設備維修》課程為例,通過課程建設、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創建科學合理的考評模式,結合《機電設備維修》課程特點傳播思政理念,將課程思政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掌握技能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過程,體驗技能成長的快樂,逐漸養成創新思維、辯證思維、綠色節能、弘揚優秀文化的理念,以及奉獻社會、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終在傳授學生專業技能的過程中潤物細無聲的培養了學生的思政意識,滿足了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旭明.《電工工藝實習》課程思政建設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20(02):74-75.
[2]鐘金雁.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異同及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J].思想政治課研究,2020(01):116-121.
[3]王永友.思想政治理論課貫穿科學思維教學模式的實踐考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1):81-87.
[4]謝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創新研究——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J].高教探索,2020(02):129.
[5]朱廣琴.基于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教學要素及機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06):84-87.
[6]潘青,張健.“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轉化的關鍵問題和實現路徑探析[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01):97-102.
[7]程德慧.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9(03):72-76.
[8]張良英,謝金生,李家丁.基于“互聯網+”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改革與實踐——以機械類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為例[J].時代農機,2019,46(06):86-88.
[9]朱夢潔.“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9.
[10]胡洪彬.課程思政:從理論基礎到制度構建[J].重慶高教研究,2019,7(01):112-120.
[11]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03):64-69.
[12] 徐歡瀟,呂興琴.“課程思政”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啟發式應用——以《ACCESS數據庫》課程為例[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0,32(03):249-250.
[13] 馬亮,顧曉英,李偉.協同育人視角下專業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01):125-128.
[14]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01):43-46.
[15]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機與“互聯網+”課堂——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新思維、新路徑[J].遠程教育雜志,2015,33(04):14-21.
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南平 3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