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真
【摘要】游戲有助于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要融入游戲精神、游戲要素,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和鍛煉能力。在課程游戲化的幼兒園課堂教學,需要合理運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讓游戲成為教學的基本活動。但是廣大教師在踐行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卻面臨著“如何做”的困境,因此針對課程游戲化的幼兒園課堂教學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課堂教學? 課程游戲化? 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2-0130-02
游戲對于幼兒身心發展具有有效的促進作用,這點已經形成了廣泛的共識,以此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廣大教師均在積極嘗試和踐行課程游戲化理念。但在實際的幼兒園課堂教學中,課程游戲化的落實效果卻不夠理想,部分幼兒園中依然存在著重學習、輕游戲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應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幼兒園課堂教學策略,將游戲更好地融入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之中,提升幼兒園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一、課程游戲化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彰顯游戲的價值
課程游戲化,使游戲成為了幼兒園課堂教學的基本活動,借助游戲來強化幼兒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帶給幼兒學習的樂趣。課程游戲化,游戲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教學的工具和手段上,同時游戲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成為教學的基本活動。課程游戲化,借助游戲的形式,將自主、快樂、自由的理念融入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之中,這更能體現出游戲精神。課程游戲化既體現出了游戲的工具性價值,也彰顯了游戲的精神價值。
(二)課程游戲化有助于提升幼兒園課堂教學效果
傳統的幼兒園課堂教學具有較強的功利性,過于強調幼兒的認知發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幼兒淪為了知識與技能的“容器”,而幼兒園課堂教學便是向“容器”中不斷填充各種內容,由此可見,傳統幼兒園課堂教學更加注重結果。但課程游戲化而不同,其更加強調過程,注重教學過程帶給幼兒的體驗,并在體驗過程中自主構建知識與技能,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既能獲取知識與技能,也能探索獲取知識的方法與途徑。與以往的幼兒園課堂教學相比,課程游戲化能夠帶給幼兒更多的自由、自主,并且有助于幼兒的自我發展。
二、幼兒園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園方面
課程游戲化是指以游戲的形式開展幼兒園課堂教學,而以游戲的形式開展幼兒園課堂教學,而需要幼兒園創造出充足的游戲空間,預留出充足的游戲時間,這是保障課程游戲化的重要基礎。但通常在幼兒園的規劃布局中,很少考慮預留幼兒的游戲空間,并且在幼兒園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也難以保證幼兒的游戲時間,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課程游戲化的有效開展。另外,幼兒園在教育性游戲材料的投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游戲材料是游戲的主要內容,教育性游戲材料開展教育性游戲的基礎,教育性游戲材料需要蘊含豐富的教育價值,同時還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以此教育性游戲材料的投放,需要教師結合教學需求精心篩選以及合理投放,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教育性游戲材料的作用,為游戲教學提供有力支撐,最終達成游戲教學目標。但在實際的游戲材料投放過程中,不僅投放的教育性游戲材料較少,而且多數都與教學目標不一致,投放的教育性游戲材料不能體現出教育意圖,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意義不大[1]。除此之外,幼兒園還存在著師資不足的問題。游戲化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學活動都需要以小組形式開展,因此無法實現全班的統一教學,這必然需要更多的教師來組織開展游戲教學,因此幼兒園要做到師生配比。如果教師數量少,則不會影響到游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如果教師數量過多,則會造成師資浪費。通常,幼兒園小班中的幼兒應控制在25人以內,并且每個班中應配備2名教師以及1名保育員。但是由于保育員不參與幼兒園課堂教學活動,因此只有2名教師負責教學,實際比例為1:13左右。這種師生配置基本符合幼兒教育需求,但是目前很多幼兒園中都存在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無法保障游戲化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教師方面
課程游戲化下的幼兒園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積極轉變理念,理念形成思想,而思想則決定著行動,因此教師的理念將會影響到具體的教學行為。課程游戲化的幼兒園課堂教學,需要將游戲元素與教學元素相結合,最終實現教學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角色定位等均會發生轉變,短時間內教師難以適應這種轉變,甚至還會為了規避這種轉變而對課程游戲化產生一定的抵觸。除此之外,開展游戲化教學還需要教師具備游戲化教育技能。傳統的幼兒園課堂教學以集中教學為主,將班級內所有幼兒集中在一起傳授知識和技能。在這種模式下,強調學習紀律和教學效率,教與學之間高度統一,更加注重規范化。而游戲化教學則更多地會涉及到小組形式的教學,因此教學分散化。同時,游戲化教學更加注重教師的組織能力觀察能力與指導能力,這使得教師以往的教育技能的作用弱化,而新的教育技能往往尚未形成,進而會影響到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成效[2]。
三、課程游戲化下的幼兒園課堂教學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幼兒園環境
課程游戲化下的幼兒園課堂教學,需要營造良好的幼兒園環境。首先幼兒園要做好空間設計,為游戲的開展提供充裕的空間。幼兒園課堂教學主要集中在室內,因此要做好室內環境布置,結合教學需求合理規劃室內環境。例如,針對繪畫、閱讀以及手工等方面的教學環境,應設置成為相對獨立的空間,保障環境的安靜。同時,室內空間要做好規劃,如課桌的布局等,要為游戲的開展預留出相應的空間,這樣在幼兒園課堂教學過程中,在開展游戲時便可以直接借助預留空間,無需對室內空間進行重新布置,有助于保障游戲教學的效率。其次,要合理投放游戲材料。游戲教學離不開游戲材料,合理投放游戲材料既能保障游戲的順利開展,也有助于提升游戲教學的效果[3]。豐富多樣的游戲材料可以促使幼兒始終對游戲保持新鮮感,能夠幫助幼兒獲取不一樣的游戲體驗,同時也能刺激幼兒的探索欲望,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另外,游戲材料的投放應保證幼兒能夠自由選取,不能自由選取的游戲材料只能作為擺設,對教學以及對幼兒的發展并無太大意義。游戲材料的投放還要做到分門別類,這樣可以便于幼兒辨認和選取,為游戲的開展提供便利。最后,幼兒園要創建良好的制度環境。對游戲化教學的開展以及游戲時間等以制度的形式作出明確要求,并以制度的形式給予保障,保障幼兒的游戲時間充裕,同時也保障教師有充足的時間開展游戲[4]。
(二)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課程游戲化的幼兒園課堂教學,需要注重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鑒于上文分析可知,相較于傳統的幼兒園課堂教學,游戲化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及自身的角色定位等均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才能保障游戲教學的順利開展[5]。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在以往的印象中,游戲與教學是相互矛盾的,游戲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認為學生將心思都放到游戲上,必然會影響其學習效果,因此認為游戲會妨礙到教學。在這種認識下,教師會將游戲和教學隔離開來。但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游戲的重要性逐漸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并且游戲也越來越多地被引入到教學之中。課程游戲化下的幼兒園課堂教學,游戲與教學的關系一個為相互融合的關系,游戲是基本教學活動,因此游戲與教學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既可以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生成游戲,也可以借助游戲來引出教學內容。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持。教師只有認清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地開展游戲教學。其次,教師要注重提升游戲化教學技能。要注重整合游戲化教學資源,教學資源包括物質資源和無形資源,物質資源是指教育設施等,無形資源是指教育情境以及教育機遇等。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要合理運用物質資源與無形資源,促進幼兒園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在玩積木時,其他幼兒都是用積木搭建“高樓大廈”,而一名幼兒卻將積木平鋪在課桌上并用手指敲擊積木。針對這種情況,如果教師直接制止幼兒的行為,并要求其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搭建“高樓大廈”,則可以保障物質資源的利用效果。如果教師問一問幼兒為什么這樣做,會發現這名幼兒原來是將積木當做電腦鍵盤在敲擊。在明確這一點之后,教師便可以抓住教育時機這一無形資源,展開簡單的電腦知識教學[6]。
課程游戲化的幼兒園課堂教學,需要幼兒園以及教師均做出轉變和調整,為游戲教學的開展創造有利的環境條件,同時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更好地開展游戲教學,保障幼兒園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黃玉嬌,王文喬,秦建勛.共生視域下跨區聯動推進課程游戲化的實踐探索——以幼兒園區域游戲為例[J].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20,22(4):153-156+161.
[2]金蓓蕾.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生活活動的優化——小班幼兒來園晨間活動環節的優化[J].新課程(綜合版),2019(1):99.
[3]楊莉君,曹莉.農村幼兒園教學活動內容選擇和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以中部四省部分農村幼兒園為例[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9(3):72-75.
[4]吳麗平.兒童畫創作在幼兒師范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4):135-137.
[5]王棟穎.探析課程游戲化在幼兒園大班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50):132-133.
[6]屠焱.幼兒語言活動中課程游戲化的實施路徑探究[J]. 啟迪與智慧(中),2020(12):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