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翠霞
綜合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既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注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小學體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抗挫折心理,鍛煉學生身體協調能力,提高學生身體綜合素養。但是,由于學生身體素質存在一定的差異,采用統一化教學方式無法有效全面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導致學生體育能力呈現兩極分化,而分層教學法能夠改善這一狀況。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各自的興趣愛好,單純依靠傳統體育教學方式不僅難以發掘學生的體育潛能,就連體育教學能否順利開展都無法保證。應用分層教學,能夠有效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在實際應用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分層教學設計,這樣能夠使學生的體育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并且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小學體育教學的觀念較為陳舊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體育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都已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轉變觀念和創新方法是必然趨勢。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大多數小學體育教師并沒有接受現代體育觀念,也忽視對新型教學方法的使用,致使小學體育教學仍然遵從傳統的教學觀念,理論教學時間遠遠多于實踐教學時間,體育教學課堂難免會變得枯燥無趣,教學效果也無法滿足新課改提出的要求。
2.小學體育教學形式較為單一
通過開展體育課程,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逐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時,體育教師仍然會運用傳統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往往在點完名字之后,學生就可以進行自由活動。在整節體育課上,教師很少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使得體育課完全變成了自由活動課,體育課經常被占課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如此,小學體育教學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小學體育教學評價不全面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一項重要環節,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但是從小學體育教學評價結果來看,教師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整體表現往往只做了簡單的評價,并未指出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這樣一來,學生無法找出自身的缺點,無法進行改正,最終會影響體育方面的發展,教學效果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加強小學體育教師對分層教學的認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想要落實分層教學,首先就要提高體育教師對分層教學的認識,并且要充分認識到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價值,這樣才能夠保障分層教學順利開展。例如,教育部門可以針對分層教學的實施出臺相應的政策,提高學校和體育教師對分層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且通過聯合學校開展體育競賽,競賽的最終目的是考察分層教學以及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除此以外,以學校為單位邀請實施體育分層教學獲得成功的教師到校內開展宣教活動,并對體育教師進行專業培訓,進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師分層教學的能力。
2.合理分層并制定分層教學目標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時,首先需要根據學生所喜歡體育運動的不同進行層次的劃分,然后分別組織不同層次學生開展體育活動,這樣不但能夠給予學生個體足夠的尊重,而且能夠有效調動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除了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以外,還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個人能力制定合理的分層教學目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目標,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分層教學目標的完成,還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各項體育技能。例如,小學體育老師在為小學生制定目標之前可以安排小學生進行體能測試,由于男生和女生本身的體能存在差異,體育老師就可以帶領男生和女生進行不同的測試項目,比如帶領男生進行五十米和四百米的跑步測試以及引體向上和跳遠,通過四項體育測試能夠掌握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狀況;對于女生,體育老師可以帶領她們進行五十米和二百米的跑步測試以及仰臥起坐和跳遠,這能夠有效測試出女生的身體素質。了解到全班學生的體育素質能力之后,老師按照學生素質能力的高低進行分類,對于體育能力較強的學生,老師可以制定較高的目標,以此激勵學生達到訓練目標;對于體育能力中等的學生,老師可以適當降低訓練難度;對于體育能力較弱的學生,老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基礎的體能訓練。
3.開展分層教學評價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取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除了要關注分層教學的過程以外,更要關注分層教學后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也要注意分層,這樣才能夠得到多元化的反饋。例如,體育教師在對學生完成體育任務的情況進行評價時,不能采取統一的評價標準,更不能將體育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是要比較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是進步還是退步以及學生自身存在的缺點和優勢。由此可見,分層教學評價能夠對學生體育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4.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分層教學
每名學生的情況都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而學校并不是進行統一加工的工廠,需要針對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案,促進其在學習過程中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例如,小學體育老師可以帶領小學生開展一次“我最愛的運動項目”討論大會,大會的主題就是“最喜歡的運動項目”,體育老師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并且要讓學生為其他同學介紹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這樣既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還能夠拓寬學生的體育知識視野,通過分享的方式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當了解到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之后,小學體育老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分配,讓他們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進行發展。此外,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課堂教學中必然會存在部分學生成績優秀而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基本知識內容,因此,教師需要針對這種情況進行個別指導,為其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例如,針對運動能力較差且難以跟上班級教學步伐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其更多的關注,針對其實際情況設置基礎性練習項目,在打好基礎的情況下再進行更高層次的練習。面對成績優異的學生,分層教學法的內容已經難以對其能力的提升有明顯促進作用,教師可以針對其情況制定更具有難度和挑戰性的訓練項目,促使其實現運動能力的快速提升,為其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自然需要教師花費不同的心血幫助其成長。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學目標都要進行分層,不能用統一的標準衡量所有學生,這樣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學生也能夠認清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并且會主動進行改正,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