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玲

【摘要】很多長期從事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師都會發現,現今的學生對課堂要求很高,換句話說,教師的高光點get不到他們的興趣點,學生就不會配合,最終呈現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在自媒體盛行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已嚴重不適用于學生,從核心素養出發,調整教學策略,打造一個有效、高效、普惠的課堂是突破目前困境,實現教與學雙向目標的有效途徑。基于此,本文將從核心素養的視域,嘗試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 核心素養? 英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5-0090-02
核心素養培養是當下和未來的教育發展方向。在新的背景下如何構建高效高中英語課堂,更大程度上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是英語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教師應多學習,緊跟教研課改,運用教學微技能,嘗試一些original ideas,增加自身課堂的吸引力,吸引學生的高度參與,高效學習。
一、利用多媒體開展話題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在英語話題練習中融入英語詞匯、英語句型以及英語語法訓練,目的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英語學習,加強英語詞匯以及句型的訓練,從而提高他們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感知能力。利用海量的多媒體資源,極大程度上幫助師生達到上述的目標,如:天學網教師客戶端,除課程的同步資源外,還有探索-發現板塊,實時更新時政新聞,影視視頻片段,英文歌曲等應有盡有,體驗效果極佳。學生在形象、生動、具象的語境中,強化對話題內容的理解,因為對所學內容有極大興趣,掌握語境中的單詞及句型、用法等變得毫不費力。學生通過對具體話題內容的理解,可以在語境中對一些單詞以及句型的含義有所把握以及了解,從而可以掌握對一些具體的英語單詞以及英語句型的使用方法。例如:民族文化習俗與傳統節日主題下,在視頻語境中通過輸出中國傳統文化,向外國友人講述中國故事,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與節日有關的詞語,句型和語法。提煉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進行知識遷移,用于其他節日的仿寫。
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要加強對英語單詞發音以及拼寫的重視程度,能夠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進行靈活的運用,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它們的理解、記憶。這就進一步地說明了在進行語言方面的教學過程中,要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為語言增添生命活力,讓它變得更加有意義。教師應該注重為學生提供一些可以激發他們運用語言的情景,從而讓他們在運用的過程中體會到語言的精髓。教師可設置一些主題活動,進行詞語、語法和閱讀的微技能訓練。
No matter how far away or how busy we are, we all long for① a happy reunion in the Spring Festival. If the young can?蒺t go back home to accompany their parents, they should call their parents to be forgiven. ________(award)②for their achievements in a year, adults all turn_______③for the celebration. Dressed in beautiful clothes, children can be seen to set off fireworks④______(excited).
二、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當前英語教學模式側重學生的英語書面的讀寫能力,而輕視口語能力,不注重英語口語表達、交流能力。這種不平衡的英語教學模式導致英語喪失作為語言工具的特性,學生對英語也缺乏相應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重塑自己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營造逼真的語言環境。基于當下流行的“沉浸式學習”理念,教師可以在教室營造濃厚的英語文化氛圍,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屬性,說和寫是核心素養能力的最終體現。如:在黑板報開辟“英語學習園地”,展示學生優秀作業,或每日一句英語格言,或學生幽默故事分享,或英文電影海報,還可設“英語角”學生每周一個主題,規定時間段,組織學生進行freetalk。近期廣受好評的熱門電影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因大多數學生都有觀影體驗,因此設計的英文海報,更容易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了解并豐富本主題詞匯和語言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課堂上,教師多用英語授課,同時要求學生課堂多用英語表達,久而久之,教師就能營造課堂英語學習的小氣候,大家習慣在課堂自覺使用英語。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努力為給學生營造課外英語學習環境,例如,在“21 days for a good habit”活動中,要求學生21天內只聽英文歌曲,只看英語新聞,只讀英文雜志,見面只用英語表達和交流,通過師生間的互相鼓勵、堅持,最終養成使用英語的好習慣。
三、創設情景,進行情景式教學
情景教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教師應該創設教學情景。教師先進行情景預設,在真實情景中,學生兩兩或多人合作編寫開展對話練習,在寫與練的過程中,鍛煉學生多重能力,既讓學生知識得以鞏固,又與同伴協作完成任務,學習過程充滿歡樂。例如,在學習新人教版必修一Unit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教師先播放視頻,學生觀看視頻的同時,需考慮一個問題“What impress you most about Peru” Give some key words,視頻觀看完畢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關于“Travelling”的討論,引入課文的第二部分,讓學生從游客的角度在情境中如何選擇accommodation,如何安排tour routes 學生兩兩完成任務,教師給予支架支持,提供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鄄ns和 useful sentence structures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一方面能夠學會用地道規范的英語旅游知識,另一方面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制作自己在國外旅行的PPT,例如筆者就將自己在歐洲,南亞等國旅行的圖片,配上簡易的英文講解,制作成PPT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還可以展示在英美國家收集到的一些旅游宣傳圖片,小冊子,分享效果就更棒了,極大活躍班級氣氛,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展示活動。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口語展示后,教師還可布置學生將所講內容以英語游記形式寫下來,既訓練學生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又養成用英語思考和傾訴的好習慣。
四、開展自主思考后的英語小組合作學習
在新課標大力倡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顯,現在的英語教學越來越強調對學生的自主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進行提升,全面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說,在高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能力。從而有效強化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比如,在學習“Body? language”時,首先導入文本,布置小組合作的問題Find out as many sentences as possible which show different body gestures 讓學生有物料可合作,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交流、分享。
通過詞句的分享交流,學生了解到跨文化交際中,由于不同文化會引起的不同的肢體,不了解就會產生誤會,即Culture shock。這種讓他們通過小組討論、分享、來得出的答案方法,非常有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得到進步,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質。
五、合理評價,構建高效課堂
課改前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師習慣性的居于主導地位而不自知,尤其是在課堂評價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習優異的學生,他們是教師眼中的寵兒,關注的焦點,從而在學習上形成良性循環;而學困生往往被邊緣化,長期得不到老師的表揚和關注,自我放棄,學習上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班內呈現出了嚴重的兩級分化。學習好的學生越來越好,學習差的一蹶不振。自新課改推行以來,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課堂評價的主體也發生了大變化。首先,課堂上學生成為主角、主體;教師成為指導者、引領者、監督者,學習活動由學生主導完成,因此評價主體從原來的教師一人擴展為教師、學生 、同伴、其他小組的成員的更加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讓學生之間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良好學習狀態,促使學生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而促使各層級學生的學習都得以逐漸提升。
綜上所述,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需要老師不斷創新自己的英語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并不斷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吸收,讓學習的技能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魏萍.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之思維品質的培養探討[J].考試周刊,2019(55).
[2]李昕.探析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滲透方法[J].新課程(中學),2019(11).
[3]吳美華.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于學科核心素養中思維品質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7(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