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雁



【摘要】目的:淺析基于學習通平臺的移動教學在基礎護理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納入某大專院校2020年9月至12月間95例護生作為研究樣本,基于班級分組,一班48例護生納入對照組,予以傳統課堂教學;另一班47例護生納入實驗組,予以傳統課堂+學習通移動教學;比較兩組最終的臨床思維能力評價量表、自主學習能力量表、期末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差異。結果:教學前,兩組臨床思維能力評價量表各維度(循證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得分與總分、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各維度(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合作能力、信息能力)得分與總分比較,P >0.05,無統計學差異;教學后,實驗組臨床思維能力評價量表各維度得分與總分、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各維度得分與總分均較之對照組更高,P <0.05,有統計學差異。實驗組期末理論與實踐考核成績、滿意度均較之對照組更高,P <0.05,有統計學差異。結論:基于學習通平臺開展新式基礎護理學教學,有助于提升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臨床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與滿意度。
【關鍵詞】學習通平臺? 移動教學? 基礎護理學? 高等教育? 自主學習能力? 臨床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5-0185-03
護理是臨床醫療服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其中《基礎護理學》更是高校護理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如何提升《基礎護理學》的授課質量,直接關乎護生未來專業課的學習質量;從宏觀上看,其更是一項影響祖國護理事業未來發展高度的重要工作,需要引起重視。傳統護理教學以線下課堂為環境主體、以教師為教學主體,這就導致以往的護理學高等教育形式較為單一,且學習多“被動”,最終護生的學習質量難達預期,難以滿足祖國護理事業蓬勃發展的需求;護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也將逐漸喪失對學科的興趣,學習積極性日漸下降。該校基于國內外先進的高等教育實踐經驗為基礎,倡導“翻轉課堂”理念,盡可能扭轉教師教學主體地位[1],強調校方需重視高校生的自主性學習,并引進學習通平臺,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新模式,在護理專業取得顯著教學成果。下面,本文就高校護理專業《基礎護理學》教學中融合學習通平臺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的應用價值展開討論,詳情見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該校2020年9月至12月間95例護生作為研究樣本,基于班級分組(單盲法),一班48例護生納入對照組,女生46人,男生2人,年齡19~22歲,平均(20.64±0.76)歲;另一班47例護生納入實驗組,女生44人,男生3人,年齡19~22歲,平均(20.87±0.81)歲。上述資料對比,P >0.05,無統計學差異。
1.2 入組原則
1.2.1 納入標準
(1)該校在校護生;(2)學習積極性佳;(3)全程參與研究,并完成觀察指標評價。
1.2.2 排除標準
(2)中途因故脫離研究者,如轉專業、中途患重大疾病需住院治療者;(2)患有認知功能障礙;(3)研究期間學習依從性下降,且干預無效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本組予以常規的課堂教學,由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結合教學大綱內容與自身見解,將《基礎護理學》中的知識點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講授;課堂鼓勵提問,每節課后布置隨堂作業,第二節課收回批改,總結教學問題,在第三節課中予以知識點再梳理。
1.3.2 實驗組
本組予以傳統課堂+學習通移幼教學:(1)建立課程。正式開課前,由教師基于學習通平臺,圍繞教學大綱內容建設課程,提出相關教學問題,并圍繞問題投入適當教學資源,如實訓操作視頻、理論講解視頻、評分標準資料、知識點講解視頻、教學環節說明等各項內容,均打包上傳于學習通平臺,便于護生隨時查看,更好地進行課前預習。(2)課前自主學習。鼓勵護生基于課前問題與平臺內部資料進行自主性學習,嘗試就課前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或執行辦法。(3)答疑討論。在正式授課前一天,由教師主導,開啟答疑討論環節;各位護生就課前問題進行討論,可采取線上分組形式,先通過組內各位組員互相分享問題解決對策與學習思路的形式,整理出組內問題解決方案;最后各組間派代表進行討論,匯報本組問題解決方案,再由教師審理后,給出最終意見與解決對策。(4)課前設計。教師基于護生答疑討論環節暴露出的問題,分析護生對當前知識點的了解程度,設計正式課堂教案,把控后續正式授課環節重難點的講解時間。(5)課堂授課階段。教師嚴格執行所設計的課堂教案,并在課堂中進一步鞏固課前問題的解決對策,開啟后續的授課環節;通過發散性思維,啟發學生舉一反三;將課堂打造成理論與實訓相結合的多元授課模式,帶領護生就知識點內容進行分組式練習,根據情景模擬需要,合理設定分組,訓練護生基礎護理學相關知識,如無菌技術、穿脫隔離衣等,最后由組內成員互相打分,教師進行最后評分。(6)課堂終末階段。課堂最后,將準備好的隨堂作業通過學習通平臺發放;學生可在該平臺在線處理作業,教師也可在該平臺進行作業的在線批改與知識點的在線答疑,建立與學生一對一的在線聯系;隨著課程結束,教師在學習微論壇開設論壇帖,護生的任何疑問可在下方留言,師生互動,進行查遺補漏工作。
1.4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觀察兩組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評價量表得分、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得分、期末考核成績得分及教學滿意度差異,詳情見下:
(1)臨床思維能力評價量表:包括循證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系統思維能力三大維度,各小條目賦值1~10分,滿分150分,分值與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成正比,由教師在本次教學研究工作開展前與完成后客觀評價[2]。
(2)自主學習能力量表: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合作能力、信息能力三大維度,各小條目賦值1~5分,滿分140分,分值與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正比,由教師在本次教學研究工作開展前與完成后客觀評價[3]。
(3)期末考核成績:于期末進行學科測試,采用自擬試卷對護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動手能力進行評估,分兩場,理論場與實踐場滿分均100分,分值與護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呈正比。
(4)教學滿意度:經該校專家函詢,設置教學滿意度評分問卷,在研究結束后予以評價,滿分100分,得分區間在80~100分為滿意,60~79分為一般,0~59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經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所得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思維能力比較
教學前,兩組的循證思維能力得分、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分、系統思維能力得分和臨床思維能力評價量表總分比較,P >0.05,無統計學差異;教學后,實驗組上述得分均較之對照組更高,P <0.05,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思維能力比較 (x±s,分)
2.2 兩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
教學前,兩組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學習合作能力得分、信息能力得分和自主學習能力量表總分比較,P >0.05,無統計學差異;教學后,實驗組上述得分均較之對照組更高,P <0.05,有統計學差異,見表2。
表2? 兩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 (x±s,分)
2.3 兩組期末考核成績與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期末理論考核成績、實踐考核成績與滿意度均較之對照組更高,P <0.05,有統計學差異,見表3。
表3? 兩組期末考核成績與滿意度比較 [(x±s),n(%)]
3.討論
以往高校教學模式多以純理論式授課為主,教學主體為教師,學生學習的被動性強;且純理論式課堂聽后難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被很好地調用[4]。隨著翻轉課堂理念的提出,高等教育逐漸由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過渡至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授課模式。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同樣遵循翻轉課堂理念,開展一系列創新性的教改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該校基于國內外先進教學經驗,融合如問題導向式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等新式教學理念,基于學習通平臺開展移動教學,打通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間的壁壘,開啟多元化的教學新模式,取得顯著進展。本次研究,實驗組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評價量表、自主學習能力量表、期末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結果均較之對照組更高;證實基于學習通平臺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新模式,有助于提高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教學滿意度,整體學習質量佳。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線上教學模式很好地貫通課堂內外,便于護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課程預習與復習。前期由教師基于教學知識點內容,上傳相關預習資料與學習方向,建立課程框架,供護生更有針對性地預習知識點,避免學習的盲目性。課前自主學習是基于問題導向式教學法衍生的一類新式教學環節,其強調引導護生自主學習,攜問題走進課堂。在答疑環節,通過組內討論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掌握護生對該教學知識點的理(下轉第189頁)
(上接第186頁)
解程度,從而在正式授課階段,更好地利用有限課時,開展更有側重的線下教學;正式授課時,將傳統課堂的純理論式教學與實訓操作相結合,同時啟用小組評價模式,幫助護生更好地適應教學主體地位,互相成長,共同進步。課程最后,借助學習通平臺發布作業,建立師生課后互動路徑;教師能夠在學生提交作業的即刻進行線上批改,更好地了解學生課堂學習質量;相較于以往純理論式教學依靠線下收集作業的方式,線上批改作業的時效性更高,從而避免延期查遺補漏,導致護生對學習內容敏感度下降,學習效能降低等問題[5-6]。
綜上,基于學習通平臺開展新式基礎護理學教學,有助于提升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臨床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與滿意度,值得關注。
參考文獻:
[1]趙培文,劉書蓮.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基礎護理學課程說課設計——以洛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4):93-94.
[2]胡偉玲.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翻轉課堂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20,6(45):24-25.
[3]郭耀玲,王繼紅.基于學習通網絡平臺的護理學基礎教改探索[J].科學咨詢,2020,19(45):94-96.
[4]張華,張燕,曹永軍,等.基于網絡的PBL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6(5):516-521.
[5]王瀠瀠.學習通網絡平臺下翻轉課堂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8,4(26):33-35.
[6]于利偉,張菲,賴薇.導生制聯合移動學習終端教學在護理學基礎實訓課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7,32(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