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花
【摘要】一定的閱讀速度有助于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從而排除閱讀障礙,提升閱讀期待,提高閱讀質量。可以說,教學生“提高閱讀速度”,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統編版教材在五年級上冊安排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這一閱讀策略,如何把閱讀策略落實到位,真正地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呢?本文以《將相和》為例談如何聚焦閱讀策略,提高閱讀速度。
【關鍵詞】閱讀策略? 閱讀速度? 搭建支架? ?勾連舊知? 遷移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3-0098-0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在第三學段提出要求:“默讀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研究表明,一定的閱讀速度有助于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從而排除閱讀障礙,提升閱讀期待,提高閱讀質量。可以說,教學生“提高閱讀速度”,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將相和》是一篇非常經典的老課文,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編而成的課文。本課脈絡清晰,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介紹了“將”“相”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過程,三個故事既獨立存在,又相互關聯。本課故事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通過對話、神態、動作描寫塑造了機智勇敢,不畏強暴,識大體、顧大局的藺相如,知錯就改的廉頗,贊美了他們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高尚品質。
之前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們常常把“感受人物的形象”作為教學的重點,而今天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將相和》一課安排在了五年級上冊的策略單元中,這一單元的閱讀策略是提高閱讀的速度,我們的教學指向自然就聚焦到如何提高閱讀速度上面了。課文無非就是一個例子,我們要借助課文這一例子,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這一課,我們一定要走出窠臼,精準解讀,精心設計,老課文新方法,有效落實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
一、領會意圖,精準確定教學目標
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遇到老課文,我們會習慣性地進行原有教學設計的遷移。但當老課文已經變換了年段,承載了全新的編者意圖時,我們一定要謹慎思夢:新瓶裝了老酒,會不會變了味道?重讀老課文,在全新語文要素的視域下重新解讀老課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定出體現編者意圖的恰切有效的教學目標。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本課的導語和課后習題的第一題中都在關注“閱讀速度”,以及提高閱讀速度方法的指導。因此,我確定本課時具體的教學目標有:1.學習用連詞成句的方法閱讀課文,提高閱讀速度。2.能夠真實地追蹤閱讀時間,通過對感受連詞成句的閱讀效果。3.能夠綜合運用“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體會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和重要性。教學重點是學習“連詞成句”的方法提高閱讀速度,并用自己的話說說。教學難點是能夠綜合運用“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二、搭建支架,有效落實閱讀策略
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提高閱讀的速度,四篇課文承載了不同的任務,就《將相和》一課而言,是要教會學生“連詞成句地讀”,從而提高閱讀的速度。基于本課的核心語文要素,教學中我們要積極搭建支架,設計層層推進的教學環節,促進閱讀策略的學習,最終讓學生閱讀速度得到提高。
這一課的教學,課導入時我回顧《搭石》一課所學到的提高閱讀速度的策略提問:我們來回顧一下,在《搭石》這一課的學習中,為了提高閱讀速度,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同學們出現的最大問題是什么?讓《將相和》一課的學習建立在學生前一課學習的基礎上,接著借助游戲——認讀詞語、句子的活動,幫助學生感知連詞成句的閱讀策略,為后面的閱讀實踐打下了基礎。
師:什么叫“連詞成句地讀”呢?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考考誰的眼力好。第一關,“眼隨指針動”,請你們看屏幕,跟隨屏幕上的箭頭動。
師:請看第二關,“一眼看清詞語”,我會在屏幕上出示一些詞語,你們需要一眼就把這些詞語讀完,看看誰一眼就能看完所有的詞語?當然,看不完也沒有關系,你們能看多少就看多少。
【課件出示】
1.鉛筆? ?橡皮? ?書包? ?課本? ?筆記
2.萬物更新? ? ?鳥語花香? ?風和日麗? ? 和風細雨
師:第三關,“一眼連成句”,請同學們試著一眼看清楚屏幕上的句子。
【課件出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師:大家發現了嗎?剛才看四字詞的時候,好多同學只看了兩個、三個,而剛才看的實際上是兩首詩的節選,為什么你只一眼就全記住了?
師:那也說明一個問題,提高閱讀速度跟我們的閱讀經驗、閱讀積累很有關系。接下來換一個活動,我會出示一組詞語,然后再出示一個句子。注意力集中,如果你們一眼讀完了,馬上舉手。
學習課文時,并沒有忽視閱讀的質量,為了避免學生一目十行地走馬觀花,設計了對閱讀內容進行檢測的環節,引導學生明白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不能忽視了對內容的理解。還借助課后習題,對學生進行了“連詞成句地讀”的專項訓練,訓練后再讀課文,在前后閱讀速度的對比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因為掌握了“連詞成句地讀”的閱讀策略,閱讀速度確實提高了。
師:通過剛才的兩個活動,我們明白了,閱讀時,要在集中注意力、不停留、不回讀的基礎之上,運用連詞成句的方法來讀,就能比較有效地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但是,我還是要強調,提高速度和理解內容是同步的。接下來,我們到課文中實踐一下。
師:昨天在講《搭石》的時候我們就說過一個問題,有些同學只追求了速度,并不是一句句地默讀,而是一目幾行地跳讀。這篇課文有1100個字,按照五年級學生的默讀速度的要求,你們可能會用3分鐘以上的時間默讀完,假如你們提高了速度,可能就在3分鐘左右讀完。所以,讀得快和讀得慢,都不能避免一個重要的問題:理解是不是同步了。(課件出示閱讀檢測題檢測。)
最后,為了鞏固這一閱讀能力,引入課外閱讀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到的閱讀策略進行實踐練習,從而提高閱讀速度。閱讀《和氏璧》的故事,并進行閱讀質量檢測。就這樣聚焦一個目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推進,進行學習和練習,讓學生逐步掌握了“連詞成句地讀”這一提高閱讀速度的策略,有效地落實單元語文要素。
三、勾連舊知,提高閱讀策略的整合度
統編教科書的閱讀策略單元,每一課的訓練內容并不是孤立地進行教學,在如何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的學習上,《搭石》重在學習“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回讀”,《將相和》重在學習“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學習“借助關鍵詞句快速默讀”,《冀中的地道戰》學習“帶著問題讀”。閱讀策略的訓練是層層遞進的。在教學這一單元時,教師必須關注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提高閱讀策略的整合度。因此,教學這一課時,要在前一課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如本課時的設計中,在導入時,我設計了《搭石》這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有什么問題等,這看似缺乏新意的導入方式實則是非常有效的,建立在前一課學習的基礎上,新一課的學習才會更有效,在學習新策略的過程中,總結《搭石》這一課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有些同學只追求了速度,并不是一句句地默讀,而是一目幾行地跳讀,引導學生在復習前一課的閱讀策略的基礎進行學習,前后勾連,使閱讀策略的學習更加有效。
四、遷移方法,實踐運用閱讀策略
任何技能的習得都離不開實踐練習,在課堂中,當學生初步掌握了“連詞成句地讀”這一提高閱讀速度的策略時,一定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當堂要訓練,實踐練習。在本課時的最后一個環節出示了《和氏璧的故事》一文,既讓學生了解和氏璧的來源,在內容上進行拓展,又讓學生運用策略進行閱讀,學生的閱讀視野越發開闊,閱讀策略的練習也隨之越發扎實靈活,有效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到的閱讀策略。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師:下面我們增加點兒難度,屏幕上會顯示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大約500字,請你們注意力集中,用連詞成句的方法讀。注意:過去了就沒有了,請看屏幕。
(課件逐行滾屏出示《和氏壁的故事》,生快速默讀。)
【課件出示】《和氏璧的故事》
檢測題目:
1.《和氏璧的故事》發生在(A)
A.春秋 B.戰國
2.《和氏璧的故事》中的卞和第一次把璧獻給了(A),第二次獻給了(C),第三次獻給了(B)
A.楚厲王 B.楚文王 C.楚武王
3.卞和哭得那樣悲傷,為什么?
師播放第二遍,生再次快速默讀《和氏璧的故事》。
師:讀完了嗎?難度提高,(課件出示)你們能不能根據這三句提示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呢?自己先試著講一講。
生自由練習后,師先后請兩名同學講故事,講得清楚明白。
師:好的,這節課我們訓練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是連詞成句地讀。這需要你們在課后大量的閱讀中去運用這個方法,才能非常熟練地使用這個方法。之后的課文里,我們還要繼續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總之,在教學閱讀策略單元的課文,我們一定要敢于取舍,要舍得花時間和精力在閱讀策略的學習和練習上,對于字詞的教學,課文內容的理解等要敢于放手,課堂教學要聚焦閱讀策略,這樣的教學才更扎實,學習閱讀策略的掌握才更有效。
參考文獻:
[1]任芳芳.《將相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J].小學教學參考,2020(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