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職專業英語教學以就業為導向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鑒于此本文以某高職院校為例,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策略執行情況及教學效果進行了調研分析。基于評估效果,對相應的英語教學模式提出了優化策略,以期幫助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就業導向? 高職英語? 教學模式?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2-0064-03
專業英語,也叫作專門用途英語,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簡稱ESP,是基礎英語的延續。高職專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為社會輸送具備專業英語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教學內容設置需要以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為主,也就是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及口語實用技巧,真正為社會輸送更多高水平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策略執行情況
所謂就業導向,簡單通俗地講,就是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率,以學生就業為“指揮棒”,根據就業的需要來設置專業、安排課程、組織教學。就業導向的課堂教學,是職業教育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最佳路徑。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種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職業教育的,高層次的職業教育類型,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傳統的重知識、輕技能的思想,依然廣泛存在。要走出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之路,必須充分發揮就業導向的“指揮棒”作用,教學過程要實現知識和技能并舉:
(一)課程目標設計
為了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目的,專業英語課程目標設計重點在于培養學生掌握足夠的英語學習技巧以及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重點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強調“實用為主”,逐漸形成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并具備一定的翻譯能力,能夠勝任適用于多個職場環境的英語交流,以此滿足不同崗位需求。
(二)課程內容選取
實驗班英語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圍繞“行業英語”這個模塊展開,以構建英語情境教學為主要目的,并以此將其他專業課程如“基礎英語”“職業英語”相關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英語交際能力,期待在就業后的涉外交際業務活動中,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甚至較難的書面和口頭英語交流。
(三)教學方法執行
實行分班教學、分級指導的原則,英語課程教學,主要通過設定實驗班與普通班的方式,進行對比研究,實驗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是在英語教師創設的虛擬職場環境下展開的,并根據就業崗位差異,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材料;普通班的英語課程教學主要還是以教師傳授為主,并未開展特定的英語教學活動。
(四)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傳統的英語教學,偏重的是語法的講解和句子結構的分析,這樣的教學往往失于死板。因此,在實驗班,根據學生學情,教師與學生一道努力創設虛擬職場環境,在語言輸入的形式、質量、數量上下工夫,設計盡可能豐富的教學活動,針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基礎能力,設計group reading, situation role play, personal presentation, group presentation, situation dictation 等活動,在培養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活躍課堂氛圍。另外,教師要充分利用云課堂等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盡可能多的教學視頻、音頻等,營造更加貼近真實環境的課堂。
(五)調查問卷研究
本研究以某高職院校實驗班及普通班的9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90份問卷,收回85份問卷,84份有效問卷,本次問卷調查有效率為93%。表1展示的是調研對象基本信息。調查問卷主要涵蓋了學習動機、授課方式、學習主動性及教學評估這四大維度,每題分為5檔,由被調查者對每個問題進行自主打分。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效果比較
(一)問卷項目分析
本次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主要采取李克特的五級評分法進行評估分析,各維度的得分高低,直接與實驗班及普通班的專業英語學習情況相關聯,為了系統研究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情況,現從每個維度入手進行詳細的研究分析。
1.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可謂學生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最根本動力,也間接決定著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表現和效率。但是,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英語課尤其如此,積極主動學習英語的學生數量非常之少。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英語課堂教學,要適時植入課程思政內容,激發學生明確學習動機。通過表2數據分析可知,實驗班的均值3.51,大于普通班的3.07,實驗班的標準差及均值標準誤差均小于普通班,由此可見實驗班相較于普通班具有更為清晰的學習動機、更為強烈的學習目的。
2.授課方式
普通班和實驗班實行差異化授課方式,普通班授課以傳統講解型為主;實驗班在就業導向指導下,創設虛擬仿真的工作場景,詳細解析工作崗位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給予學生盡可能多的與行業密切相關的可視化信息。通過表3數據分析可知,實驗班的均值是4.34,明顯高于普通班;實驗班的標準差是1.11,普通班的標準差是1.53,高于實驗班;實驗班的均值標準誤差也小于普通班。綜上可知,就英語教師的授課方式而言,實驗班相較于普通班略勝一籌。
3.學習主動性
表4數據展示的是實驗班及普通班的學生在學習主動性方面的對比情況,其中實驗班獲得的打分均值為4.03,高于普通班的3.77;實驗班的標準差1.99、均值標準誤差0.48,都小于普通班的標準差2.45、均值標準誤差0.65。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可知,實驗班學生相較于普通班學生而言更為熱愛英語學習,并具有較好的主觀能動性。
4.教學評估
通過對表5展示的教學評估數據進行比對分析,我們發現,實驗班獲得的評分均值為4.45,高于普通班的均值4.25;實驗班標準差0.99低于普通班標準差1.35;實驗班與普通班的均值標準誤差分別為0.20與0.32。上述數據顯示實驗班的英語教學評估相較于普通班而言,能夠獲得更為明顯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效果結果評估
在調查研究之前,實驗班與普通班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大體相同,為了獲得最佳英語教學效果,普通班仍舊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實驗班則采取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模式。通過兩個學期的系統學習后,對這兩個班級學生進行了等難度英語測試,測試結果見表6。
表6中的數據是經過獨立樣本t檢驗計算得到,通過數據對比發現,實驗班學生的英語平均成績相較于普通班而言高出了15分。P值為0.001遠小于0.05,由此可知二者的英語成績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實驗班采取的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模式,有助于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因材施教的教授方式也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更愿意與教師交流。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優化策略
合理運用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英語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還能大幅提高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質量。為了確保這一教學模式得到合理運用,還需要從如下方面入手,對該教學模式進行系統優化。
(一)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個性化教學”
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是與生俱來的,課堂教學,如果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就很難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以就業為導向的課堂教學,要重視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潛力、知識基礎,設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教師與學生共同創設虛擬的工作場景,把外語教學與技能傳授統一內化于課堂,以個性化方式進行授課,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要以鼓勵表揚為主,看到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每一滴的進步;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教師要嚴格要求,不可松懈,督促學生多學習,自主學習。這樣做的目的,是爭取讓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同時,教師要積極注入課程思政,將敬業愛崗精神灌輸給學生。
(二)創建“基礎+專業”緊密銜接的雙師教學隊伍
高職院校的專業英語教學隊伍,應該是一支學識深 厚技藝扎實的“雙師”型人才隊伍,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專業課知識,還需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對本專業、本行業的專業知識、行業動態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具備解決職業實踐中問題的能力,以便以流利的英語,完成崗位技能知識講解。任課教師應該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頂崗學習以及下企業活動,為英語教學工作搜集專業信息,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交融發展。高職院校可以將英語教師隊伍劃分為基礎英語及專業英語兩個小組,并通過組織設計教案、公開展示課堂的方式,推動二者的交流溝通,為基礎英語教師提供學習專業英語知識的平臺,也為專業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革新,拓展全新思路。同時,教師也需要注重自身造詣的培養,系統研究英語專業知識,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
(三)根據專業崗位特點合理制定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學工作相對于普通院校而言需要展現出自我特色,從英語知識應用入手,賦予基礎英語教學工作特有意義;根據學生專業差異因材施教,對各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引導開發。高職英語教師有必要協調好專業英語與基礎英語這兩大教學內容的配合關系,以靈活授課的方式,融合兩種不同英語的課堂教學,并對不同專業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崗位英語需求進行匯總整理,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實現“基礎+專業”英語知識的跨度融合,以此避免知識斷層問題的出現。
(四)實現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轉變
高職英語教師在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同時,還需要通過崗位情境設置的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以此推動高職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提升。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不同專業學生建立校內、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實習鍛煉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所處行業的專業英語詞匯,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數字化設施,貫通學校與企業,強調“工學結合”,強調“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理念,采用具有鮮明職教特色的教學方法,如任務教學法,項目導向法等,將聽說讀寫譯具體細化分解,提升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加強課內學習的同時,注重課外能力加強。與此同時,高職英語教學還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寒暑假實踐學習,以此提高學生對于專業英語學習的重視力度。
參考文獻:
[1]植丹丹.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0): 369-370.
[2]榮海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 學術論壇,2015(23):115-116.
[3]熊文熙,彭新竹.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
[4]王欣蕾.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困境及解決策略[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19-20.
[5]薛超.高職英語教學的職教元素提煉及有效實施[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5):165-166.
[6]王永建.英語專業職教師資的核心競爭力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1):169+177.
[7]李文娟,竭紅云.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專業教學改革[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7(1):91-93.
[8]張玉鳳.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生物學教學,2011,36(12):56-57.
作者簡介:
金國平,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酒店專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