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強


【摘要】微課是指利用數字技術依據學生認知規律用碎片化內容擴充育人素材的結構化教育資源,其目的為知識傳輸,新時代微課應用核心為加強素質教育,通過視頻、圖片等資料的充分利用助學生和諧、全面、持續、個性化發展。如何在教學活動中有效運用微課成為教師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研究微課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中應用的方略,以期為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 小學高年級數學? 應用題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1-0044-03
應用題在小學屬于較為重要的題型,通常具有生活性、基礎性、多變性,側重培育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建模能力、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素養,素質教育功用較強。然而,小學數學教材受篇幅影響,加之教材改革滯后,存在應用題型單一、問題較少、多變性欠佳的問題,使學生無法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發展綜合素養。微課消除了課堂與網絡之間的壁壘,為更多線上素材流入課堂并填補教材空缺疏通渠道?;诖?,為提高小學數學素質教育質量研究,微課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中的應用方略尤為重要。
一、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應用的思路
1.在教案設計環節應用微課
相較于以往的教案,基于微課的應用題教學方案離不開信息技術及線上素材,這些資源需編匯到微課中,通過小視頻、圖文并茂、畫外音等形式展示出來,并作為啟發學生解題的必要條件,使教學目標能與微課融為一體,成為應用題教學有力工具。例如,教師在進行“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時,可將“鞏固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相關基礎知識、提升運算能力”視為教案設計目標,依據學情及數學知識利用微課展示圖一、圖二,同時布置應用題,如題:學校準備挖兩塊花圃,請根據圖形計算面積,學校預計使用70平方米的土地,你能優化花圃草圖嗎。學生可根據已知條件、圖形利用面積計算公式求解,期間可增強信息處理能力、數形互化意識、運算能力等素養,繼而實現基于微課的應用題教學目標。
圖一? ? ? ? ? ? ? ? ? ? ? ? 圖二
2.在課上互動環節應用微課
微課因圖像、聲音豐富所以能緊抓學生眼球,這利于師生互動,可解決“學”“接”脫節的問題。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學除法——解決問題”教學時,可基于認知遷移教學理論運用微課助學生回憶所學的表內除法、除數是2位數的除法、小數除法知識,將典型算式展示在微課中,引導學生計算并思考算式有哪些異同點,學生會發現這些算式數量關系并未改變,改變的是數據及計算方法,除法含義是通用的,明晰數量關系就可列出算式,并利用小數除法計算方法得出答案。教師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計算方法并建立認知體系后利用微課展示應用題,為的是鞏固學生的小數除法應用能力,助學生自測,為學生圍繞計算中遇到的問題與教師交互給予支持。如題:小明家距離植物園336千米,他要坐公交去玩,公交車每小時行駛48.5千米,他幾小時能到;小明花900.5元買了36本書,每本書多少錢。教師只要求學生根據微課中的信息列算式并計算,同時指引學生思考為何上述問題要用除法計算并根據數量關系建模,使學生能用速度×時間=路程、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系做同類應用題。其中,師生圍繞題型、算式、建模思路等方面進行討論的過程,就是基于微課師生高效互動的應用題教學實踐過程。
3.在作業布置環節應用微課
作業設計是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關鍵之一,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作業管理”規定有效利用微課,使作業類型更多且功能更優。例如,教師在進行“列方程解應用題”教學時,可利用微課編設一段1~2分鐘的視頻,視頻內容涉及商場促銷、購物總價計算、定價等問題,教師需指引學生觀看視頻并從中選取信息列方程計算求解,繼而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效強化學生的專注力、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等素養。相較于以往的作業,視頻化作業對學生來講吸引力更強,同時題目更具生活性,利于學生用實踐經驗解答問題,減輕解題難度,實現基于“雙減”的微課作業優質設計目標[1]。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微課育人的常見形式
1.講授類微課
在應用題中涉及許多數學知識,學生只有理論基礎扎實、掌握計算方法、有效處理信息,才能依據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列算式求解,基于此教師需應用講授類微課,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剖析解題思路并對比分析、歸納總結,繼而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解答應用題奠定基礎。
2.問答類微課
教師常用微課布置應用題,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求知,期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并強化綜合素養,如建模能力、計算能力、數形結合能力等。教師在布置應用題時需體現出微課的特點,如視頻時間短、圖像信息豐富、生活氣息濃郁、靈活多變等,有效增強應用題的啟發性及學習活動的趣味性。
3.討論類微課
討論類微課適合教師基于分層教育啟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時使用,確保各組能圍繞微課提供的信息各抒己見、共同研討、思維碰撞、集思廣益。雖然微課信息展示形式不變,但學生學習方式及師生互動方式有所轉變,使微課信息更利于學生解答應用題,將微課視為合作求知工具。
4.練習類微課
在課前知識回歸、課后知識鞏固環節教師較常應用練習類微課育人,將習題通過微課展示出來,有些為音頻類應用題,還有些為視頻類應用題,為教師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挖掘學生的數學素養助力,通常教師在公布正確答案的過程中指引學生反思,助其說一說錯點及錯因,這使微課內容兼具啟發性及講授性,充分利用微課資源,繼而使學生可提升解答應用題的能力[2]。
三、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中微課應用的路徑
1.條件充分,為微課育人奠定基礎
首先,小學院校需健全數字教學系統,保障電子白板、計算機、音響等設備齊全,為數學教師基于微課編設教案、課上互動、布置課后作業提供條件;其次,數學教師要明晰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的目的,充分剖析課程內容,對微課宗旨、特征、模式、組成等方面較為了解,確保教師能隨心所欲地應用微課育人;最后,教師需依托學情利用微課,例如教師在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時,可設計難度不同的應用題,保障每個解題能力發展階段的學生均可借助微課參與解答應用題的學習活動。如題:劉叔叔要運送2噸貨物,第一次、第二次分別運了4/5噸、2/3噸,請問還剩多少噸沒運。試想余下的貨物分3次運送,每次大約運多少噸。本題第一個問題基礎性較強,第二個問題則需學生調用以往的數學知識儲備予以解決,有一定難度,繼而滿足各層級學生解答應用題的學習需求。
2.創新爭優,豐富微課育人形式
為使微課在應用題教學中更具育人作用,教師要創新教法。例如,教師在進行“統計”教學時,可采用“游戲化+微課”的教學模式,將圖三、圖四分別利用微課展示出來,而后組織學生玩“我來問,你來答”的小游戲,鼓勵學生根據統計圖創編應用題,將提問主動權掌握在手里,規定時間內提問與解題最多學生則獲勝,可獲得“解題小達人”的稱號,為的是增強學生解答應用題的滿足感與自信心,能在有競技性的游戲中挑戰自己力爭上游。再如,教師在進行“圖形的變換”教學時,可采用“微課+實踐探究”的育人方式,利用微課展示文本,文本內容為指針運動的過程,如時針指向12點順時針旋轉60°再旋轉20°等,教師引領學生想一想、畫一畫、做一做,最終按照文本內容得出時針所指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在探案類的綜藝節目中存在許多利用“圖形的變換”有關知識可以解決的謎題,教師可從中選取素材并加工成小視頻,依托微課展示出來,教師可利用小視頻營造解謎情境,發揮“情境教學+微課”育人舉措能增強應用題吸引力與趣味性的作用,使微課能有效帶給學生啟發,在探案情境中學生解題精力更加集中,助其多視角調取數學知識儲備解出應用題,有效創新應用題的形式,提高基于微課的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
3.體系優化,推動基于微課的應用題教學活動不斷發展
首先,小學數學教師需對高年級學生應用題教學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分析,充分掌握學情,將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應用題教學思路區別開來,其目的是增強微課的挑戰性、啟發性、生本性,為學生不再依賴教師解題給予支持,助高年級學生拔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其次,教師需利用課余時間開發資料庫,存儲與“統計”“列方程解應用題”等數學知識有關的資料,為音頻、視頻等資料加工成微課奠定基礎,有效創建線上線下聯動的應用題教學體系;最后,教師需注重評價微課在應用題教學中的育人效果,在凸顯微課價值的同時發現育人阻力,為其進一步探索微課在應用題教學中的起效新出路指明了方向,使基于微課的應用題教學活動可不斷發展[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使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活動中微課育人質量更高,教師要在教案安排、課上師生互動、課后作業設計環節有邏輯性地應用微課,還需熟練駕馭討論類微課、練習類微課等常見育人方法,在此基礎上為基于微課開展應用題教學活動提供必要條件,創新微課育人方式,還需優化應用題教學體系,繼而有效應用微課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素萍.芻議如何做好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以及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2):108-108.
[2]徐建新.小學高年級數學解題技巧探微[J].新智慧,2018(32):85-86.
[3]王立曉.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引導途徑探微[J]. 新課程·中旬,2018(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