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燕,朱海飛
2月下旬,我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落實教育廳的相關規定,全體職工開展網絡視頻會議,并對所有教職員工進行“文才學堂”、“釘釘”、“騰訊課堂”等“網絡+課堂”的教學軟件的使用進行培訓,為教師的網絡授課模式以及教學方法改進等問題提供了技術,讓每一位教師能夠更好地應對特殊時期的教學任務。

表1 體育教師教學直播模式統計表
如表1所示,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的教學課堂采用直播模式為主,且大多數教師采用釘釘軟件進行直播教學,教師選擇的集中性,方便學生的學習,減少學生選擇學習軟件的種類。學校體育教學課程分為三種類型:體育專業理論、體育專業術科、公共體育課。其中,疫情期間的這一學期,體育專業理論共4門,體育專業術科18門,公共體育教師23人。浙江大學教授陳為在北京舉行的教育信息科學與技術項目資助管理工作研討會上指出:視覺知識的研究將有助于的視覺智能的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過調查顯示,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任務,都分別做好了教學計劃、教學視頻資料、教學課件等大量工作,足以保證直播教學的順利進行。根據表1的數據顯示,每一門體育教學科目都整理教學計劃、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相關資料,并通過教務科的審核,才進行教學直播,由此課件我校對直播課堂的重視程度,重視直播內容是否符合教學的常規要求。在教學過程中,100%的教師都進行提問與互動,說明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能夠通過教師的直播,基本掌握教學內容,教學效果良好。

圖一 釘釘直播模式結構圖
直播模式,原先應用于體育賽事的現場報道,滿足于未能到現場觀看比賽的觀眾群體。目前,直播的模式多用于體育媒體、電子商務等。在我國,傳統教學模式一直采用“教師-學生”、“大班”教學模式,受疫情影響,全國中小學、大中專院校響應中央統一號召,利用網絡載體,進行“停學不聽課”的模式進行線上線下教學。我校結合學校的實際工作,統一部署,在開學前進性釘釘軟件培訓,采用直播模式為大中專學生實施線上教學。如圖一所示,基本模式如下:前提工作,組建相應的班級群,在授課時間,教師和學生統一登錄釘釘賬號,教師填寫“直播主題”、直播模式三選一:“攝像模式”、“屏幕分享模式”、“專業模式”,然后開啟“直播保存回放”、“支持連麥”、“禁用點贊”等,進入直播間,點擊“開始直播”后,學生可以進入直播平臺,教師進行網絡授課,學生進行實時上課。教學互動:教師可以通過語音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生則可以通過連麥、文字、圖片等模式與教師進行交流。直播完成后,直播數據支持回播,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形成實時直播數據:直播時間、直播群、直播時長、觀看人數、點贊數、消息數、群人數、參與人、為參與人等數據,最終形成詳細數據,如某某觀看直播時長、觀看回放、觀看直播總時長。通過以上數據,考核學生的出勤情況,上傳班級統計,核對,最后上傳教務科,實行教學統計。
在疫情期間,全國范圍內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大中專院校都在進行“網絡+教學”,盡管大家所使用的軟件有所不同,釘釘原件位居教學軟件首位,造成一定程度的網絡大塞車,形成一定的教學問題:如系統由于人數超載崩潰、電腦死機、直播間黑屏、網絡信號不好、學生網絡卡頓等問題。
在疫情期間,直播教學帶來了教學的便利,也伴隨著一定的問題,如教師的教學量加大,教師的教學準備不僅僅在如何根據知識的內容安排教學,還要提前進入釘釘軟件,熟悉軟件操作,檢查電腦與網絡、檢查聲音是否由于模式的切換,造成“啞劇”等問題。據統計,我校開學以來、出現“啞劇”的直播概率最高,班級出錯,漏播現象不少。由此可見,網絡+課堂的直播模式,一定程度加大教師的工作負擔。
根據學生的網絡課程安排,學生的網絡課程與平常課堂相差不遠,每門學科基本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自主完成,提高了知識學習的掌握能力。網絡課程的教學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反饋,對于在直播教學中的技能、技術學習部分,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缺乏實際操作的練習,形成一定的學習難度。部分教師在學習技術過程中,播放高水平運動員的技戰術特點等視頻,具有較高的觀賞性。然而,也造就學生的一定心理壓力,學生認為缺乏基本功、運動天賦欠佳等難以達到高水平的技術水平,從而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體育教學直播模式是根據國家在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殊時期,實現“網絡+教學”的模式,達到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與學習,不耽誤學習的進度,同時達到預防新冠病毒肺炎在校園群體蔓延的效果。
實施直播教學模式以來,我校對教學效果進行全校性的調查,教學效果顯著。結果顯示:93%的家長支持網絡學習,32%的家長參與了學生的網絡學習,96%的學生認為線上學習效果好。
體育教學直播模式,利用我國教學優質的教學資源,基本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要求。然而,在教學教具方面仍需完善,教學方法仍需創新,建議教學同級同門學科時,推薦優秀教師進行授課,實施聯播,提高教學質量,減低教師負擔。
體育教師在直播工作環境是家里,而學生的學習環境需要網絡即可,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過馬路看手機等等,因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提醒安全性學習。
教學直播模式對雙方網絡的要求較高,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延遲,對學生的監督難以實現。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制力,科任教師應充分利用專業線上教學平臺,為學生推薦更多、更廣、更專業的知識學習,并且進行作業布置,定期的抽查,落實教學質量。
加強線上監督機制。建立嚴格審核機制,核對所有上傳線上教學內容與討論內容必須符合教學要求,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應當在直播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熟悉教學軟件的基礎上,提高直播教學方法的趣味性。
加強線上互動環節。學生作為學習的對象,應當積極履行自己的學習任務,自覺跟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教學進度,抓住時間,提高自我的技能和理論知識。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線上的互動環節,重點講解,使學生對教學知識點進行內化,釘釘原件應當優化完善更多更強大的功能,讓教師對課堂實時掌握,反思教學問題。
課程資源和信息僅對本我校學生共享,不將課程鏈接、課程線上聯絡群等信息發給任何校外人員;避免產生侵權等法律問題。
學校領導及教學部分應當重視“網絡+教學”的模式,切合實際解決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報備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方案等。
學校管理人員應要求學生和教師在進群后第一時間進行真實姓名修改,便于管理,定期清理身份不明和非實名制人員。同時,不要隨意點群里不明身份的人的鏈接或廣告,提防添加好友、借錢、轉賬、見面等問題。
總之,在戰“疫”期間,學校貫徹落實國家的統一部署,應到認真執行在新冠肺炎背景下的“網課”教學.教師、學生通過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讓教師與學生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同時安全意識不放松,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開展好線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