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
摘 要:情境教學是基于學生的情感、智力發育狀態,及其彼此的促進作用,由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所打造的,能夠讓學生產生某種情感經歷教學環境的教學方法,共同關注著學生的智力發育狀態、非智力影響因素,讓學生順利實現有效學習。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則可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知識。本文則將客觀分析創設歷史教學情境的方式方法,以便逐步優化學生的歷史認知狀態,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
關鍵詞:初中歷史 情境教學 落實策略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學生難以理解某一階段的歷史文化,導致學生在分析歷史規律、歷史現象時經常會陷入認知盲區,難以做出歷史解釋,所以會導致學生難以抱著高漲熱情去學習歷史知識。這也會直接影響初中生的學習態度、學科意識,很難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自主學習歷史知識。從這個層面來說,如果要想改善初中生的歷史學習狀態,那么就要盡量讓學生投入真實情感,使其在情感驅動下自覺內化歷史知識。為此,初中歷史教師便要主動落實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知識。
1 整合視聽資源,突破時空限制
自從信息技術被看成是最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之一之后,創設課堂情境的方式與渠道也開始變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需求去整合網絡資源,將不同形式的資源整合起來,綜合調動學生的感官能力,讓學生投入自己的情感。為此,初中歷史教師則可首選視聽資源,展現直觀的歷史場景,或者是利用感人心脾的音樂去調動學生的愛國情懷,順利豐富學生的感性認知經驗,讓學生真正實現有效學習。
就如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課教學中,我就在課前全面調查了網絡資源,認真查閱了能夠展現唐朝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盛況的視頻資源,最終選擇了一個由央視歷史教育頻道所發行的紀錄片。這個紀錄片的時長大約在10分鐘左右,可以進行精簡,所以我就剪輯了這一視頻片段,將視頻長度控制在6分鐘左右,據此創設了課堂情境。通過視頻,學生可以看到唐朝時期我國長安作為世界中心,接納各國使臣與朝拜的歷史盛況,而這不僅可幫助學生自主探究“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課理論知識,也有利于激發出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產生驕傲、自豪的感情。
2 整合鄉土資源,培養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是指學生從歷史角度去觀察現實問題、分析社會現象的意識能力,體現著學生自主遷移歷史知識的思維能力。但是,要想順利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那么就要在現實生活與歷史知識之間架構一個橋梁,利用鄉土資源去展現歷史現象,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為此,初中歷史教師要積極整合鄉土資源,據此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去分析歷史文化對現實社會的影響,以便讓學生利用個人成長經驗去分析、探索歷史問題。
就如在“活動課: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一課教學中,本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參加過多個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他們本身也很喜歡過節時的熱鬧氣氛,本地也流傳著豐富的節日風俗文化。為此,我就讓學生們自主整理了關于我國傳統節日起源、慶祝方式、文化習俗等基礎知識,據此組織了“小講師”活動,讓學生在歷史課上傳承我國節日文化,自主宣傳我國節日文化習俗。這就直接將歷史與生活結合了起來,有利于切實優化學生的歷史認知狀態,使其自主建構歷史新知。在此過程中,學生還會形成文化自信,對我國傳統文化產生向往之心。
3 整合問題資源,激發思考意識
創設問題情境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歷史知識。實際上,問題是質疑的開始,而質疑是創新的起點,只有讓初中生學會思考、勤于思考,才有可能順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才能讓學生自主投身于歷史探究活動中,從根本上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積極整合問題資源,據此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切實優化學生的思維狀態。
就如在“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一課教學中,為了有效調動學生的思考意識,我就在課堂導入階段創設了問題情境,具體問題如下:在近代,我國民族工業實現了怎樣的發展?我國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哪個領域?在近代中國,中國社會習俗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能總結出近代民族工業發展比較艱難的原因嗎,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在近代,我國民族工業是以什么體制展開的,呈現出了怎樣的特征?等等。這些問題可以指引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歷史知識,使其自主分析歷史概念,使其將閱讀、思考、表達活動結合起來,順利實現有效學習,讓學生自主建構歷史知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落實情境教學法是非常可行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知識,同時還可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家國情懷,讓學生真正實現有意義學習。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去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感驅動下展開認知探索,自主建構歷史知識意義,為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做準備。
參考文獻:
[1] 徐培靈.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8(23):55-56.
[2] 金雨杉.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8.
遼寧省錦州市第八中學 (遼寧省錦州市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