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霞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必學的基礎課程,是所有學科中最重要的學科。多元導入教學方式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能優(yōu)化整體的語文教學質(zhì)量?;诖?,為了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每一個語文教師都要積極探究多元導入式教學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為學生打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多元導入;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在面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時,因為學生的年齡較小,心智發(fā)育不夠完善,不能對一些事物做出較快的反應。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學會使用多元導入教學形式。而導入在語文新課教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中導入的方式也非常關鍵。在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一個趣味性較強的且比較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完成導入,以便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為了提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語文教師必須意識到課堂導入的意義,從而引發(fā)整體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的發(fā)展于課堂之中。因此,教師要主動探究多元導入方式,并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進而整體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小學語文課堂多元化導入教學現(xiàn)狀
(一)導入形式過于單一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好奇心比較強性格非?;顫姷臅r候。當教師在面對這樣一群學生時,需要用比較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十足的導入方法。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的導入模式過于單一,沒有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所在,這樣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還會讓學生認為學習語文非常無趣。
(二)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過于形式
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時,出現(xiàn)僅停留于形式的現(xiàn)象,沒有很好的將學生通過課前的導入順利帶進學習之中。有些教師為了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總會將游戲互動視為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主要部分。這樣的導入方式會讓整節(jié)課堂教學都停留在最開始的階段,雖然整個課堂看上去很活躍,但使學生活躍的點并不是課堂學習的內(nèi)容,而是最初的游戲內(nèi)容。此種方法并不能真正的將學生求知欲給予激發(fā),導致在上課時缺乏一定的思考性,整節(jié)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并不是非常高效。
(三)課堂切入點不夠精準
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前,喜歡使用提問的方式先讓學生進行思考,再導入課堂學習之中。但不得不承認問題導入法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教師提出的問題是非常關鍵的,若教師沒有提出非常恰當?shù)膯栴},就會將自己陷入比較窘迫的困境。比如,在學習《秋天的圖畫》時,教師問學生:“你們喜不喜歡秋天呀?”有的學生回答:“不喜歡,我喜歡春天”。若學生這樣回答,此時的教師就會非常尷尬,因為學生的回答在老師的意料之外,同時還會讓其他學生哈哈大笑,這對學生的學習而言并不是一個好的開頭。所以,教師在提出問題時,應該掌握住問題的內(nèi)涵,并找到準確的問題切入點。
二、多元化導入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情感導入法
有效的教育形式始終離不開情感因素的滲透,沒有了情感因素的參與也就沒有了“智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導入環(huán)節(jié)非常關鍵,為了能順利導入課堂教學內(nèi)容,語文教師應該學會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情感因素,并將其放大且呈現(xiàn)在小學生面前,借此就可以非常自然的導進學習的內(nèi)容之中。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快讓學生與教材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從而對閱讀文章內(nèi)容進行更好的體會與感知。
比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淺水洼里的小魚》時,語文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之前,利用互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教師:“哪一個小朋友家里養(yǎng)了可愛的小動物呀?”學生:“我家養(yǎng)了一只小貓”、“我家養(yǎng)了一條小狗”、“我家養(yǎng)了好多條小魚”……教師:“那你們與家里小動物之間的關系如何呀?”當教師問出這個問題,底下的學生就會自由的討論。接著教師就應該將學生帶領到比較獨特的情感氛圍中,同時也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當學生對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再向?qū)W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是怎么和自己小寵物成為好朋友的呢?再讓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的激情闡述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導入新課內(nèi)容。在學習完新課內(nèi)容之后,學生們自然就懂得保護大自然,愛護小動物了。
(二)信息導入法
由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相對而言還比較差,能獨立且完整的將閱讀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價值以及思想體會加以領悟?;诖?,所以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靈活利用外界的力量,將閱讀文章內(nèi)容的情感價值以及語言文字等因素,滲透到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之中,真正的將導入作用進行發(fā)揮和體現(xiàn)。其中信息導入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多媒體導入法,這樣的導入法可以為學生帶來非常真實的場景,同時還能創(chuàng)建較好的教學氛圍。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小學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時,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力量,為學生展示金燦燦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刺激學生的視覺,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秋天的美妙,以及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同時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在春天,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此時的樹上都結滿了果子。而這一幕幕都是偉大的農(nóng)民伯伯“繪畫”出來的。學生對秋天有了一定的概念后,教師再帶領學生正式進入學習,此時的學生也會自覺進入文本的探究中。
(三)故事導入法
故事對小學生來說永遠都充滿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故事是他們成長的必需品。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導入法,以便貼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感受與興趣,進而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
比如,在學習《紙船與風箏》時,教師就可以再讓學生說一說當自己與小伙伴產(chǎn)生矛盾了之后該怎么處理。接著教師在介紹文章內(nèi)容時就可以為學生這樣講述:從前有兩個小動物,他們是一對好朋友,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之間產(chǎn)生了一些矛盾,不過他們通過紙船和風箏來化解了他們之間的矛盾。當講完之后,再向?qū)W生提出一個問題:你們想知道他們是如何使用紙船和風箏來化解的矛盾嗎?通過比較精簡的故事就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因此,當學生在閱讀文章內(nèi)容時就會變得非常認真,并可以很好的融入到文章學習中。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可能導入是關鍵的部分,它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夠真正融入課堂學習,并在一定程度上還決定著教學的質(zhì)量。而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在面對年齡比較小的學生時,并沒有意識到導入教學的重要性,往往都會選擇直接切入的方式進行教學,然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語文的學習失去興趣?;诖藶榱吮WC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積極探究多元化的導入教學形式,以便為學生打造趣味性的課堂,進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曹迎春.淺談多元化導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20(21):69,71.
[2]周志方.淺談多元化導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2018,15(6):52.
[3]黃榮生.小學語文課堂導入對策分析[J].文淵(中學版),2019(5):175.
[4]劉建娥.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的藝術[J].數(shù)碼設計(下),2019(5):80.
[5]劉捷.巧用課堂導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3):226.
[6]蘇瓊紅.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式的多元選擇與實踐[J].語文課內(nèi)外,201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