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珍
【摘 要】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語言,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同時在各階段的學校教學當中,英語學科作為一門重要的科目,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閱讀作為英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擁有良好的語感,同時可以培養英語綜合能力。而小學階段是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培養的重要階段,因此需要教師重視學生的閱讀情況,并且不能局限于課內的閱讀教學,還要充分的滲透課外閱讀作品,順應課內外閱讀結合的教育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本文旨在分析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以及小學英語課內外閱讀結合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課內外閱讀整合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
隨著年級的升高,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水平提出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對于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閱讀則是提高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要結合課外閱讀對課本內容進行補充和拓展,逐漸形成課內外閱讀相互補充的教學結構,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通過結合課內外閱讀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推動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在學習過程當中會讓學生產生一些學習困難,而且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英語閱讀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英語閱讀階段的教學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目前我國正處于英語閱讀的重要發展階段,學校以及教師都已經廣泛的重視閱讀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水平有限,所以對于閱讀中的部分技巧沒能充分的掌握,所以在閱讀過程當中會有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學生進行課內外閱讀的結合。其次,由于閱讀中會有大量的單詞以及語法內容,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遇到不認識的單詞以及結構就自行跳過,不利于進行整篇閱讀,所以會導致學生失去閱讀自信心。由于學生所涉及到的閱讀內容范圍有限,接觸到的閱讀作品很少,學生并不能充分的感受到閱讀背后的深刻含義,所以缺乏對于閱讀的興趣,會使學生缺少閱讀習慣,不利于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最后,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各科學習都非常的重視,在課余時間還要大量的對各個學科進行補充學習,所以對于閱讀的學習分配時間較少,閱讀練習時長不夠,從而影響了閱讀質量。
二、小學英語課內外閱讀結合的重要意義
為了解決在閱讀當中遇到的問題,所以需要教師不斷的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創新,將課內外閱讀結合的形式融入到英語課堂當中,這樣可以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課內閱讀學習當中,老師只是進行一味的知識講解,學生過度依賴于老師,所以會使學生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通過課內外閱讀結合的拓展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讓學生成為閱讀學習的主導者,并逐步完善出一套屬于自己的閱讀體系;其次,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能力,通過課內外閱讀結合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增強知識儲備,同時拓寬了學習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為英語核心素養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通過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當中,課外閱讀是重要的載體,同時需要學生運用良好的思維能力解決英語當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可以在課外閱讀中拓展思維能力,在閱讀當中清楚的對情節以及人物關系進行梳理,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框架,有利于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課內外閱讀整合的具體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注重課前導入閱讀
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只是在課堂當中進行閱讀的指導,而忽略了課前導入環節,但對于閱讀的教學要體現在各個環節當中,對于課前導入環節也非常的重要。所以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前預習的階段要進行課外閱讀的滲透,讓學生更好的對課內知識進行理解,同時還需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的進行教材的閱讀分析。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之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對一些課外讀物進行分析,并了解中國新年的深刻內容,通過課內外閱讀的對比,從而感受到中國新年在國際中的影響,并且可以通過引入課外讀物《Bringing in the new year》等讓學生了解新年中的習俗以及祝福語等,比如在過年的時候要掛lantern,吃年夜飯的時候要吃Dumplings,長輩要給晚輩lucky money,讓學生充分地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的習俗,這樣可以為學生更好的學習課內文章進行良好的鋪墊,在預習當中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與教師的教學思路切實統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另外,還要在預習階段充分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充分的向學生介紹推薦課外閱讀作品,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二)開展豐富教學活動,掌握閱讀技巧
為了解決在閱讀教學中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的問題,需要教師在課堂當中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能夠提高課堂參與性。并且要在活動當中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以及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從而促進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只有掌握了良好的閱讀技巧,才能夠充分的解決課內外閱讀中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并且能夠將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延伸。比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會的活動,讓學生對于自己的閱讀作品進行展示,同時要通過不斷的摘錄閱讀中的重點語句,從而提高對于語法學習的能力;或者設計思維導圖、海報等形式,整理閱讀素材,提高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進行英語的寫作素材積累。另外還可以組織閱讀比拼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對文章進行分析,隨后老師再進行提問,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回答。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還能幫助學生掌握精讀與略讀充分結合的閱讀技巧,在掌握技巧以后,可以充分的將技巧運用到課內外閱讀之中,有利于促進課內外閱讀的有效結合。
(三)運用多媒體設備,精選閱讀內容
對于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不僅要讓老師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的講解,更要在教材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課外拓展,選擇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文章作品等,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能使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并且能從中學習到一定的知識。而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充分的對課本內容進行優化和升級,同時利用微課的形式可以拓展相應的課外閱讀內容,讓學生更加簡便的了解課外閱讀知識。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閱讀過程當中,從動物、體育運動、旅游風光等方面展示了Australia這個國家,老師可以用信息化的手段為學生放映澳大利亞的影片,讓學生對這個國家有更全面的了解。文化板塊中涉及到的大堡礁,通過影片展示引起學生一片驚嘆。又比如在閱讀關于Fun time中,英國這個國家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放映關于英國皇室的影片,讓學生可以這個世界為數不多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的發展進程,同時推薦學生閱讀相關的文章,幫助他們找到符合自己學習需求的課外讀物,從而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范圍,增強了英語知識的儲備,促進課內外閱讀的充分融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內外閱讀的有效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需要老師在教學當中積極的探索并創新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將課內外閱讀有機的結合,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核心技巧的掌握,并且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英語核心素養的提高,為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曉秋.小學英語課外閱讀的選材與方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05):39-41.
[2]王虹.小學英語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J].海外英語,2016(10):81-82.
[3]王遠.淺析小學英語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相結合[J].內蒙古教育,2016(15):79.
[4]王英.淺談小學英語課外閱讀面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5(2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