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力元
【摘 要】留白運用于英語課堂是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有效途徑,體現了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原則。圍繞學生英語學習認知發展需要,突出預設話題競答、學案導讀構思、深度拓展延伸等策略指導,鼓勵學生在融入語境中多深思熟慮,幫助他們在深化理解感知中切實提高自身語用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問題;思考;交流
沒有問題探討的英語課堂定會是了無生機活力的呆板課堂,定會是鸚鵡學舌的被動應付學習的模板。從這點出發,教師不妨多給學生留下空白,多引導他們在主動思考和深刻探究中挖掘其中的內涵意義,多讓他們在實踐交流中碰撞耀眼思維火花,定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成效。教師通過留白運用,能在準確把握學生學習認知心理需要的前提下,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綜合運用機會,利于其在主動融入語篇和語境中獲得深層次理解感知,切實喚醒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的激情和好感,提升他們的問題思考綜合運用能力水平。
一、問題導讀構思——聚焦要點
導學案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能為學生明確思考的方向,利于學生在主動融入問題探知的過程中獲得豐富感知。教師不妨針對導學案內容,鼓勵他們結合文本表達內容,多給他們設置相應的話題,鼓勵他們在認真研讀和思考中聚焦要點,以此來深化理解感知,讓他們有的放矢探知。
教師運用問題導讀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便于其在真正參與交流中強化運用。教師可借助導學案設置相應的話題,如,在五年級英語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的“故事時間”教學中,不妨針對“What do the people usually do at Christmas?”主動收集相應的背景素材,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主動提出相應的觀點。教師可結合文本教學主題內容,設置相應的導學案,可建議學生圍繞“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Do you know the story about Christmas? ”“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Christmas for your Grandfather?”等話題主動收集相應的背景資料,并從圣誕節的慶祝方式中體味跨文化內涵。
教師在設置導讀案的時候,不妨結合文本的表達核心要點,多從他們的整體理解感知需要出發,多給他們提供相關的話題,讓他們在主動預讀語篇中形成多樣化認知感觸。教師可結合相應的問題,多給他們設置具有多樣性和層次性問題,讓他們在主動研讀文本中獲得豐富認知感觸。
二、拋設話題競答——吸引注意
學生作為英語課堂的主角,綻放自己的生機活力和精彩技藝應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話的過程中,不妨多通過拋設話題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競答,多組織他們在認真思考和主動競賽中產生多樣化認知感觸。教師拋設話題引導學生競答的過程就是自身理解感知不斷豐富和拓展延伸的過程,能有效吸引他們學習的眼球與注意力,喚醒他們大膽嘗試的意識與潛能。
教師在拋設相關話題的時候,可結合文本表達核心要點和內容予以組織。教師可針對學生在競答中的表現,如,在五年級英語下冊的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Story time”的時候,可采取上述方法予以引導。教師可建議學生圍繞“How many Chinese festivals do you know?”主動收集和查閱相關的資料,引導他們針對自己的認知積累主動從語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在學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印象后,教師不妨鼓勵學生結合eat moon cakes on mid autumn day、eat Zongzi on Dragon Boat Festival等詞匯,引導他們思考“Which Chinese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What are there in your favorite festival?”“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your favorite festival?”等話題,并建議他們針對中國傳統佳節的認知,運用指名挑戰、小組競答的方式,就相關話題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在主動收集相應的資料中找出自己的認知切入點,切實增強自己的認知感悟。
教師可針對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需要,建議學生圍繞語篇表達的核心要點深入探討,建議他們能夠從語篇中找出相應的信息,鼓勵他們在不斷參與互動交流中收集有價值信息。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要求學生運用問題競答的方式,鼓勵他們針對自己的整體認知感悟需要,多給他們提供相應的思考話題,要求他們在主動表達中說出自己的想法,看誰表達的內容豐富多彩,且有趣味和吸引力。
三、融入語境鋪設——拓展延伸
在情境中學習和使用英語是學生獲得豐富認知感觸的重要途徑和渠道,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交流中獲得深層次認知感悟。教師多引導學生在主動融入語境中深入探討,多給學生設置相應的話題,定會利于學生在主動融入問題探知中產生多維度想象。教師多給學生創設相應的語境,多鼓勵他們在融入語境中思考話題,能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
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認知發展需要,多為他們創設相應的語境,給他們更多的話題引導。這些話題能使得學生在主動參與思考中深化認知,如,在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故事時間”教學中,不妨嘗試此法引導問答。教師可建議學生圍繞“Why did The King like the new clothes ?”主動從文本中圈劃出相應的內容。教師可建議學生以情境小品演繹的方式豐富課堂教學,鼓勵學生以扮演The King、the two men、the little boy等不同的人物角色的方式,鼓勵學生圍繞“What did the role do?”“What did the role think?”等話題主動從文本中找出相應的內容。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自我理解感知差異,多建議他們根據角色扮演,思考“Why did the role think that?”“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role?”等話題主動思考,引導他們在深入探知文本中主動找出自己的閱讀理解著力點。
教師多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對話,多建議他們在真正參與構思和深入鉆研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設想,定能使得語篇教學富有生機趣味。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認知差異和發展要求,多鼓勵他們在深入探究中暢談自己的感思和認知,讓他們在備受關注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認知想法,滿足其多樣化發展需要。
由此可見,越是有深度的英語課堂越需要教師多給學生留足問題,多給學生主動思考和深入探究的機會。從學生的學習認知發展需要出發,多給他們提供相關思考話題,多組織他們在相互交流和主動切磋的過程中深化理解識記,多引導他們在彼此碰撞思維靈感中產生多樣化理解思維方法,定能使得課堂富有生機活力,切實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蒙鳳瓊.英語課堂問題留白的實踐研究[J].廣西教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