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鵬 劉寶新
摘要: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天然氣資源已成為我國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生產中的能源效率必須根據行業要求進行監管。在這里,保證天然氣站場的正常運行和高效輸送已成為當今天然氣企業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要建立跨行業信息共享平臺,共同貫徹合作研發、技術創新等理念,加強管理意識建設,有效管理天然氣站場的各類工藝設備。在此期間,消除安全隱患,為企業提供更安全的天然氣運輸。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天然氣輸氣站場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關鍵詞:天然氣輸氣站場;管理;現狀
中圖分類號:TE988 ? 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在天然氣輸送的實際過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天然氣輸送發生在輸氣站場,而輸氣站與輸送效率和質量密切相關。天然氣站場是天然氣進行匯集、儲存、加工、處理、輸送中的樞紐,也是風險最高的場所。天然氣站場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設備故障、工藝環節控制失靈、人員操作失誤等,因此而導致泄露、火災、中毒、爆炸等各種安全事故,帶來傷亡、環境污染等嚴重后果。天然氣站場由于設備特征和天然氣物質的特性,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種安全隱患問題,也就形成了嚴峻的運行安全現狀,要確保氣站場安全運轉,就需要針對性采取科學有效的安全對策措施,確保天然氣站場生產安全,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管理難、維護難、天然氣輸送運營困難,由于輸氣系統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直接影響到天然氣企業,因此需要對設計和施工缺陷進行分析。
2、天然氣輸氣發展現狀
我國實施開放戰略以來,我國對資源利用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導致經濟體制發生巨大變化,在貿易保護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天然氣已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資源之一,世界各國對清潔能源燃料越來越重視,對天然氣資源的依賴日益增加,隨著我國天然氣需求量快速的增張,特別是長輸管道西氣東輸、陜京管道、中俄管道等的建成投運,天然氣的利用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在當今充滿風險的市場環境中,機遇與挑戰實際上并存。因此,細分科學的管理內容,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制定管理內容計劃,預防事故的發生,提高工藝裝備的管理水平,對于我國天然氣輸送相關技術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3、天然氣輸氣站場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3.1、安全管理意識不足
安全管理意識是保證天然氣場站設備安全使用與維護的基本要求,但在實際工作時部分管理人員缺乏管理意識,管理方法不合理,主要體現為未能監督設備使用過程、未能開展及時的檢修工作、未能進行設備的定期維護等。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著整個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也對天然氣的供給與使用過程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3.2、設備管理混亂
天然氣場站設備的正常運行是保證站點安全工作的前提,如果設備出現故障,可能會給站場帶來嚴重的安全事故。長時間運轉的設備必定會出現運轉不靈的問題,所以負責設備管理的專業人員應該對場站的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修,加強機器設備的實用性和安全性,保證天然氣運輸工作的正常進行,但現在的天然氣場站經營過程中,設備管理人員對機器設備的維護效率低下,會減少設備的可使用時間,為場站的天然氣運輸帶來事故隱患。
3.3、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
為提高天然氣輸氣站場管理質量,必須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但目前的天然氣輸氣站場管理流程缺乏完整的管理體系,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造成站場員工的職能分配不當,無法充分發揮員工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依靠科學的基礎管理規范,有助于提高場站的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為場站的工作人員提供標準的工作規范,提高工作人員操作的安全性。科學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天然氣場站安全運轉的前提。據報告顯示,現在的天然氣場站的管理制度并不能做到全方位的覆蓋整體場站的運行,其中包括機器設備的保管工作和日常的工作細節,都沒有對應的規范標準。工作人員缺乏科學的指導,容易對場站的運行造成意外的安全事故。
3.4、站場人員不標準動作
工作人員的能動作用會對天然氣場站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影響。首先,不符合操作規范的行為,例如沒有根據工作制度穿戴工作服,不按照工作流程進行操作,沒有按照預定要求進行工作,都會增加場站產生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其次,工作人員缺乏相關的安全工作知識,導致無法對自身的工作行為進行安全自檢,例如不熟悉運輸管道的相關屬性特征,容易造成工作中的錯誤操作,引起的運輸管道損壞,從而導致天然氣泄漏。還有,場站人員缺少足夠的安全工作經驗,導致日常工作中不能注意到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沒有做到防范于未然,從而引發更大的安全事故。
4、對策
4.1、完善相關管理體系
效果是在體制建立與完善的過程中,通過建立我們的整體管理體系彰顯出來。作為企業來說,應當充分發揮出相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夠促使企業得到較大的提升,安全責任意識才能不斷增強,有效增加員工安全管理水平,切實提升他們的責任擔當意識。負責人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管理問題,應當對考核內容設定技術范圍,并及時報告設備的技術檢修和使用情況。在完善體系時期,安全管理存在著高風險的問題,必須及時提高安全意識。。
同時,在審核過程中應當致力于降低問題的發生,避免由于管理不善而引發各種安全事故。但是,官僚主義應當摒棄,不應有過多繁瑣的手續,切實加強系統管理,站在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開展多階段的審查,幫助管理者將各種問題解決掉,必要時可以積極地尋求專家幫助,建立起相應的良性溝通機制。
4.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的制度是從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良好的制度才能保證安全工作的展開。建立和完善與安全生產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制度,按照符合安全生產的科學規律進行生產活動,這是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是場站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每個場站員工必須了解掌握的。在安全管理中必須務實,任何不務實、不作為和亂作為的現象都是不可取的,管理的松散造成懶惰的慣性思維;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相關操作規程,在安全生產過程中不折不扣的執行,扎扎實實的安全工作,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4.3、加強工作人員能力培養
當前,在天然氣輸氣站場工藝設備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對員工的學習能力培養。首先,通過對天然氣設備輸送過程中安全、穩定打下良好基礎,并做出良好的意識灌輸,并通過學習加強責任意識,以專業知識的儲備能力,通過公司對員工定期培訓講座方式,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強化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能量。此外,還可以聘請專家對天然氣輸氣站工藝設備的排查,在此過程中發現其中的問題,并讓工作人員在排查過程中了解設備的內部結構,從而更好的提高對設備管理方式的有效研究。
4.4、定期維護
在過程設備的維護管理方面,定期維護工作是必不可缺的。每日、每月、每季度均應當上報詳細的設備報告。除此之外,機器也非常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受到嚴重損傷。維護工作可以滿足生產需求,保證設備的使用效率不受影響,延長設備壽命。在當前的現實狀況下,我們應當努力管理好配置工藝設備的天然氣站,持續性提升天然氣的資源利用率,只有我們對其投入更高的關注度,設備才能達到與時俱進的各項要求。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發展規模擴大的需要,產業設備應當由相應的專家進行嚴格的專業點檢,在各維護過程中詳細記錄設備的問題點,為今后的維護提供更強大的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持。
4.5、強化設備的檢修與維護工作
在開展站場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強化設備的檢修與維護,以促進設備使用壽命的延長,確保天然氣能夠安全運輸,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在開展設備維修與保養過程中,可以應用小組制開展,將員工進行分組,明確組內成員進行設備維護與保養的事件,并做好保養和維護記錄,依據記錄單,定期進行檔案歸檔處理,一旦發現設備問題,必須及時探尋問題發生原因,并采取對應解決方式進行干預。
5、結束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近幾年來朝氣蓬勃的發展起來,在政府和石化行業推動下,天然氣消費量每年以15%的速度快速增長起來,隨著高壓長距離天然氣輸氣管道快速建成,管網設施的逐漸完善,高壓天然氣輸氣站作為長輸管道上的基礎設施保障之一,天然氣輸氣站場存在易燃易爆的風險,新建長輸天然氣管道設計壓力高,一般在10MPa左右,這就要求天然氣行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輸氣站場標準化管理也應逐漸完善起來。
參考文獻:
[1]高勇.淺析天然氣輸氣站場維護與管理[J].全面腐蝕控制,2021,35(01):107-109.
[2]于麗麗,周博,解宏偉.天然氣輸氣站場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J].遼寧化工,2019,48(09):903-906.
[3]黃貴勝.天然氣輸氣站場風險分析和應急管理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7,37(14):58-59.
[4]楊浩.天然氣輸氣站場風險分析和應急管理探究[J].石化技術,2015,22(08):266+218.
[5]郭涵忠.天然氣輸氣站場風險分析和應急管理[D].華南理工大學,2012.
[6]劉揚,張艷,李廣良,金立君.天然氣輸氣站場的風險管理[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7(01):64-6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