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莉
摘 要:切塊拼接法作為一種合作學習的新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克服傳統小組合作學習中節奏慢、容量小等缺陷,可以激發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本文從職校學生的特點入手,論述了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倡導在中職計算機課堂中開展切塊拼接法教學。
關鍵詞:切塊拼接法;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3-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05
早在20世紀70年代,教育發達的國家就在合作學習的理論研究、實踐研究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國的新課程改革也大力倡導合作性學習,《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由此可見,國家教育部門對合作學習的高度重視。目前計算機課堂常常以任務驅動、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為課堂的重要組織形式,讓學生通過探究完成對所學知識的建構,以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但在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標簽化,教學效率低下,是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針對如何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把合作學習落到實處,而不是為了合作而合作,筆者探索并實踐了一種新的教學范式,即切塊拼接法。
一、什么是切塊拼接法
切塊拼接法最初產生于美國的小學課堂,最早由阿倫森(Aroson)研究團隊提出。隨著這種學習方法的推廣應用,越來越多的學者根據實際的課堂教學需求對其進行了改造,形成了阿倫森教授拼接法一代(Jigsaw I),斯萊文教授拼接法二代(Jigsaw Ⅱ),斯戴爾教授拼接法三代(Jigsaw Ⅲ)以及霍利迪博士拼接法四代(Jigsaw Ⅳ)。
切塊拼接法的基本操作模式是:教師把一項大的學習任務分解成若干個難度相當的子任務,同時將學生分成相應的小組,每組5至6人。每個小組成員學習其中一部分知識,成為他所負責部分的“專家”。然后拿到相同任務的“小專家”們重新組成“專家組”,進行更深度探討,再回來把經驗傳授給小組其他成員。每個學生就像一塊拼圖,既要掌握自己負責的“板塊”,又要彼此間相互學習其他的部分,因此每一位成員都很重要,必須深度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教師在學習中扮演著“專家指導”的角色。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任務,并幫助小組成員教會別人知識。在切塊拼接法小組合作的學習中,每個學生既作為專家掌握自己學習部分的知識,又可通過傾聽小組其他成員的講解,獲取更多知識以達到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因而他們具有彼此支持的動力并表現出對所學知識點的熱情。
二、在職校計算機課堂中實施切塊拼接法需要注意的事項
切塊拼接法的優點很多,在中小學基礎教育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并流行。而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活潑好動、個性鮮明,雖然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學習水平差異較大,策劃設計經驗不足,創新主動性欠佳。并且與基礎教育相比,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所以中職計算機教師在應用切塊拼接法時應以學科特點、學生實際、教學個性、創新性的應用和改造為依據。
(一)合理的分組機制
學習是滿足學生個體內部學習需求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合作學習只有建立在本人有合作意愿的基礎上,才能學得好。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中確實遇到困難,意見發生分歧等不得不合作的時候。一句話:合作必須有其合作的價值,要有一定的難度,時機的選擇也要恰當。
1.合理的分組應根據教學的內容和時機而定
傳統的分組方法把全班學生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性別比例、學習水準、性格等情況合理搭配,分成學習小組,每組5-6人,按長方形圍坐,方便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但在小組合作中,往往積極發言的都是組長。有些學生小組活動時,不與其他同學配合,只是做他自己的事,學生參與度不夠。那么,小組合作學習要怎樣才能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呢?合理的分組還應根據教學內容,善用教學時機,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我在給航空專業學生講授PPT動畫進入、強調、退出、動作路徑四類動畫效果的設置時,由于這四個知識點方法類同、難度相當。我以優秀航空畢業生首次出航發生的故事為任務,將整個任務分為四幕場景。課前將學生分成“進入效果、強調效果、退出效果、動作路徑效果”四個專項技術學習小組,分別預習教師提供的“進入、強調、退出、動作”路徑的微課及相關知識,并通過師生互動、作業測試,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分配知識點的專業技術小能手。課中重構高效任務小組,讓原來四個專項技術學習團隊中的學生,重新組合成“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和中國航空”四個新任務小組,使新的小組都有“進入”“強調”“退出”“動作路徑”的專業技術小能手,新組長引領各技術專家將自己在模塊學習小組中獲得的專業知識分享給組內其他成員,并根據教師提供的場景素材構思關鍵情節、編寫腳本,分別完成PPT微動畫的創作。通過將模擬創設真實工作教學任務的分組方法,使學生有了真實感、緊張感,既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緊密性和高效性,又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2.合理的分組應依據學生的興趣和意愿而定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高漲。因此教師在分組時,應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例如,我在給網絡專業的學生講授引導層動畫時,將帶有企業訂單的真實任務引入課堂——為旅游公司做網頁宣傳廣告短片,課前根據學生興趣將學生分成“藍天、海洋、山川、人文”四個專項學習小組,分別完成故事腳本創作,成功調動了小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中學生利用搜集的素材發揮創意、分工合作,分別完成以上四個系列的短片制作,課下重構高效任務小組,重新組合成“海南旅行社、西藏旅行社、河北旅行社和西北旅行社”四個新任務小組,新組長帶領組員串聯完成整個廣告動畫短片。此種分組方式既照顧了學生的愛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任務分配
為避免出現合作泛濫,基礎性的學習內容教師應引導學生自行完成。對于有挑戰性、有難度的問題或者是對一個專題的學習,教師可以將這些任務切割成不同的部分,通過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例如,在給企業做網頁宣傳廣告短片時,按照企業工作流程,由企業負責人提出企業需求,學生小組成員角色擔任導演、配音、美工、制作,教師提供技術指導。學生的角色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欲望,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學會擔當,既強化了知識技能與崗位技能,又體驗了成功學習的快樂,將學習興趣從有趣、樂趣轉向志趣。
(三)教師可制訂作業單、測驗題進行必要、適時的引導
為幫助學生快速達成課堂目標,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制訂詳細的學習任務單。任務單可以寫成學案的形式,列出學習的具體內容、使用方法、學習要求和完成時間。編寫的內容應提綱挈領、言簡意賅,有利于學生自學時參考。必要時也可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分析表、指導書的形式,提供給學生做研究。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可適時引導,使學生思路清晰、掌握本課的重難點。
(四)多元化評價體系
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起著導向、引領和激勵的重要作用,評價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因此評價的指標要全面,內容要多元,要將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捆綁在一起,要讓學生明白團隊協作、優勢互補,共同承擔責任,為了團隊的使命一起努力進取,才能實現共贏的真理,同時也將之作為課堂評價的最終目標,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實踐證明教學效果理想的合作學習,普遍是那些教學要求與教學評價保持一致性的教學。教師可制訂具體的學生個人、小組評價量化表,交予學生個人、小組自評和互評。通過組內自評,組間互評,教師點評,勤加分,勤上榜,勤展示等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增加學生的個人成就感,集體成就感,職業成就感。
(五)把握教學時間,提供適當幫助
為避免課堂中學生拖沓現象的發生,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具體可制訂每項活動的時間表,規定好討論問題、完成任務的時間。教師對討論問題的難度及容量要合理把控,避免偏難、偏怪、偏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當好“任務設計者”“情景創設者”“課堂管理者”“任務參與者”等多種角色,要主動參與活動,及時發現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掌握方向并進行個性化指導,必要時進行學習任務的調整、進程的調整,最終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
三、在中職計算機課堂開展切塊拼接合作學習的效果
通過實踐證明,創新的切塊拼接法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它通過重構高效任務小組的手段,消除了傳統小組合作中,優等生獨當一面,后進生越來越“沉靜”的現象,使組內成員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共同進步。首先,目標互相依賴,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只是總目標的一部分,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完成小組目標。其次,資源互相依賴,每個學生只有一部分資源,他們必須為小組的成功而共享資源。再次,獎勵互相依賴,表揚是針對小組,而不是個人。最后,角色互相依賴,角色互補,而不是相同或相似。實踐還證明,創新的切塊拼接法能夠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每個學生都有成為專家的機會,這樣就使學生更主動地與他人合作,群策群力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教學任務。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都在積極主動地思維、創造性地思維、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接受別人好的方法,提出質疑,達成共識,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從中學到了自己需要的知識,共同進步。授課教師也受益匪淺,不斷轉換各種角色,師與生、生與生碰撞交流,互相補充,共同打造生動有趣,活潑高效的計算機課堂。
參考文獻:
[1]R·E·斯萊文(文),王坦(譯).合作學習的研究:國際展望[J].當代教育科學,1994(1).
[2]楊寅華,程武山.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中的“三新”探索[C]//第二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2004.
[3]郭素清.用切塊拼接法開展合作學習的技巧和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06.
[責任編輯 薛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