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巨剛
摘 要:在素質(zhì)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當前人們對初中體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同時對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這樣的背景下應思考如何才能夠開展更有效的體育教學,從而既能通過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同時也可幫助學生養(yǎng)成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更要通過體育教學令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意志品質(zhì)等獲得良好培養(yǎng)。但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還無法滿足這些要求,必須全面分析當前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后采取更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達到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性的目的。基于此,文章針對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
一、 引言
提升體育課堂有效性是新時期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初中體育教師對這一點必須提高重視,然后仔細分析現(xiàn)存的主要問題,并采取相應策略將這些問題有效解決,這樣才能達到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對此,筆者從體育知識講解、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學生的適應性、課堂環(huán)境、評價模式等多個角度出發(fā),簡要分析了初中體育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以期可為廣大初中體育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二、 初中體育課堂的有效性分析
初中生正處在身體和心理急劇變化的階段,此時開展體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基礎和意志品質(zhì)基礎,這對于初中生的未來發(fā)展將產(chǎn)生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這一切都建立在有效教學基礎上,由此也就推出了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概念,也就是要通過體育教學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從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提升,更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懂得主動去克服困難,勇敢面對失敗,這樣其未來發(fā)展才會變得更加順利。但這也就對廣大初中體育教師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必須正視現(xiàn)存的問題,然后才能通過相應策略對教學有效性進行加強,進而達到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
三、 初中體育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在初中體育課堂中,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影響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第一,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夠高。這一點來自教師、學生、家長等很多方面,部分教師認為學習文化課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尤其隨著年級的不斷提升,初中生需要面臨中考這一人生第一個考驗,因此部分教師想的都是如何提升學生的分數(shù),由此也就導致體育受到了一些忽視。部分家長也始終堅持這一傳統(tǒng)觀念,以至于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也受到了一定影響,這些都導致體育課受到的重視程度不斷降低。第二,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枯燥單一。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都會先帶領學生做一遍熱身運動,然后講解體育動作,接下來引導學生開展練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非常被動,大多只是在機械重復,主體性以及學生的個性沒有得到任何體現(xiàn),這樣不僅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而且還令學生逐漸降低了對體育的興趣,更不利于學生建立對體育的正確認知,以至于部分初中生都認為體育課的作用就是為了放松。
四、 提升初中體育課的有效性的策略
(一)正確認識體育教學
一名初中體育教師首先自身要能夠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而其他學科的教師也要認識這一點,要知道體育課堂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意志品質(zhì),幫助學生養(yǎng)成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而當學生身體素質(zhì)意志品質(zhì)提升以后,其在學習時才會更加輕松,不會因為學習困難就輕易退縮。然后還要通過班會等形式讓學生家長也認識到這一點,使其給予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大力支持,改變認為體育鍛煉會浪費學習文化課時間的傳統(tǒng)認知。這樣學生對體育課才會越來越重視,在體育課堂中的表現(xiàn)才會更加積極,進而為提升體育課堂有效性打好基礎。
(二)改變體育知識的講解方式
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是講授法,也就是通過口頭講解的方式向?qū)W生傳遞體育知識、注意事項、體育技術(shù)、體育概念等內(nèi)容。這種方式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會令體育課堂變得特別枯燥,進而將嚴重影響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對此,筆者覺得在講解過程中可以結(jié)合口頭講解和信息技術(shù),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畫面來講解這些內(nèi)容,然后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下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的方式來學習體育知識、注意事項等,也可以在課堂上向?qū)W生提出一些問題,利用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展開思考,這樣比單純口頭講解可獲得更好的效果,而且不會影響學生的興趣。
(三)改變動作教學的方式
初中體育課堂中,動作教學內(nèi)容非常多,但在傳統(tǒng)初中體育課堂上,動作教學的形式主要是教師示范,然后由學生模仿教師的各項動作,在這一過程中部分教師并沒有關注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動作,以至于部分學生成為只會模仿教師的機器。對此,教師應改變動作教學的策略,開展動作教學過程中應以引導為主,可以先為學生講解一遍動作要領,然后讓學生獨自進行嘗試,在學生嘗試過程中如果遇到任何困難,教師可以及時提供幫助,當學生能夠做出標準動作以后可以給予鼓勵。這樣學生才真正參與到了學習當中,并且會在掌握體育技能之后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對體育的興趣將會因此得到明顯提升,進而便可達到提升體育課堂有效性的目的。
(四)改變教學方法
前文已經(jīng)提到開展體育教學不能單純地使用口頭講解或動作示范,對此筆者覺得教師可以從體育教學的性質(zhì)出發(fā),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游戲教學法和競賽教學法,可以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設計體育游戲,同時讓學生利用體育游戲進行比賽,這樣可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比賽當中有效掌握體育動作技巧和體育知識。比如在籃球教學中,當教師講解如何有效傳球時,可以設計一個傳球的游戲,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然后告訴學生可以通過地面?zhèn)髑蚧蛘呖罩袀髑虻姆绞奖绕磦髑驕蚀_性和速度,在比賽開始之前,可以講解傳球的規(guī)則,同時設置時間限制,這樣學生在比賽結(jié)束之后就會真正掌握籃傳球的正確方式,同時傳球能力也可以得到良好鍛煉,而這堂課的教學有效性也就因此得到了提升。但在這個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首先,游戲必須安全。要貼合初中生的特點,避免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出現(xiàn)運動損傷。其次,游戲的難度要合理調(diào)節(jié)。初中生的各項能力還在發(fā)展,因此如果游戲難度過高將導致學生無法順利完成,這樣不僅會對教學有效性產(chǎn)生一定影響,而且還會削弱學生的積極性。最后,游戲的規(guī)則必須明確。要知道開展體育教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要讓學生懂得去主動遵守體育規(guī)則,因此應用體育游戲時必須明確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