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鎮海蛟川書院 孫 嬌
初中數學課作為初中的基礎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是一個關鍵問題。提高師生互動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教師教學實效性。
師生互動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對于課堂教學有序進行具有重要意義。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產生都是通過溝通和交流開始的,教師和學生也不例外。師生關系將教師與學生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
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若是天氣再熱些,室內溫度再高些,整個課堂就很容易變成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趴在下面睡。加之初中數學的知識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些難度的,學習過程并不有趣,因此,就更加需要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把握好互動的節奏,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應當增強互動意識,營造互動氛圍。教師教授的知識只有被學生接受才是有用的,教師應當對此有正確的認知,關注點從“教”轉向“學”,因為“教”是教師的行為,但“學”是學生的行為,學生一旦學習到了東西,就會使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有所增加。因此,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教”是為了“學”。
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既要有提前根據教學內容所設計的互動環節,又要有臨時發揮增加的互動內容。教師要善于創造互動條件,把握互動節奏,發揮好自身的主導作用,可以更加貼近生活實際,總之,一定要讓學生“有話可說”,可以順利地參與進來,認真思考,加深理解。除此之外,教師與學生還可以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互動,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領會教師的意圖,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可以在課上拋出一個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啟發式的教學方式最關鍵的就是教師拋出的問題要合適,無論是什么樣的提問方法,本質還是問題的內容。
比如,在教授“線段、射線、直線”這一節課的時候,三者的區別是端點個數不同,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畫三條線,都不要畫端點,然后向學生提問:“同學們,這三條線是線段、直線還是射線?”學生做出反應后,不論答案對錯,都在其中一條線的一端畫上端點,然后指著做出改變的線繼續問:“這條線現在是直線、射線還是線段呢?”得到“射線”的答案后,繼續將另外一條線的兩端都畫上端點,還是那個問題,直到得出“線段”的答案,最后剩下沒有做改動的一條線,再問一遍,得到“直線”的答案。三條線放在一起做對比,向學生詢問:“這三條線從三條直線變成了一條直線、一條射線和一條線段,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次,教師啟發學生區分直線、射線、線段,得出三者端點個數不同的結論。教師通過不斷地與學生進行問答互動,啟發學生一步步思考,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牢固。
通過師生互動教學,激發師生雙方的熱情,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師生之間互動方式的改革更新,營造互動氛圍,創造互動條件,創新互動方式,可以改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