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強 李霞
【摘要】隨著當前時代的飛速發展與教育的不斷改革,我國對于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標準,要求在保證學生文化課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為能夠為學生強健體魄的學科,體育的教學有效性成為了教師們致力研究的目標。小學的體育課堂中,游戲是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體育教師應當突出游戲的教學優勢,實現快樂體育的教學目標。本文就針對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優化與創新展開研究。
【關鍵詞】游戲;小學;體育教學
前言:隨著我國對體育這門科目的重視程度日益增高,游戲逐漸成為了體育課程中的必不可少環節,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時期,在此時期的學生相比于枯燥單一的體育運動,會更加喜歡有趣的體育游戲。所以,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懂得發掘多元化的體育游戲,通過體育游戲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并滲透拼搏、勇敢、不放棄的優良精神,進而實現全方位發展學生的目標。
一、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法的概念與應用意義
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且好奇心強的特點,根據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體育這門學科的本身,游戲教學法的融入無疑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教學方式。其教學特點在于將學生所喜愛的游戲形式與體育教學的重點難點結合在一起,并且根據教學內容編制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體育活動的魅力,進而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接受知識、全面發展能力,同時陶冶情操,讓學生動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潛能,高效完成教學任務,融入團結、拼搏等等體育精神,使學生健康成長。
在新時期的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當了解體育和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其中包括運動的活動參與、社會適應、運動技能、心理健康以及身體健康五個領域,這五個領域主要是以鍛煉學生身體而開展實踐。在學生體育實踐的活動當中,體現出了心理,社會與身體的三維健康觀。利用游戲進行輔助,使學生的身心與社會適應能力得到均衡發展,游戲教學法的宗旨是以生為本,注重學生在活動當中的參與感,培養學生之間互相合作的團結精神,并突出游戲的自主性與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時候,獲得游戲般的愉快體驗。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參與感與積極性。
二、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目標隱形原則
想要更好的將游戲化教學法融入到小學體育的教學中,教師應當了解適當的迂回傳遞教育目標的活動。將教育的意圖隱藏在教育環境當中,將教師原本的主體地位化作學生的引導者地位,教師僅僅是學生在活動當中的觀察與記錄者,以及學生的游戲伙伴和環境的創設者,引導學生向教師所預定的目標方向發展。
(二)以生為本原則
當前時代的教育理念要求落實以生為本,也就是教師由原本的課堂主導者地位,轉變成學生的引導者。在小學體育的教學中,突出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對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了解小學生當前的認知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將教師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合理安排活動內容,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標。
(三)自主參與原則
學生自主參與活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活動。小學生最喜歡的就是游戲,所以教師應當營造愉快且和諧的游戲活動氛圍,讓學生在活動當中擁有更多的自我選擇權利,給予學生充足自主探索與活動機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對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與其他學科的學習大有幫助。
三、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直以來較為有效的教學手法,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受到教師們的格外歡迎,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但在很多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法沒有發揮其本質的作用,也存在著一些教學問題,影響體育教學的效率。
(一)游戲與教學主次不分
有一些小學的體育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沒有明確游戲化的教學目的。游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更有針對性的給予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促進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活動當中,提高教學有效性。所以游戲就應當圍繞著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開展,而很多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在運用游戲教學方式的時候沒有分清主次,過度突出游戲的趣味性,使整個體育課堂秩序嘈雜,變成了游樂場,游戲教學缺乏了應有的教學意義。
(二)游戲活動組織力不足
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當是學生的引導者與活動的組織者,小學體育的游戲化教學想要的順利開展,就需要發揮出教師的強大組織能力。但很多小學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都缺乏這樣的組織能力,同時小學生的年齡階段,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缺乏自制力,一旦玩鬧起來就容易掌控不住,影響整個課堂秩序。
(三)游戲活動缺乏趣味性
游戲化教學法的主要特點與優勢就在于其獨有的趣味性,有著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但在很多小學體育的教學中,教師們選擇的游戲過于簡單或是陳舊,缺乏創意,就會使得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適得其反,讓整個教學變得無趣、乏味,影響教學質量。
四、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優化與創新
(一)結合學生實際選擇游戲
想要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優勢,教師就應當首先針對在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展開研究與改善,思考怎樣能規避問題,實現有效教學。首先,在體育游戲的選擇上,應當圍繞著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體育游戲。小學生的年齡階段,是好動、好勝與好奇心最強的時期,但同時也缺乏一定的紀律性。針對這一階段的年齡特點,教師應當在把握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來明確教學目標,然后根據教學目標開展體育游戲。
同時,教師也要了解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目標體系。要求在體育游戲的活動當中發展學生的運動技能,也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追求寓教于樂的境界。比如以往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只是單純的教學生如何走,如何跑等等,缺乏趣味性,不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所以教師運用體育游戲來調動起學生的活動能力,通過多種游戲的特點來使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逐漸懂得如何運用正確的動作完成基礎的體育運動,提高體育技能,久而久之為學生養成自主運動的好習慣。
(二)強調游戲規則設計教學
在小學生的體育游戲活動的設計中,不能夠忽視秩序的把控,為了使課堂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確保學生不會因為過度興奮而導致無法管理,教師應當提前為學生講明游戲規則。在游戲設計前,了解學生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規定一些有趣的暗號、手勢與口令,讓學生在新奇的體驗中自覺尊重游戲規則。比如,教師規定:在自由活動的時候看到教師拍手就要馬上集合,在發現同學動作不規范或是游戲犯規的時候就要做出手勢示意教師。教師在制定游戲規則的時候,要盡可能的簡單好理解,以便為學生順利講解。對于一些不好理解的游戲動作、規則等,教師可以進行動作示范,讓學生直觀學習,對學生違規行為實施懲罰機制,使學生更加嚴格遵守游戲規則。
(三)激發學生體育游戲興趣
游戲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的興趣為主,讓學生在愉快、放松的情境下獲取體育知識,不知不覺中強健體魄,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所以體育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活動的時候應當注重發掘出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擺脫傳統老式體育游戲的枯燥弊端,進行游戲形式上的創新。同時也要根據學生近期的喜好,當下流行的事物來設計活動,比如因為某部影視作品,當前很多學生熱衷于一二三木頭人的游戲,雖然游戲年代久遠,但教師可以進行游戲規則上的創新,比如在游戲中融合接力跑的形式,將學生分成小組,當同組成員失敗后,由小組的其他成員接力向前跑,使學生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時期,同時也具有每個小學生不同的特點,他們經常會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所以在小學體育的游戲化教學中,教師應當利用豐富有趣的游戲與想象相結合,與學生共同創新游戲的形式,并逐步增加游戲難度,保持學生的好奇心。同時引導學生發揮想象來順利完成這些游戲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
(四)在游戲中獲取運動技能
在小學體育的游戲化教學中,通過游戲來帶領學生掌握更多樣的運動技能,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意識和強健體魄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到安全進行游戲的重要性,并滲透一些野外環境的基本活動技能,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與冒險精神,所以在傳授運動技能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比賽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既能夠激發學生的技能學習興趣,也強化了學生的運動技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比如在傳授投擲技能的時候,運用游戲來帶領學生自主練習體驗投擲的方式,將運動技能融入到游戲中順利滲透,進而達成技能傳輸的目標。第一步讓學生抓手投擲,了解甩腕的概念;第二步是跪蹲式的投擲,體會到快速揮臂的概念;第三步是站地不動投擲不同高度的移動標志物,體驗動作的連貫性。最后是鞏固學生投擲技術的熟練運動。給予正確完成了運動的學生額外的小禮物,滿足學生成就感,也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得到了運動技能的鍛煉。
(五)體育游戲活動強健體魄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教育規定,學生在體育學習當中的發展需要包括靈敏度、協調度、速度、肌肉力量、耐力、柔韌度等等。需要教師能夠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側重于某一點進行發展。
對于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是一直以來體育教學需要達成的教育目標,通過游戲化的加入,經由練習與探索實踐,使學生得到走、跑、跳、投擲、攀登等等基礎體育技能的提升,讓學生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得到強健,有助于學生身體發育,健康成長。同時,教師也要時常改善游戲活動的方式,比如競賽法、團隊競技法、闖關法等等,每個游戲都有相應的側重點,比如著重發展學生耐力的、著重培養學生速度等,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六)體育游戲促進心理健康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了當前教育界的重中之重,由于學生的課業壓力增大,面對著教師與家長的期望,學生需要完成繁多的知識學習,在這種壓力的氛圍下,久而久之學生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不利于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對學生的人生發展也十分不利。眾所周知,體育運動是最能夠排解壓力,舒緩身心的活動,通過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學生建立自信心,同時養成堅強、克服困難的意志。
在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競技游戲鍛煉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運動積極性。通過團隊合作游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也有助于凝聚班級力量,讓學生熱愛集體,遵紀守法。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直以來需要學生們擁有的,而游戲化的體育教學就是為此提供良機與途徑。比如有些學生在游戲中與同學發生爭執,教師可以耐心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比賽的意義,了解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道理,并分析導致比賽失敗的原因,實現高效教學。
結論:綜上所述,在體育的課程中利用好游戲化教學法的優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教師通過激烈緊張的競技游戲,調動學生的勝負欲,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獲取對自身發展有用的知識。也要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養成強健體魄的同時磨練學生心理,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的精髓,促進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廷信.小學體育課堂游戲化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中),2021(09):71.
[2]繆雪清.“玩”有引力——聚焦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課堂游戲化教學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22):166.
[3]陳業飛.淺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0):172.DOI:10.16071/j.cnki.cn51-1650/g4.2019.10.158.
[4]文禮同.如何讓游戲化教學策略激活小學體育課堂[J].灌籃,2019(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