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賢
【摘要】當前,素質教育已成為當代中國教育的共同目標,對于很多農村學生來說,他們在綜合素質方面并不如城市學生,為了更好地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開展歷史課前演講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文章以此為分析對象,首先介紹了課前演講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歷史課前演講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課前演講;初中歷史;實踐研究
二十一世紀的競爭,將是人才的競爭,而高素質的人才要靠素質教育來培養,素質教育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農村初中的學生來說,他們無論是在語言表達還是在膽量方面都與城市學生存在一定差距。為了使農村學生綜合素質可以進一步提升,在歷史教學中,我們可以開展課前演講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歷史課前演講的必要性
1.培養學生口頭表達歷史的需要
長期以來,教師往往將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寄托于語文科,關于課前演講以語文學科的研究居多,其實在歷史學科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樣重要。《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目標的“知識與能力”中明確要求:“學會用口頭、書面等方式陳述歷史,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課前演講就是一個提高學生口頭表達歷史能力的很好辦法。
2.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需要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前演講是興趣和演講的結合體,學生演講的內容就是學生感興趣的歷史內容,演講表現好還會得到學生和老師的大為贊賞,這樣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刺激愿意演講的欲望,讓學生樂于參與,與此同時,課前演講在準備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感受歷史學科的人文性和社會性,可以正對歷史,并在學習過程中有意地對歷史知識進行應用,這在無形中也培養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二、歷史課前演講的實踐意義
1. 鍛煉學生的膽量,提高學生自信心
我校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由于受地域或各種因素的制約,膽識、學識都比不上城鎮中學,歷史課前演講給予學生一個鍛煉膽識、增強自信心的平臺。課前演講使所有學生都可以上臺演講,給他們提供平等的展示機會,引導學生開口進行演講,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在全班面前展示自我。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膽量,還可以使學生演講技巧進一步提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例如,八(5)班小恩同學原來是一位內向、缺乏自信的學生,經過課前演講后,她各方面進步很大。在分享中,她說到:“我是一個不怎么說話的人,膽子也不大。第一次歷史演講,很緊張,本來背好的內容,也一瞬間就忘了,只能看著讀。第二次歷史演講,因為有了一次的經驗,上臺演講比之前自信,也更大膽了,雖然還是沒有做到完全脫稿,但還是講得比之前要順暢。感覺比之前更有感情了。兩次的歷史演講,都使我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也使我的膽量得到很大的鍛煉,從一開始的不太敢上臺演講,到后面能夠勇敢的發言,順利地完成演講。”
2.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促進教師轉變教學理念
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強調“以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傳統的歷史教學,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學生基本上被動地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的作用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更多地需要去充當引導者、參與者與促進者的身份。為此,教師要拋棄落后的舊的教學觀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
歷史課前演講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發揮著主體地位。準備課前演講時學生必須主動尋找題材,查閱資料,請教他人,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收集,并在收集基礎之上進行融合,將資料內化于心,形成屬于自身的知識。課前演講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背景進行討論探究,整理演講的課件和演講稿并在課前5分鐘進行演講,學生和老師共同評價,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改變了過去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創設了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3.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提取信息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大數據云計算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在進行課前演講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在學生準備課前演講之時,學生常常需要準備大量的材料,而很多學生并不具備這項素質,就是在此時可以做到引導作用,帶領學生一起準備課前演講的材料。在準備材料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教會學生通過在互聯網上下載資料,收集、整理演講材料,提取有用的歷史信息,拓展學生的歷史知識面。
例如,八(5)班小康同學在分享歷史課前演講的進步中說到:“在收集材料的時候,為了解相關的知識,我專門在網上搜過資料,在圖書館上也找過。我發現這其中很有樂趣,即使搜索的時候很麻煩,要多花時間精力去找,不過提升了我一定的歷史人物的認識,我也知道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提升了我對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歷史知識的儲備。”
結語:實踐證明,歷史課前演講可以極大鍛煉學生的演講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一方式,小組成員之間團結合作,提升了學生之間的和睦感情,也促進師生之間相互了解,為今后的歷史教學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的課程教學質量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
【本文系廣州教育學會2019年教育科研課題“課前演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KTLX1201930295)】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陳靜.怎樣有效組織課前三分鐘演講[J].教師論壇,2011(10).
[3] 李永紅.語文課前演講的探索及總結[J] .學周刊,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