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錄文
摘 要: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學存在諸多發展落后導致的負面因素,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及質量。教師應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合理設置教學環節,創新課堂導入,提高學生思維品質,開展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創設英語學習情境,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加強課外拓展,提高學生的文化品格,完成學生英語素養的塑造。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農村;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33.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0-0060-02
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學已開展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從教育現狀來看,尚存在一定問題,主要源于農村地區經濟不發達、教育資源支持不夠,部分教師在教學時過于重視分數,忽略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這種片面的教學方式也給農村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教育造成一定阻礙。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村高中英語教學,教師要明確英語教學目標,更新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主體,加強對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探究,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學習獲得綜合素養的提高。本文以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為研究對象,探討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相關策略與路徑。
一、農村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方向
在農村的特殊環境下,教師要明確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教學的方向以及目的,和對學生學習起到的正向引導作用。第一,從情感層面進行英語核心素養培育。教師要針對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相關情感要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獲得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教師要立足興趣及創新,在教學方式上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指導。學生也要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調動學習熱情,端正學習態度,這也是塑造核心素養的重要內驅力。第二,從文化方向進行英語核心素養培育。英語除了具備交流的功能,也是一種文化載體。因此,想要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受到核心素養的培育,教師要注重從文化層面出發,讓學生先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在學生具備了對多元文化的基本認知之后,再開展英語教學,使學生能夠順利提高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并自覺跨越跨文化交際中所遇到的種種障礙,增強對多元文化的接受及包容程度。第三,以語言能力為導向進行英語核心素養培育。高中英語教學的本質在于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應用英語進行交流,而評估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標準,在于學生能否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英語進行交流。所以,在進行英語核心素養培育時,教師要尤其關注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語言素質,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學習獲得語用能力的提升,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應用英語與他人溝通。
二、農村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問題
1.教學理念陳舊
部分農村英語教師僅僅憑借以往的主觀教學經驗開展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種教學方式會導致課堂教學隨意性很強,缺乏明確的目標,使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發展受到束縛,也談不上思維品質以及文化品格的塑造。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僅能夠吸收知識,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
2.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部分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并沒有創新意識的融入,慣性地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很難被激發出來,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對知識的吸收非常有限。雖然很多農村高中已經配備了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但是部分教師對多媒體的應用仍然流于表面,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課堂教學效果也始終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3.教學缺乏實用性
一些農村地區的高中并沒有足夠的教學資源以及良好的英語交際條件與環境,學生很少有機會開口說英語,口語應用能力差。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會降低,無法獲得英語學習的樂趣以及成就感。
三、農村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1.創新課堂導入,提高學生思維品質
在英語核心素養培育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課堂導入方法,在課前階段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入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根據目標材料靈活選擇。教師可以選擇復習導入、懸念導入或情境導入等方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學目標上。教師也要把握好課堂導入的時間以及節奏。例如,在開展新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用一段英文歌曲導入,切入“友誼”這一話題,也可以從英語諺語或者電影片段的角度切入,引發學生的共鳴,再正式開展教學。
2.開展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這種分層教學的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并達到各自預期的學習目標。針對教學分層,教師可以從內容和提問這兩個方面切入。例如,在教學“take place”這一短語時,教師可以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提出對短語進行同義延伸的學習任務,并讓學生基于“take place”的延伸含義,分析happen、come about的不同。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要求其掌握“take place”的用法,并學會翻譯例句中的含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分層次的提問,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讓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夠獲得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從而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創設英語學習情境,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在開展學習能力以及思維品質訓練時,教師要認識到只有在情境中開展教學,才能夠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提高英語素養。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交流情境,喚起學生的語言運用意識,從而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在構建情境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的主旨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學生圍繞情境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theme park”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情境進行基本的對話,并通過角色扮演、多媒體演示等手段,加深學生對交流情境的理解。教師為學生創設英語學習情境時,要盡可能多地融入生活化元素,讓學生對情境產生熟悉感,從而愿意主動參與。
4.加強課外拓展,提高學生文化品格
英語核心素養中,文化品格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素養。但一些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師忽略了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打破思維的禁錮,對英語教學活動進行拓展,尤其要讓學生學會利用互聯網尋找多元化的文化學習資源,使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更多維度,并在了解英美國家文化背景的基礎上,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在課外拓展的過程中,教師尤其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在實踐中打開視野,并通過課下拓展與課上教學形成呼應,了解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課堂教學的調整以及優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學必須與時俱進,積極探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與途徑,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及互動,幫助學生構建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促進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蔣玉中.農村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與途徑芻探[J].成才之路,2019(36).
[2]徐鵬輝.基于英語核心素養的農村高中英語讀寫實踐與探究[J].英語廣場,2019(06).
[3]蔡燕婷.探究農村高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養成[J].英語教師,2017(19).
[4]葉曉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策略初探[J].校園英語,2018(33).
[5]吳英,鄭茜.基于核心素養的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內蒙古教育,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