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要】小學生語文寫作中存在著多種問題,比如:不會用修辭手法,不會使用描寫手法,雖然背了很多的好詞好句,但是寫作水平依然上不去,如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成為諸多語文教育教學者的都應該深思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小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旨在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 寫作? 水平? 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3.2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2-0105-03
小學生寫作能力是漢語語言表達水平外在的書面體現,而如何運用這些語言去更好地表達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成為每一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者都深思的問題。縱觀小學生語文的寫作實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小學生作文教學的原則
1.多樣性原則
小學作文教學的原則,既體現在教學方式上,評價過程中,也體現在評價結果的呈現上,更是體現在學生個性化的作文中。所以,對于小學語文老師來說,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尊重小學生的天性,擺脫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在評價中或者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給他們不一樣的評價和指導,如,“××你還會寫金句了,雖然你的這篇作文還需要完善,但是這句話值得肯定,很有哲理。”再比如,“×××你這么熱愛作文創新,一定能寫好作文的!”等等。方法上,老師也可以實現多樣性。比如,對于寫作文有興趣的同學,老師只要鼓勵他們利用一切閑暇時間創作就好,老師進行適當的評價和肯定,就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于對作文沒有興趣,且語言邏輯比較差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讓他們多積累一些金句、好段,引導他們多閱讀一些課外讀物等等,這樣慢慢培養其興趣,讓他們發現作文創作的魅力,文學作品的趣味性,從而敞開懷抱擁抱文學世界,這樣學生對作文寫的熱情就被激活了,提高他們作文水平或者提升教學效率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2.互動性原則
筆者一直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要注意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尤其是作文教學,學生更需要輕松的學習環境來發散思維,打開想象力。作文本來是一種需要靈性的創作,過于嚴肅的課堂會束縛住學生應有的活躍思想,讓學生創作出來的作文會成為條條框框的流水賬,沒血沒肉,更沒有新意。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遵從互動性的原則,營造輕松氣氛的同時,幫助學生拓展思想。比如,五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神奇的探險之旅》的習作訓練中,老師對于學生交上來的作文,如《熱帶雨林探險記》《奇妙的太空旅行》《火星探險》《沙漠探險之旅》時,老師不能只是對著學生作文寫上良、優、優良或者A、B、C、A+、B+等,這樣簡單的評語就算了結了。而是要把學生的作文拿到課堂上,用上一節課的時間,當面給學生點評作文,與學生形成互動。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長處,發現自己作文中的不足等。這樣既不會打擊到學生,使學生喪失作文寫作的熱情,還能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無形中提高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創作靈感和意識。
3.激勵性原則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前進的道路上,都需要被一種向上的力量或者充滿正能量的故事所激勵,使我們更有前進的力量或者更能明確自己的目的。小學生當然更需要家長、老師在陪伴中,教育教學中采用一些激勵的手段,激發學生動力,增強學生的信心。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老師就應該結合激勵性這個原則,迎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狀態。比如,老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作家成名之前的勵志故事。如,藏族作家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起初投稿時,被很多出版社拒絕過。但是阿來他相信自己用心寫出來的東西有一天一定會得到認可,體現它的價值,最終這部小說贏得了應有的尊重和好評。再如,賈平凹在成名之前,退稿信如雪片一樣飛來,為了激勵自己他曾經床頭貼滿了退稿信。他為了正面困難和挫折,也直觀面對同學們用退稿信嘲笑他的事情等。這些故事都能為學生的作文創作或者寫作有利的激勵,使學生寫作文充滿信心。當然,老師也可以用學生身邊的作文寫得好的同學作為他們的榜樣,給他們力量,激勵他們前進。
4.指導性原則
對于小學作文教學來說指導比教更重要。因為作文的學習還和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不一樣,它需要學生在過程中才能發現不足,不斷提高。所以,老師一定要放棄曾經給學生一個習作練習的范圍,讓學生自己練習,老師再給學生批閱,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老師也要遵從指導性的原則,參與到學生創作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創作的能力。首先,在過程中指導。我們不能否認,有些小學生真的拿到作文題目不知道如何開始。或者有些學生不知道如何在寫作中突出主題,寫著寫著就成了流水賬,再者收不了尾或者結尾太突然。針對這種問題,老師要耐心指導,根據作文內容要讓學生進入寫作的模式。比如,設問式開頭、回憶式開頭、場景描寫開頭等,引導學生根據作文內容和體裁的需要,選擇不同的開頭;其次,完稿后進行指導。這種指導就是老師常用的評語指導,或者直接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改作文等。只要老師遵從指導性的原則,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目標地在學生創作的各個環節進行指導,對于學生的作文水平或者寫作能力來說都是一種提升。
二、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教學策略
1.充實文章內容
但凡寫作水平有待提升的小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都存在這一問題,不管是描寫人物還是對事情的描寫都不夠具體,比如:很多學生描寫自己高興的心情時,總用:“今天我很高興”,甚少有學生能將這種“高興”的心理能夠描寫得很具體,又如:很多小學生在描寫“今天我第一次學做菜”油熟了之后往鍋中倒菜的過程和心情時,也總是用“我今天第一次做菜很害怕”來表述,表達不具體導致作文內容不充實,就同流水賬一般,沒有可以耐人尋味的東西。
這就為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而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將自己的作文寫得具體,寫得豐滿,一是要多觀察,觀察寫作對象的特征,并能夠在腦海中找到合適的字詞句來表達出來,比如:“語文老師笑呵呵地走進教室”,可以通過描寫老師的神態和動作來表達老師喜悅的心情,比如:“語文老師輕輕推開教室的門,嘴角上揚,腳步輕盈地走了進來。”這樣表達就比之前只笑呵呵地走進教室更加具體生動。二是要多練習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注意學會描寫自己的真實情感,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發現同類事情時,能夠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比如“我的夢想”時,很多同學都是直接將自己的夢想先告訴讀者,然后再去寫為什么,至于原因都是很空、很大的,但是如果只從自身的真實情感入手,講述原因則會更具說服力,并且能夠引發讀者的思考,讓讀者覺得作者是一個熱愛生活之人。
這就是對文章內容的充實,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引導小學生努力將文章的中心和主體部分能夠表達得更加具體,能夠實現“豬肚”的功能。
2.經典詞句的活學活用
小學語文教師總是要求學生多去背誦一些好詞好句,記憶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夠靈活運用于作文寫作中,但是很多學生背了很多好詞好句還是不會用,要么生搬硬套,要么直接不用,究其原因就在于對這些好詞好句子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沒有能夠將這些句子消化為自己的東西,沒有能夠內化于心。比如:在說明我們應該珍惜糧食時,很多小學生都采用直接表達的方式,但若是記住了并理解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那么用在自己的作文里面,會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所以,應該指導學生將自己腦海中的經典詞句能夠活學活用,死記硬背還不如不背,生搬硬套只會讓文章變得更加艱澀。而如何實現這些詞句的靈活運用,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應該讓小學生將經典詞句的記憶搬遷至課文中。記憶這些經典詞句的基礎就是記憶這些詞句在課文中的用法,也就是聯系上下文內容去背誦,這樣在理解“好詞好句”時就能做到有章可循,就能實現知識的遷移,就能知道在自己的作文中該如何去運用。第二,應該先讓小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這些詞語或者句子,這是理解和掌握這些經典語句的基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背誦完這些字詞句時,先讓小學生用這些詞造句,用這些句子聯想上下文,并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第一步是學會如何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去背誦,為靈活運用這些詞句奠定基礎,二是能夠在自己的資源庫里能夠準確無誤地搜索這些詞句,并能夠靈活將其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3.學會使用修辭手法
很多小學生在作文的寫作中不會使用修辭,甚至有很多小學生連修辭是什么都不知道,適當的修辭手法會給文章增添很多生機和活力,讓文章讀起來不會生硬。比如在寫“我的朋友”時,很多同學都會想到自己的朋友是誰,然后開始寫這位朋友的五官特征,但也可以寫自己的動物朋友或者玩具朋友都可以,這是擬人化的寫法,也比如在描寫紅紅的臉蛋時,可以將其比喻為一個紅蘋果,既形象生動又簡單易懂。
如何讓小學生學會使用修辭手法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先學會什么是修辭手法,修辭手法都有哪些,每種修辭的用法如何?這是教師最應該解決的首要問題,而學習修辭手法的源頭依然在課文中,因為課文是理解修辭手法的基礎,學生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學會如何正確的運用。其次是總結,小學生應該具備最基本的總結知識和串聯知識的能力,將所有學習過的修辭手法能夠總結出來,并能夠用每一種修辭手法流暢地造句。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寫作中能夠將所學到的修辭手法運用于自己的作文中,讓作文能夠更加有生機和活力。
4.將自己的作文改出畫面感
很多小學生在作文寫完之后,就覺得寫作已經完成了,但實際上,寫作才剛剛開始,因為“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只有通過反復閱讀自己的作文,反復斟酌所用的字詞句,才能發現哪個詞用在句子或者自己的作文中最為恰當、具體和生動。而改出畫面感就是要求小學生能夠在自己原文的基礎上,修改自己的文章,將自己的文章改得更加清晰明了,就如一幅畫一樣,能夠引人注目的同時還能引人入勝。
而如何改出畫面感,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多讀,一方面多讀好書,積累素材,讀書之時注意作者字詞句的用法,另一方面,多讀自己寫出來的文章,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自己文章的過程中發現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發現更加準確的字詞句去替換掉有問題的句子或詞語,也能在多讀自己作文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標點符號等是否適用錯誤等問題,從而將自己的作文改得更加完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小學生和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此外,小學生還應該在作文題目給定之后認真審題,切忌偏題跑題,這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基礎,還要注意對開頭和結尾的裝飾,通過上述方法不斷反復使用,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夏海云.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能力[J].內蒙古教育. 2019(30).
[2]梁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 2019(10).
[3]馮春,韓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知識經濟,2014(16):155.
[4]曹軍韜.簡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0):36-37.
[5]孫娟.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9):203-204.
[6]陳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