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堂
摘 要: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培養學生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文章探究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激趣導入,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新授課方式;課外拓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策略;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1-0108-02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培養學生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究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一、激趣導入,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具備嫻熟的教學技巧,精彩的語言表達,可通過積極探究教材內容,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課堂導入,以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多方位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例如,教學《詠鵝》時,教師以一個謎語導入新課:頭戴一頂小紅帽,身穿一件小白袍,腳蹬一雙小紅靴,愛唱兒歌愛伸脖。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青少年學生具有強烈的表達意愿,紛紛舉手發言,很多學生都猜出了這個謎語的謎底是鵝。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段鵝優雅地走路以及在水面游動的畫面,讓學生一邊模仿鵝走路、游動的樣子,一邊吟詠古詩。對此,學生的興致很高,有的學生把手臂抬高并稍稍彎曲,模仿鵝引吭高歌的樣子,并聲情并茂地朗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有的學生把雙手平放在身體兩側,做出鵝游水的動作,并朗誦“白毛浮綠水”,有的學生將雙手放在身后自然下垂,并不停擺動,做出鵝撥水的動作,并朗誦“紅掌撥清波”。學生在一遍一遍的動作重復和古詩吟誦中,不斷加深對古詩的理解,課堂教學效果非常理想。
可見,輕松活潑、流暢自如的課堂導入,有利于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可借助功能多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喜好,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導入新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課堂參與積極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要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溫情與激情,師生之間就要建立融洽的關系。教師要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待學生要有耐心,夠細心,積極傾聽學生的學習需求,從注重學生的成績變為尊重學生人格。教師要學會賞識,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學生的進步、成功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并注意方法,避免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身體傷害。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愿意與教師、同學分享自己語文學習的收獲與快樂,并勇于質疑,善于質疑,個性可以得到最大發展。師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教與學緊密結合,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創新授課方式
師生積極互動的、共同參與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語文課堂。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摒棄傳統的滿堂灌的課堂教學形式,積極創新,采取多樣的、靈活的,能夠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教學模式,如啟發式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情境式教學模式、合作式教學模式等。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可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積極研究教學策略,備知識,備學生,備方法。對于記敘文、古詩等,可以采取情境表演法,讓學生先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關鍵詞語的含義,然后分角色開展表演活動。學生可依托課本內容,構建簡單的場景,準備道具。這種教學方法既可讓學生扎實掌握教學內容,又能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并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例如,在教學《小兒垂釣》時,教師讓學生根據古詩內容選擇角色,準備道具,然后根據自己理解的古詩內容進行表演。教師可適時穿插問題,詢問飾演稚子的學生:有人找你問路,你為什么不理人家?學生可以用古詩回答:怕得魚驚不應人。繼續詢問飾演路人的學生:你第一眼看見垂釣的稚子是什么形象?學生以古詩回答: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情境表演結束后,學生不僅會背古詩,還充分掌握了古詩所傳遞的意境美、語言美。
角色轉換法是讓教師充當知識的接受者,學生充當知識的傳授者。這種角色轉換,能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在備課的過程中積極思考、踴躍創新,可以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可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我,走上講臺,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教師走下講臺,坐到學生中間,細心聆聽,積極參與學生的提問、解答。這種新穎、獨特、創新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朗讀學習法,也是一種積極樂學的激趣教學模式。有聲的朗讀能使語文課堂生機盎然,并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并拓寬學生的視野。探究式教學模式也是一種能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創設易于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具體問題情境,然后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創新等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四、課外拓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課堂注重多思、多練、多表達,讓學生活學活用,舉一反三,這樣才能觸類旁通,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積極拓展課外教學資源,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作文素材積累,并讓學生學會整理素材,運用素材。例如,開展多樣化的課外閱讀訓練是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充分開發、挖掘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有目標、有計劃、有策略地指導學生積極閱讀,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意識,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積極開展語文課外閱讀,以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維。教師可先了解學生的閱讀喜好,然后推薦閱讀素材,如生活趣味濃厚的素材、寫法獨特的素材、構思奇妙的素材、內容淺顯易懂的素材,等等。教師可以不定期地在課堂舉行課外閱讀分享活動,讓學生積極分享閱讀心得、閱讀收獲,從而讓學生養成樂于閱讀的好習慣。
五、結語
語文課程入門輕松,過程艱辛。教師可通過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外拓展等方式,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高效的語文課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聶紅梅.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J].內蒙古教育,2019(35).
[2]陳俊峰.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J].甘肅教育,2019(24).
[3]邱琳.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方法探析[J].江西教育,2019(36).
[4]孫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19(35).
[5]田筱榮.語文情境化識字教學方法芻論[J].成才之路,2019(34).
[6]尹素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06).
[7]趙厚鋒.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分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8]高惠彥.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7(12).
[9]莊小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朗讀指導新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1).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Zhou Xuetang
(Huasheng Teaching Point, Wunan Town,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9, China)
Abstract: In teaching, teachers can build efficient Chinese classroom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literacy, writing, oral communication, which can meet the needs of real lif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o stimulate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est, to create a harmonious teaching atmosphere;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to expand after class, to develop good learning habits.
Key words: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literacy and writing ability; reading ability; writing ability;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