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心理劇是將心理劇的技術應用于學校教育活動的教育形式。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為此,重慶市北碚區積極推進校園心理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踐,具體策略包括:“三級多維聯動”組織管理促進策略、教師發展聯動策略、學校特色建設策略和督導評價策略。
【關鍵詞】區域推廣;校園心理劇;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16-0045-03
【作者簡介】劉明蘭,重慶市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重慶,400700)教師,講師。
校園心理劇作為一種新興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其實質是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與特點,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藍本,采用角色扮演等心理技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態。如何更好地推廣校園心理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踐,日漸成為大家關注的課題。本文以重慶市北碚區為例,探討區域推廣中小學校園心理劇的有效策略。
一、“三級多維聯動”組織管理促進策略
校園心理劇的推進工作不是靠一兩個心理健康教師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從教育行政、教研和學校的層面進行統籌組織、管理和推進。為此,重慶市北碚區構建了以區教委分管領導專門負責,區教師進修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和專家指導委員會為專業指導,學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長或德育主任為直接領導,學校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為組織者和實施者,學校班主任為參與者,全體教職員工為配合者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級多維聯動”教育網絡。
1.區教委專項投入,對教師進行校園心理劇理論培訓。
重慶市北碚區與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建立校地合作平臺,在全面推進全區校園心理劇工作前,先對心理健康教師進行系統的心理劇理論及技術培訓,讓教師掌握“如何開展校園心理劇”“心理劇的主題如何選擇”“校園心理劇如何有效開展”等相關知識。在掌握相關理論及技術后,再在各個層面開展校園心理劇的實踐工作。
2.區教師進修學院教研技術指導,開展專業督導。
區教師進修學院需對全區中小學校園心理劇的課程教學、輔導活動和科研課題進行指導,提高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區進修學院各教研員每年需統籌規劃校園心理劇的具體發展方向和主題,制定各級各校階梯性發展綱要,并深入一線具體了解和指導各校校園心理劇的開展情況。在推進校園心理劇開展的過程中,區教師進修學院指導各校總結經驗,實踐聯系理論,進行科研和課題研究。
3.學校專人負責,落實活動開展。
各學校具體落實和實施校園心理劇相關教育活動,并構建以分管德育的副校長或德育主任為直接領導,高校教授或教研員為技術指導專家,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為組織者和實施者,學校班主任為參與者,全校科任教師為配合者的組織管理模式。各學校將校園心理劇納入三年發展規劃,對校園心理劇工作的開展提出明確的要求和規定,對每年校園心理劇工作的開展做出詳盡的工作計劃和安排。
二、教師發展聯動策略
區域性的發展不是一個學校的發展,而是以點帶面、以一帶多的增長性發展。所以,要促進區域性的校園心理劇發展,需要整個區域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聯動,從個體層面的相互促進帶動校級層面的相互促進,從而推進區域性的發展。
1.以一帶多的名師帶領模式。
區域內各學校的優質教師資源相對薄弱,教師能力水平差異也十分明顯,為了充分發揮優質教師資源的能量,促進區域性教育的整體發展,北碚區啟用一個名師帶領幾個學員、培養骨干教師的模式。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需要負責工作室成員幾年的發展規劃,結合學員的個人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專門的指導計劃。每個學員在名師的帶領下,發揮自身潛能,從而促進各校校園心理劇工作的有效推進。在名師帶領下的各個學員之間,又可以形成強強聯合的教師聯動發展,起到相互促進和提升的效果。北碚區已經建立了兩屆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為區內中小學校培養了一批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帶動全區校園心理劇的發展。
2.教師聯動互助發展模式。
為促進校園心理劇的全面開展,以區教師進修學院為核心的教師聯動互助發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區域范圍內建立固定時間段的教師經驗交流沙龍、案例探討沙龍、心理劇本分享交流等,還制定了各校之間的流動性觀摩活動,即每個學校舉辦相應的校園心理劇活動,邀請區域內的教師觀摩或者直接加入活動,形成一個學校活動、多個學校教師支援的互助發展模式。
三、學校特色建設策略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應結合學校特點,開展各具特色的校園心理劇工作。以重慶市兼善中學為例,校園心理劇主要從三個層面開展工作。
1.在班級層面開展班級小情景劇。
各班根據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利用班會課或活動課設計情景劇,并在班級里表演。情景劇的主題由學生確定,由各班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演出后進行主題研討。在班級開展這樣的情景劇展演,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現狀,在分享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2.在社團活動中進行心理劇體驗。
心理社團是由一群熱愛心理學并熱衷于幫助他人的學生組成的團隊。在社團活動的過程中,成員針對現場人員的某個問題進行角色扮演,換位思考進行心理體驗。這些心理劇都是現場生成的,成員們通過心理劇體驗澄清并解決問題。
3.編排現場展演性校園心理劇。
在各種小型情景劇展演的基礎上,學校選取了一些比較集中的話題,廣泛收集資料,并由學生自己編寫劇本,自己認領和選擇角色,自己組織編排大型的心理舞臺劇,并在全校甚至全區展演。已經展演的校園心理劇有《溫暖》《父親》《花兒朵朵向太陽》《親情+++》等。
四、督導評價策略
為更好地促進校園心理劇的開展,教委、學校等各個層面都要對校園心理劇工作的開展進行相應的督導和后期評價。從區域性管理層面建立校園心理劇評估小組,每年對校園心理劇工作進行評價,對次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劃提出建議。具體評估內容包括:
1.對學校的評估。
包括學校對校園心理劇工作的管理、教師配備、資金使用、是否創建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等。
2.對教師的評估。
包括教師對校園心理劇理論與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定期參加培訓和實踐的情況、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科研能力、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和滿意度等。
3.對教育全程的評估。
包括校園心理劇的開展、學科滲透、心理輔導和咨詢的過程性資料、家校聯系的過程性資料、專業人員的工作程序等。
4.對學生的評估。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所以評估的核心也應是學生。主要從是否解決和疏導學生心理成長與發展中的問題、是否滿足學生心理成長與發展的需求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具體內容包括:學生自我認識的發展、社會適應程度、人際交往情況、情感發展、創新能力的發展等。
【參考文獻】
[1]陳小梅.關于開展校園心理劇活動的思考[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6):17-20.
[2]李建中.試論“校園心理劇”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2):102-105.
[3]周國韜.中小學校園心理劇活動再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9(6):60-61.
[4]郭小艷.校園心理劇的功能和作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28(11):39,41.
[5]王麗.淺議校園心理劇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3(1):92-94,98.
[6]劉玉新.校園心理劇模式的創新性實踐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1(10):60-61.
[7]吳潔芳,鄭暉.校園心理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24(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