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勇
【摘要】閱讀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積累閱讀經驗,提高閱讀能力,培養閱讀技巧,既有利于擴大詞匯量,又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在以“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與創新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這一新課標目的下,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再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如何讓學生在閱讀課堂上對英語產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很重要。本文以新課程標準結合我校的“三啟”課堂模式探討小學英語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教學模式;“三啟”課堂;閱讀策略
一、引言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圍繞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們和一線教師們投身進入這場改革中。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成果以雨后春筍的姿態席卷整個教育界。但是,我國現在主導教育改革的理念基本上是外來的教育文化、教育理念,我們必須以中國文化為基礎去吸收、內化和應用這些相對先進的外來教育文化。
閱讀教學一直是我國外語教學界最為熱門的研討話題之一。從新課程標準頒布以來,諸多教育學者和教師們以新課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觀點為討論的主要內容對閱讀教學展開了廣泛的討論。本文以英語閱讀教學為例,展現我校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的成果——“三啟”課堂模式,以及在“三啟”課堂模式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二、小學英語閱讀現狀
(一)缺少興趣激發環節
現在小學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方式一般是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課件或電子書,以圖片、視頻和音頻方式構建場景,用直接引入的方法,強迫學生進入閱讀情景。如果學生對教材或閱讀材料不感興趣,那么教學的實效性很難保證。
(二)學生閱讀方法單一,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對于英語閱讀只是簡單地停留在語音與詞匯層次,沒有深入到閱讀材料的本質上去。并且教師在課堂上注重生詞的講練、句子的構成,以教師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使得學生以為英語閱讀就是熟記單詞、知道每句話的中文含義而已。學生缺少推測、分析、歸納等閱讀技能的訓練,忽視語篇分析能力的培養,學生沒有真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缺少課外閱讀,不能有效拓展
早在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就對英語分級課外閱讀量有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在高中畢業時達到4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這是學生在高考前必須達到的目標。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課標中依據英語能力九級目標體系所制定的閱讀量目標,讓家長很難與孩子的具體學習進程相匹配,落地困難。如果位處鄉鎮,大部分家長還不能正確認識英語教育并給孩子提供指導,導致學生連基本的朗讀習慣都無法養成。
(4)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沒有通過閱讀材料感受其中積極的情感,學生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無法和諧統一。
三、“三啟”課堂模式在小學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首先我們得清楚課堂教學模式是從教學的整體出發,根據教學的規律原則而歸納提煉出來的包括教學形式和方法在內的具有典型性、穩定性、易學性的教學樣式。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定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經簡化形式表示的關于教學活動的基本程序或框架。“三啟”課堂模式有三大基本教學環節,分別是:
(一)啟知
以學生的舊知識或以現實為基礎創設情境,遞進式地引入新課程需要掌握的新知識。情境設置要充分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并且運用圖片、視頻和動畫等多種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多感官去獲取信息。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也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PEP英語六年級下冊 Unit2 Last weekend Read and write,在啟知階段,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三個練習活動:
1.設置主題情景,引起關注,激發學生興趣
通過觀看由圖片、視頻構建的一個近乎真實的酒店情景。情景中包括旅館的環境、員工等因素。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從旅館的一些舊知,引入新知識。例如housekeeper、made the beds、cooked the food等課文相關新知識。
2.進行自由談話(Free talk),教師通過提問引起學生關注,激活學生觀察到的東西與學生原有圖式
T:Do you like the hotel?
T:What are in a hotel?
T:Who are in a hotel?
T:What does Mrs Broom do?
3.設置過渡線索
通過前面情景,使用圖片或視頻設置相應的過渡線索或情節,讓學生有種代入感或是故事感。
通過Mrs Broom的日常活動為線索,發現課文主要內容——Comment Card.
(二)啟智
通過組織教學、應用新知和檢測評價三部分教學程序,從理解新知識,使用新知,和應用糾錯中,培養學生在閱讀上的微技能、閱讀方法和思維的養成。在啟智環節中,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這樣會讓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動機更加強烈。
仍以上課為例:
設計幾個活動鍛煉學生的閱讀微技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1.閱讀技能養成
①指示使用“THIEVES”(小偷)閱讀方法找到相關信息快速理解文章內容。
②劃出重點詞、短語和句子。
2.提出問題,啟迪學生思維。
例:What aspect did Yifan write in the comment?(一凡在評價信中寫到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①引導學生代入故事人物,代替故事人物思考與回答,鍛煉學生的思維。
②自己的真實體驗或換一個新的場景,讓學生應用新知,并且可以進行拓展閱讀。
3.啟志
在小學英語的學習中,很少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文明禮儀和情感價值的出現,這樣不利于學生傳承我們的中華文明。雖然教科書中缺乏這種文化意識層面的東西,但教師應該努力挖掘其中包含的良好的情感態度和與現在我國國情相匹配的價值觀。利用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健康積極的情感、正確的人生態度以及明確的價值觀。
四、結語
小學階段是閱讀教學的重要階段,很多閱讀技能都是在小學階段培養的,比如,自動解碼技能等。所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應注重學生各項閱讀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感知文本,拓展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三啟”課堂模式能有效地推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通過課堂的三個環節積極實施有效教學,突出學生閱讀的主體性的同時,注重閱讀方法引導與實踐訓練,讓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并且也積極引導學生樹立好正能量的世界觀,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陳琳.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3]王篤勤.小學英語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王進軍.英語課型研究及課例實錄[M].中山大學出版社,2015.
[5]張如星.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 英語教師, 2010(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