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雨
摘 要:文章簡述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高校提高學生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以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注重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設置明確的管理目標,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創新管理模式,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加強管理團隊建設。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學生管理;人才培養;德才兼備
中圖分類號:G641;G64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4-0004-02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要求人才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還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高校必須認清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從多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管理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實踐證明,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能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并為其他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撐,有效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目前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高校需要針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這對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分析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探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提高學生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觀念比較落后。當前,部分高校對學生管理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仍在沿用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及方法。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及方法不能很好地滿足高校的發展需求,且難以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導致學生學習生活方面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甚至帶來諸多的麻煩。這也導致部分學生對學校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既影響高校相關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也影響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2)管理方式有待革新。在大學階段,學生管理工作基本上由輔導員來完成,因此輔導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會對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產生直接影響。調查發現,部分輔導員不重視與學生進行友好的交流和溝通,不太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管理方式比較單一、生硬,缺乏人文關懷。這導致學生管理工作存在比較明顯的形式化傾向,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甚至使學生對管理工作產生逆反心理,增加管理工作的難度。
(3)管理人員數量不足,水平不高。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學生管理工作負擔也在不斷增加,部分高校出現管理人員不足的情況。對此,很多高校開始通過招聘兼職教師或者培養優秀畢業生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管理團隊,但這些人員受到從業經驗以及專業素質的影響,往往難以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落實。特別是身兼數職,使得管理人員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之中,影響學校整體管理質量的提高。
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高校提高學生管理水平的措施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要想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落實,高校管理人員就要與時俱進,將以人為本作為基本的管理理念。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心學生的心理需求,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只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具體工作實踐之中,才能更好地為學生著想,使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合理需求及時得到滿足,讓管理工作獲得學生的認可與支持。這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2)設置明確的管理目標。高校要對影響學生管理工作效果的各項因素進行分析,如學生思想動態、學生學習情況、社會發展需求等,在此基礎上設置具有可行性的管理目標。管理目標的制定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律,盡量保持內在邏輯的連貫性,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要對整體管理目標進行細分,將其分為若干小目標,比如針對各院系、各年級、各班級乃至學生個體制定小的管理目標。另外,確定好具體管理目標之后,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考評方案,推動相關管理目標的逐步實現。
(3)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校園文化環境具有重要的教化和美育功能,可以影響學生的心理感受,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還能影響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要強化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給學生以家的感覺,將其求知欲、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充分激發出來,以此提升學生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4)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體驗到尊重、平等、自由、信任、理解,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氛圍,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要注重構建民主、平等、互尊、互愛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進管理工作方法,充分關愛學生,做到以情動人,同時還要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5)注重創新管理模式。高校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社會發展需求,創新學生管理模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管理服務。要將學生作為管理工作的中心,強化學生管理工作的服務性,構建服務型的學生管理體系,為學生的成長成才積極提供有力的支持。要在具體管理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重人性化管理,避免采用強制性的管理方式。
(6)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對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學生管理工作需要有相應的思想作為支撐。因此,高校要注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使學生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在管理過程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功感。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鍛煉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社會,適應社會需要。
(7)注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要通過開展人文教育,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內化為學生的良好品質,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可以開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啟迪學生的智慧,開發學生的潛能,激揚學生的精神,規范學生的行為。
(8)加強管理團隊建設。高校部分學生管理者綜合素質較低,難以適應新時代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高校要加強管理團隊建設,通過多種教育方式提高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升他們的學生管理水平,使其能夠運用合理的管理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相應的服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體來說,首先要積極引進高素質的管理人才,解決人員不足和身兼數職的情況,確保每項學生管理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其次,要對現有的學生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使其能夠應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及方法,有效地落實各項管理工作。另外,還要提高學生管理人員的薪資待遇,將其工作績效與薪資、職位晉升掛鉤,以此留住優秀管理人才,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能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并為其他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撐,有效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高校要結合實際情況,通過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設置明確的管理目標、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創新管理模式、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加強管理團隊建設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管理水平,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啟才,李姣.淺談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結合[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5).
[2]楊明珠.論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結合[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06).
[3]段翼澤.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發展思考[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11).
[4]曹玉艷.淺析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