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雅
摘 要:情境教學法可以通過特定的情境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認識,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文章分析語文情境創設的難點并提出解決對策,指出具體的教學應用策略:設置適當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行切身感受,創設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情境,聯系實際生活以創設體驗情境。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境創設;難點;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4-0110-02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創新教學手段成為不能回避的課題,而情境教學法在學科教學中受到教師的普遍關注。為了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語文教師經常會采用情境教學法,但在語文情境教學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導致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具體分析語文情境教學的難點,并嘗試給出具體的對策。
一、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在語文日常教學中,一些教師在素質和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1)部分教師教育觀念比較陳舊,加上語文教學任務比較繁重,導致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考慮教學創新問題。(2)一些教師不能跳出教材的局限,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式比較單一,照本宣科的現象比較普遍。(3)部分教師知道情境教學的必要性,但是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情境教學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4)部分教師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本,課堂上給學生的自主思考時間非常少,不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5)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過時、僵化,教師不敢創新,無法進行靈活高效的教學,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二、語文課堂進行情境創設的難點
1.難以融入情感
教師在情境創設中要融入情感,同時也要讓學生在情境中有良好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發揮情境教學的優勢。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很好地在情境創設中融入情感,導致語文情境教學脫離實際,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沒有正確地掌握文本的情感基調,也難以將文本的情感融入到建構情境中;另一方面,教師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情境教學,忽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受,導致學生無法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和意境,沒有發揮情境教學的真正功能。
2.難以與教學目標相吻合
在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情境教學的理解不準確或者過于表面化,認為情境教學僅僅是創造教學環境的一種工具,對情境教學在達成教學目標中的作用認識不足。因此,教師沒有意識到通過情境教學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從而導致教學情境偏離教學目標。另外,一些教師在創設場景的過程中過于表面化,只從形式上開展情境教學,沒有注重與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從而使得教學變得松散無序,導致學生抓不住課堂重點,最終難以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必須深入理解情境教學與教學目標的關系,提高個人的教學技能,熟練掌握和運用情境教學法,努力達成教學目標。
三、如何突破語文情境創設中的難點
1.加強課文導讀,引起學生共鳴
對于難以將情感融入情境創設的問題,教師要加強對課文的解讀,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情感基調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易對相應的情境產生共鳴,從而有利于學生融入情境,提高學習效率。當學生進入相應的情境時,學生的專注度便會提高,從而激發自身的情感共鳴。同時,學生可更有效地表達出自己在情境中的感受,從而發揮情境教學的作用。
2.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教師可以合理地使用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所蘊含的情感,從而提高情境教學的質量。創建語文情境的困難在于,如何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如何展現文本的情感基調。而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師可以通過圖片、音樂和視頻生動地展示文本內容,從而使學生可以進行情感交流,并指導學生更好地釋放自己的情感。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搜集教學資源,并根據自己創設教學情境的需要融入多媒體教學。通過多媒體設備,教師不僅可以更高效地創設情境,還可以吸收他人的經驗來優化情境教學。
3.正確把握情境創設的尺度
教師需要正確把握情境創建的規模和尺度,不僅要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直觀功能,還要通過情境教學來完成教學目標,達到優化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首先,教師必須對情境教學有正確的認識,對情境教學的優勢和功能有深刻了解,并對情境教學的教學效果進行及時反思。其次,教師必須自覺地創建合適的情境以達到教學目的。通過準確把握情境創建的規模和尺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融入教學情境并實現教學目標,反之,如果不能把握合適的尺度,就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四、情境教學法在語文課堂的具體應用
1.設置適當的情境
情境教學方法中最重要的環節是情境的設置,情境的設置必須合理且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需求相一致。只有當學生進入情境時,他們才能理解課文中的情感和課文所要講述的內容。在設置語文教學情境時,教師應注意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以使他們能夠理解課文的深刻含義。如果設定的情境太偏僻或學生不熟悉,情境教學就會變得無趣,還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學質量。
2.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行切身感受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造情境并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增強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能力。如果教師單純講解教科書的內容,學生就不容易理解。經過自己的直接參與,學生可以進行切身感受,從而對相關語文情境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這種教學方法還能使學生發揮表演天賦,并希望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適當的角色扮演活動,感受語文所具有的魅力,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3.創設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情境
激活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為問題的解決形成一個合適的思維意向,從而收到最佳的教學效益是創設教學情境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要保證情境創設能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推動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創設教學情境時,要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懸念,從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帶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中,啟發學生產生積極思考的欲望,并積極投身到學習活動中去。情境之于語文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語文知識需要具體情境,才能顯示出語文的魅力。
4.聯系實際生活,創設體驗情境
教師要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增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無論是分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還是講解議論文中的觀點、論據,教師都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
以《春》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選擇陽光明媚、春意盎然的一天,組織學生到學校的植物園進行觀察和體驗,指導他們眼看、耳聽、鼻聞、手摸,再導入課文學習,讓課文中所描寫的景物與學生的體驗有貼近之處,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生花妙筆下的春景,感受春的氣息,從而學習作者駕馭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五、結語
在語文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變得越來越重要。情境教學法的有效運用能夠為語文教學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教師要反思教學的問題,正視情境教學中的難點,針對難點和問題積極尋找對策。要在突破情境教學難點中加強課文導讀,合理利用多媒體,把握情境教學尺度,并結合具體教學實踐不斷豐富情境教學手段,提高語文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家華.翻轉課堂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情境創設探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0(01).
[2]劉清強.淺議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和語感的培養[J].貴州教育,2019(24).
[3]李玲.初中語文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途徑[J].甘肅教育,2019(18).
[4]苑麗莉.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