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慧
摘 要:開展群文閱讀,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思維和人文素養。而在群文閱讀中融入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將閱讀、寫作、思維訓練等融合起來,促進學生閱讀思維、表達能力、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等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文章針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狀,探究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群文閱讀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群文閱讀;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1;G63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1-0058-02
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語文教學模式,是將相關聯的語文知識進行整合,倡導多篇共讀,更加注重學生對文章結構、表達技巧、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解析,具體可以從文學特質、閱讀形式、語文與生活的聯系、讀寫結合等四大方面展開。其中,讀寫結合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提升閱讀教學效率,提高學生閱讀量,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為此,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探究讀寫結合在群文閱讀中的靈活運用。
一、群文閱讀內涵
群文閱讀是一種創新性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是結合語文教材和課外讀物的有效手段。教師可設定相關議題,選擇多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本讓學生進行研讀,強調多文本之間的結構化特點,讓學生對文本內涵進行深入探究。教師在群文閱讀中要針對閱讀對象、視角、內容、方向、順序等進行多文本對比,讓學生通過多篇文章的閱讀比較,感悟文章傳達的情感,不斷提升閱讀水平。
二、群文閱讀教學實現讀寫結合的可行性
將閱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展開群文閱讀,可將課內教材與課外讀物相結合,拓展學生視野。群文閱讀包括議題、文本和共建三大要素,而讀寫結合是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目的是使學生認清讀與寫的關系。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寫作技巧,提升閱讀與寫作水平。因此,教師在群文閱讀中加強讀寫結合,以共同主題開展“讀”與“寫”的訓練,能夠有效拓展學生視域,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時,教師要立足教學現狀,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達到不同學段的語文教學目標,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
三、讀寫結合融入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1.抓住關聯點,創設情境
將閱讀與寫作整合起來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需要緊抓寫作和閱讀的關聯點,把握學生思維生長點,提升學生閱讀和寫作水平。因此,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應合理選擇題材,圍繞閱讀主題和寫作特點,把握閱讀層次和結構,讓學生探究文本的中心思想和結構特點,從閱讀中獲得啟迪,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寫作中,有效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就是說,教師應根據不同教學目標選擇不同主題,并圍繞不同主題選擇群文閱讀教學素材,提升閱讀教學效率。首先,針對寫作背景選擇群文閱讀素材。例如,教學《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后,教師可針對文本主題選擇《我與地壇》《合歡樹》等讓學生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同一作者的文章詳細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和寫作特點。又如,在教學《歸園田居》時,教師可選擇《飲酒》《我心中的陶淵明》等與陶淵明相關的作品作為群文閱讀教學素材,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了解詩人的獨特精神。再如,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可選擇《魯迅自傳》等相關文章引導學生從多角度了解魯迅,深入探究魯迅文學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獨特精神。其次,圍繞文本主題選擇群文閱讀素材。例如,教學《土地的誓言》時,為讓學生了解其主題是“愛國之情”,教師可選擇《我愛這土地》《我的中國心》等相關作品,通過不同形式深入閱讀主題,滲透愛國之情。再如,教學《鄧稼先》時,教師可選擇《致命的傷害》《朱光亞》等同類型文本,讓學生學習相關文章的表達形式,從而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題。再次,圍繞知識能力等進行群文閱讀。教師可根據不同題材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深入探究作者的寫作技巧和表達的情感。
2.挖掘空白點,讀寫結合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文本特點,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教師可在課文中尋找空白點,鼓勵學生開展群文閱讀,并進行擴寫、仿寫、續寫等寫作訓練,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首先,圍繞主題進行讀寫訓練。例如,針對寫人物的主題,教師可引導學生以“我的同學”“我的老師”“我的媽媽”等為主題進行閱讀,深入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技巧,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特點進行仿寫。教師還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對寫作特點、情感渲染、文章結構等相互點評。其次,在習作中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教師可針對同一主題的文章進行深入比較分析,引導學生借鑒文本中的創作思路,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3.比較異同點,鼓勵創新
群文閱讀中,比較異同點是教學的關鍵。以讀寫結合形式為主的群文閱讀教學,可以寫為中心開展,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群文閱讀中,引導學生通過讀發展寫的能力。教師可將學生情感體驗融入到讀寫過程中,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比較文本異同點,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并以此為基礎展開寫作訓練,優化語用能力。例如,教學《岳陽樓記》時,教師可開展群文閱讀,讓學生閱讀《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天凈沙·秋思》等。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體會的交流。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其進行有效引導,如針對人物滿懷志向的特點進行閱讀引導,讓學生邊讀邊思考,使學生理解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學生閱讀后可進行討論,對比不同文章的異同之處,以此豐富情感體驗。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將小組討論結果和閱讀對比總結寫進讀后感中,讓學生升華閱讀情感,提高閱讀水平,以此實現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的共同提升。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和群文閱讀體驗開展寫作,能夠培養寫作創新意識,提升語用能力。
4.總結生長點,展現個性
群文閱讀教學是開展寫作訓練的有效鋪墊,學生可在群文閱讀中不斷積累寫作技巧,以模仿創作為主提升寫作水平。教師應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從群文閱讀中受到啟發。教師除做好“讀”的題材選擇之外,還應做好“寫”的引導工作,引導學生將讀寫融合起來,使學生在群文閱讀中不斷受到啟發,并對所感所想進行總結,實現以讀促寫,讀寫結合。例如,教學《秋天的懷念》時,教師開展群文閱讀,引導學生閱讀《背影》《慈母情深》《母親的存折》等文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寫讀后感,總結閱讀技巧和寫作技巧,并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激發寫作情感,建構寫作思路。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制作群文閱讀思維導圖,將不同文本的寫作思路、情感特點、修辭手法、主題等進行總結對比,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
四、結語
總之,將讀寫結合運用到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選擇合理的閱讀素材,更要驅動學生寫的自主意識。語文教師應合理借助群文閱讀提高學生閱讀量,豐富學生情感體驗,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軍陽.感受冬至傳統文化,書寫人間真情美好——淺談冬至群文閱讀讀寫結合指導[J].語文教學通訊,2019(32).
[2]張曉霞.組織群文閱讀 實現讀寫結合[J].甘肅教育,2019(03).
[3]楊靜.基于讀寫結合目標的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4]謝大群.淺談借助群文閱讀實現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