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19年海南省哲學社會規劃課題研究重點研究基地課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公共服務與社會參與研究”(JD19-07)。
作者簡介:周萍(1983-),碩士,三亞學院法學與社會學學院行政管理專業講師,研究方向為基層治理。
摘 要:隨著我國政府不斷推進城市治理的網絡化、信息化、智慧化,如何更好地解決城市智慧化與老齡化進程同步加深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成為民眾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研究在打造智慧城市的過程中,科技的發展給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提升老年人的社會參與的數字能力,幫助政府補齊城市智理建設中存在的短板與不足。
關鍵詞:城市智理;積極老齡化;社會參與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5.031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3月31日參觀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觀看“數字杭州”建設情況時提出:“要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進城市治理的現代化,從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化城市的建設也被我國許多城市列入到了城市發展規劃的日程表上。城市的智理化一方面給公眾帶來了許多便利,比如不少城市居民已經習慣于借助城市的智慧門戶平臺獲取包括城市交通、醫療、教育、政務服務等方面的信息咨詢和線上業務辦理等服務。另一方面,城市智慧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也讓部分不具備數字化應用能力的老年人在進行社會參與時遭遇到了由科技進步帶來的技術障礙。如何幫助老年人更好的適應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社會參與方式的改變,讓老年人在城市智理建設中發揮他們的社會價值,是我們國家要實現積極老齡化必須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1 城市智理給老年人社會參與帶來的機遇
城市智理的建設能夠幫助老年人擴展社會參與的廣度,加深社會參與的深度,讓老年人參與的社會活動的類型與之前相比有了更大的選擇面。這種變化筆者認為主要表現在這三個方面。
1.1 城市智理擴展了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廣度
根據2015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的數據顯示,我國約有30%的老人參與社會活動,從調查中顯示的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的類型看,受到身體健康原因和家庭原因的影響,在選擇社會參與活動時,老年人往往會傾向于選擇面向老年人群體的以及離家近的活動。比如居住社區組織的下棋、打門球、廣場舞等老年人健身娛樂活動。而借助互聯網和手機APP的幫助,老年人可以和年青人一樣享受網上沖浪、網上K歌、線上云旅游、線上云美食、線上教育等樂趣。手機QQ、微信等網絡通訊APP,也可以讓老年人享受到比電話、手機短信收費更低、聯絡更便捷的網絡通訊服務,讓老人與家人、朋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增強老人的社會支持系統,降低老人的社會孤獨感,讓他們在晚年生活中能夠有更廣闊的社會融入的途徑和渠道,打破老年人在社會參與活動類型選擇上受到的地域上和身體條件上的限制。
1.2 城市智理加深了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深度
前面我們提到在老年人在選擇社會參與的活動類型的過程中,老年人的年齡與身體健康狀況是制約老年人社會參與的主要因素。許多老年人都擁有在報名參加社區志愿者服務、具有一定身體對抗性的運動、旅游、兼職、租房等活動時,相關當事人或者活動負責人因為擔心老人的身體狀況而予以拒絕的經歷。拒絕的主要原因就是害怕老人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萬一身體出現問題,自己要承擔責任。這使得即使是身體健康,有強烈社會參與意愿的老人,在實際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在各種現實阻礙下不能夠完全發揮自身的興趣特長,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比較典型的像知識集中型行業的退休人員,如退休醫生、退休教授、退休工程師等,他們深厚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對于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社會財富。但是按照傳統的社會參與方式,基本上除了參加諸如自主創業、返聘、著書等活動之外,其他能夠讓這些退休人員發揮余熱的途徑非常狹窄。
而城市智理給老年人的社會參與的深度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有強烈的社會參與意愿的老年人可以憑借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特長,通過線上教育平臺及線上視頻平臺,將自己的知識技能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完成社會知識積累的螺旋式上升。比如嗶哩嗶哩視頻網站上就有一位年逾六旬,網名叫小鎮老金的老木匠,將自己用中國傳統木工手藝給孫子制作各種玩具的過程拍下來,制作成三分鐘左右的小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吸引了十多萬粉絲的關注,在傳承中國傳統木藝文化的過程中,把自己變成了一名深受網友喜愛的“網紅”。另一方面,老人可以通過網上教育平臺和各種網上教育資源,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各種知識技能,真正的實現學習型社會所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提高自己的社會價值。
2 城市智理給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帶來的挑戰
2.1 城市智理加大了老年人與年青人之間的代際觀念差異
目前全球各國都存在的一種普遍趨勢是,老年人由于體力、精力、記憶力的衰退,不可避免的在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術方面與年青人相比有較大的差距。這種差異使得在現實生活中,年青人不自覺的會對老年人存在一種“老年歧視”的偏見。認為所有年紀大的人觀念都脫離時代,老年人既不了解新知識新技術,也不愿意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對于年青人所需要解決的工作生活上出現的問題提不出有用的建議。在家庭中表現為年青人與老年人之間的代際觀念差異越來越大,年青人以老人對自己、對社會不理解為理由,降低與家中老人的溝通頻率及溝通時間。使得老年人在家庭中由于缺乏家人的溝通關懷,孤獨感加重引發的各種老年心理問題日益增多。
2.2 城市智理提高了對老年人的數字化運用能力的要求
城市智理帶來的信息技術在老年人社會參與中的普及應用,使得不少社會活動對于老年人的數字化應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像坐公交、逛商場等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地方都要求民眾必須要出示健康碼方能進入。新規定執行后,就先后有好幾個媒體曝光了因為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出示健康碼導致無法正常出行的社會事件。就在2020年11月25日,湖北省宜昌市的一段老人不會使用手機支付,要求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的視頻就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大家關注的重點就是對于這些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電腦的老人,應該要怎樣更好的秉持社會公正的理念,維護好他們的人格尊嚴,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數字化運用能力,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進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加有包容性。
2.3 城市智理更新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的內容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針對老年人的犯罪活動除了傳統的電話詐騙、短信詐騙之外,還多了網絡詐騙。不少老人在使用手機、電腦上網的時候,就被一些不法分子以中獎、投資、炒股等名義,詐取老人的錢財。除了網絡詐騙之外,老年人在上網過程中,不小心泄露個人隱私后,還會陷入醫療騙局、保險騙局、購物騙局等。比如有不少老人在網上購物后,就被不法分子冒充網店客服以購物返利、退貨等名目套取老人的銀行卡信息。不少老人由于網上防范意識不足,防騙信息獲取滯后等原因,被不法分子騙去自己積攢了幾十年的積蓄。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強網絡安全立法,堵住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于老年人網絡安全和網絡隱私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老人的網絡安全保障。
2.4 城市智理要求網絡產品和服務更能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老年人在使用手機、電腦上網時,普遍反映的問題一個是字號太小,頁面停頓時間太短、打字速度慢等。老年人由于老花眼等視力問題的存在,使得他們在瀏覽網站和使用手機APP的時候如果字號固定,不能夠調節就會比較吃力。此外老人還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打字速度慢的問題,如果網頁或者APP瀏覽使用時頁面下滑太快,或者必須要打字輸入時就會給老人帶來障礙。另一個是專門針對老年人開發的網站平臺和手機APP產品數量較少,比如一般老人都比較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在醫院就診時會希望醫生能夠對自己的病情解釋的詳細一些,但是由于醫生接診人數較多,導致醫生并不具備充足的時間能夠滿足老年人的醫療咨詢的需求。而借助網絡醫療咨詢平臺,如果老人就自己的體檢報告或者健康問題進行咨詢的話,時間就能更充裕一些。
我們要實現城市治理向城市智理的轉變,不僅僅是我們的科技發展要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撐,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使城市智慧化與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實現同步。堅持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把老年人需求的滿足納入城市智慧化建設的考核標準中,深入挖掘老年人的社會價值,讓我們幫助老年人抓住城市智慧化帶來的機遇,克服技術進步引發的老年人社會參與上新的挑戰,讓城市智理建設更好的造福民眾。
參考文獻
[1]房智一.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困境研究[J].青年與社會,2020,(22) .
[2]朱耀垠.完善數字化時代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公共政策[J].社會治理,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