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學生的學習特點,論述深度閱讀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提出教師要從教學現(xiàn)實進行考量,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語言、在梳理中厘順思路、在鑒賞中升級思維、在合作中突破語法、在拓展中升華情感,進而以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升級課堂,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平臺,助力深度閱讀的順利推進,為高品質(zhì)課堂生成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 深度閱讀 建構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6-0107-02
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將講解貫穿于學習活動的始終,學生只要靜靜聆聽、識記就能獲得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思維始終處于淺層次狀態(tài),很難真正沉下心來思考問題,主動構建知識體系就是一句空話。灌輸式、零散式、膚淺化的學習方式顯然無法滿足高中階段的學習需求。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給出一些整體性、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建立深度閱讀的意識,并在教法的指引下逐步深入。從初讀感知到系統(tǒng)梳理,從系統(tǒng)梳理到沉潛鑒賞,只要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文本閱讀中,生發(fā)探索意識,教學設計的價值維度就會得到拓展。
一、在朗讀中感知語言
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習形式,在推進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和方法,英語教學也不例外。當學生進入課堂,首先要借助外在的刺激給他們帶來直觀體驗和感悟,朗讀則是最好的方式。盡管學習形式不同,但要想快速啟動學生的思維,進行朗讀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朗讀活動的順利推進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而切準學生的興趣點,激活他們的參與熱情就顯得尤為關鍵。高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完全具備了獨立朗讀的能力,教師要把握這一特點,從朗讀形式上進行革新,用新穎有趣的朗讀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感知朗讀的價值,體驗朗讀的快樂。
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時,為了讓學生更快速地投入到文本閱讀中,教師可以從文本中挑選出一小段話,讓學生進行試讀,進而激發(fā)他們進行整體閱讀的積極性。“How long will it take you to read and play this short passage? Let’s have a try.”因為閱讀的內(nèi)容較少,學生自然不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教師順勢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閱讀時,學生聲音洪亮,底氣十足。多名學生多次嘗試后,語言學習的難度系數(shù)自然降低,課堂教學在朗讀中得到啟動。相對來說,語言感知是簡單的,但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師應給出巧妙設計,由點及面,在多維引導的基礎上,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語言的價值和魅力,從而使閱讀活動的基點得到夯實。
朗讀能夠從不同方面給學生帶來啟發(fā),調(diào)動學生多重感官的參與。教師要有效利用朗讀這一載體,讓學生迅速進入思考狀態(tài),在多重朗讀中形成更深刻的語言感知,進而產(chǎn)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為初步閱讀感知奠定基礎。
二、在梳理中厘順思路
學習活動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它有一定的載體,這個載體就是文本,可以說,所有的知識都是通過文本呈現(xiàn)出來的。要想構建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體系,就要從文本中尋找切點。因此,教師要理清文本行文脈絡。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存在操作誤區(qū),學習活動伊始就講解知識點。這樣的操作看似加快了教學速度,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處于低速運行狀態(tài),他們根本無法快速吸收教師講解的知識。要想確保學習品質(zhì),必須先引導學生對文本結構進行系統(tǒng)梳理,文本梳理的過程就是學生思維預熱的過程。只有當學生對文本有了整體性把握,知識學習才會變得簡單、快樂。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時,教師先將文本中Reading部分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因為內(nèi)容比較多,學生是看不清楚具體單詞的,他們只能看清文本的結構特征。教師順勢將學生引入宏觀視域,從結構特征著手展開分解剖析。這樣的學習形式是學生從來沒有體驗過的,他們自然是極度興奮的,參與熱情高漲。這篇文章其實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學生在感知過程中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然而通過分解梳理,學生完成了對信件格式的把握,對閱讀活動有了全局觀,學習變得既簡單又輕松。“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aragraph division of this article?”“In the past,I only knew the format of Chinese letters. Today,I finally understand the format of English letters. I really gained a lot.”文本梳理不僅理順了閱讀內(nèi)容,還讓學生對信件格式有了嶄新認知,真可謂一舉多得。
相對于初中階段,高中英語教材內(nèi)容更加豐富,知識涉及面更廣。單純以知識的講解推進教學進程往往會挫傷學生的探研積極性。在正式閱讀之前,如果學生能夠理清框架,學習思路清晰而有條理,深度探研意識將自然生發(fā)。
三、在鑒賞中升級思維
語言類學科學習中,閱讀鑒賞是重要一環(huán),甚至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語言鑒賞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高品質(zhì)課堂的有效保障。與語文鑒賞不同,英語閱讀鑒賞主要是從詞匯、句型、語法等方面切入。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挖掘鑒賞時,要從宏觀視域出發(fā),進行統(tǒng)籌設計,讓學生精準把握知識點,找到文本生本思維的對接點。高中生思維認知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一定水平,但他們的認知存在偏差,認為閱讀是會讀就可以,不能對文本形成有效鑒賞,學習思路單一。教師要及時發(fā)揮指導、點撥的作用,從鑒賞角度選擇、方法篩選等不同視角,展開針對性指引,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體驗,在鑒賞中升級思維。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Reading部分的內(nèi)容。本文有極強故事性,學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調(diào)動。課堂閱讀呈現(xiàn)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閱讀實效性的凸顯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還需要深入到語言中對其進行鑒賞分析。教師以詞組為切入點,展示文中的相關句子。“The phrase‘unemployment’appears in the word list. Please find out from the text and see how it is used.”在教師的提示引導下,學生很快找到了句子。這個句子的結構比較復雜,需要學生進行細致分析。教師以句子為切入點,很快將學生的閱讀分析引向了深處。學生認真分析,找到了worry about這個詞組,并在具體分析中把握了詞組的內(nèi)涵和用法。鑒賞分析是深度研讀的重要手段,教師巧妙設計,由詞組切入,讓語言賞析自然發(fā)生,學生從中獲得的觸動也更豐富、深刻。
文本鑒賞是構建知識體系最快的途徑。要想讓學生觸碰到知識的內(nèi)核,必須在了解學生學習基礎的前提下,引導他們深度探索文本,使其在分析、歸納、總結中形成完整的鑒賞路徑,掌握英語閱讀方法。
四、在合作中突破語法
深度閱讀最大的障礙不是對文本內(nèi)容的感知和理解,而是對語法的把握。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機體,語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掌握了語法知識,也就把握了英語學習要義。然而,學生在探索語法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制約,出現(xiàn)學習偏差,無法真正觸碰語法內(nèi)核。為了快速解決這一問題,同時兼顧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多重合作中整合認知,完成思維交互。高中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語法積累,對知識也有自己獨特的認知,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一種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從自身視角出發(fā),把握語法本質(zhì),從整體上系統(tǒng)構建知識體系。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時,學生對這一主題內(nèi)容還是比較了解的,教師抓住學生的認知特點,踐行生本理念,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閱讀路徑。新鮮有趣的學習方式刺激著學生敏銳的神經(jīng),他們充分發(fā)揮自身潛能,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展開思考。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規(guī)劃學習方案,學生不自覺地自由組建小組,在思維碰撞中升級認知,突破學習重難點。如as if引導的表語從句是語法重點,小組成員自主搜集相關知識點,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整理出其完整用法。每個小組可以選擇一個或多個語法點進行討論。經(jīng)過小組交互合作,學生對語法知識有了整體、全面的構建。
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在語法探究過程中,學生將思維集合起來,在辯論賽、演繹等多種手段的助推下剖析語法知識,形成具有針對性的閱讀認知,最終順利突破語法難關,讓閱讀行為順利進行。
五、在拓展中升華情感
閱讀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是學生積極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通過對文本展開分析、解讀,學生對知識有了新的認知,綜合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但學生是否真正完成了對知識的吸收和內(nèi)化,還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檢驗。文本閱讀后的拓展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拓展閱讀是指在文本學習基礎上增添閱讀素材,讓學生將吸收的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在多元化的運用中掌握閱讀技法,提高學習效率,養(yǎng)成樂于探索的個性品質(zhì)。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3 Travel journal時,教師由文本內(nèi)容展開,將學生引入深度閱讀中。當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時,其學習動能自然更加強勁。從學生的表現(xiàn)看,他們對文本內(nèi)容的感知是意猶未盡的。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教師出示拓展閱讀內(nèi)容,Interesting photography、A unique trip等文章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些文章難度系數(shù)有高有低,學生根據(jù)自身能力自主選擇。在多元化、趣味化的閱讀中,學生的思維維度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英語閱讀教學品質(zhì)也得到快速提升。
作為獲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徑,閱讀給學生帶來的感知和體驗是其他學習活動無法替代的,但閱讀能力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積累、吸收、內(nèi)化、轉化的過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在文本深挖的基礎上進行多維度延伸和拓展,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
在教學實踐中,講解式、灌輸式教學是常態(tài)。要想改變課堂現(xiàn)狀,教師必須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更新教學方法,從形式上進行優(yōu)化、整合、升級,給學生提供多元化閱讀形式,讓他們在知識整合中進一步生成探研動能,實現(xiàn)英語閱讀學習效益的最大化,完成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趣味朗讀、有效梳理、沉潛鑒賞、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都是有效的施教手段,能夠讓課堂呈現(xiàn)出一定的層次性和邏輯性,教師要有調(diào)整、轉換意識,利用多種干預手段進行對應引導,讓學生的思維認知逐步提升,順利進入深度閱讀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江凌云.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深度閱讀教學初探:以牛津高中英語M4U2 Reading “The Olympic Games”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1(25).
[2]殷浩.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英語文學名著深度閱讀[J].英語教師,2021(8).
[3]王英.基于主題意義的深度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新教育,2021(7).
【作者簡介】肖玉清(1988— ),女,廣西來賓人,大學本科學歷(雙學位),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