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鈺
摘 要: 小學體育課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完美實現體育課程育人目標是當前教研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小學體育高效課堂建構的具體策略提出“三步走”戰略建議,以充分的課前準備、高質量的教學組織、合理的教學反思等途徑實現高效體育課堂建設目標。
關鍵詞: 小學體育 高效課堂 建構策略 充分準備 課堂管理
一、引言
小學體育課程時間有限,每周大約90分鐘的課時量內如何讓學生充分得到體育鍛煉、培養技術能力是所有教師孜孜不倦探討的終極話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掌握體育知識,是當前小學體育課程教研改革的重點話題。教師要用充足的課前準備、精確的課堂設計、良好的課后反思實現體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打造體育教學高效課堂。
二、小學體育高效課堂建構的“三步走”戰略
(一)充足的課前準備
正所謂“不打無把握之仗”,“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構建高效體育課堂,必須做好備課工作,理清教學步驟,使學生上課時快速進入狀態。有些教師,上課鈴響才急匆匆走進操場,在一片慌亂中準備教學器械,等學生排好隊一節課已經過去十幾分鐘了。小學體育課時間本身不是非常充足,教師應當將每一分鐘花在刀刃上,不要在無意義的地方浪費時間。
備課時,教師既要考慮學生情況,又要考慮場地情況。例如本次課組織籃球比賽,教師要認真思考,如何設計豐富多樣的比賽形式,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學校籃球場地是否夠用,應該教學哪些基本動作,怎樣讓學生掌握6米以外遠投、快速傳接球、球場各種跑與守技術,教學活動中如何注意安全事故的預防。很多女同學不喜歡打籃球,如何使這些學生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天氣因素對于體育課程的影響尤為明顯,雨雪天氣無法組織戶外活動,教師要如何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課前,教師要針對這些問題,做好預設工作,確保體育教學的有效進行。
備課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之一,沒有精心的備課,就沒有高效課堂;沒有精心的備課,就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既要考慮學生因素,又要考慮體育場地、器械、天氣等外在因素,做到萬無一失,保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避免體育課堂陷入學生自由散漫、教師無事可干的窘境。
(二)高質量的教學組織
課堂活動是教學主要環節,也是教學核心環節。教師依賴于每周90分鐘(左右)的課堂時間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學生依靠這每周兩節(一般)的體育課與運動親密接觸。調研結果表明,很多學生課下很少甚至幾乎不參加運動,體育課堂活動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全面培養運動涵養方面所承擔的責任逐漸明顯。
體育新課程教學標準指出;快樂體育是學校體育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活”起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體育課堂的關鍵不在于動作的講解、示范、模仿、練習上,關鍵在于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課外也愿意運動。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多種手段,為學生創設操作性強的體育情境,使教學生動起來。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局限于足球、籃球、乒乓球等競技項目上,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節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例如拔河比賽、“兩人三足”游戲、百米接力跑游戲等,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小學生年紀較小,紀律意識和自制能力較差,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維持課堂紀律,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很多學生上體育課喜歡聚在一起聊天,分都分不開,就愛抱團圍在一起。教師可以采取合作教學方式,將這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授課。例如在教授低手上籃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示范上籃動作,然后發放動作分析圖,讓小組學生自行討論。教師要為學生的討論界定具體時間,一般不超過十分鐘。小組交流完畢之后,要給三五分鐘的上籃練習時間,接著以組為單位,對上籃進行計分比賽,總成績高的小組獲勝。
(三)課后適時教學反思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要適時進行教學反思,留點時間和空間思考當前教學設計有沒有不足之處,失敗案例能給以后的體育活動提供指導經驗。比如在鉛球技術課后,教師可以反思:學生的技術動作參差不齊,鉛球運動危險性較高,如何轉變當前教學活動中學生不敢參與、不愿意參與的現狀?
“吾日三省吾身”,適時的教學反思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非常有意義的。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由于種種主客觀環境影響,教學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呈現出不確定因素,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反思本次課教學情況,總結失敗經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爭取下次做到最好。
三、結語
以往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比較死板,教師拼命地講,學生毫無重點地聽。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旨在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滯后現狀,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在有利的教學環境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新課程教研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每一位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都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優化課堂模式,實現體育課堂高效建構目標。
參考文獻:
[1]陳鳳祥.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J].學周刊,2012(16).
[2]陳剛.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的培養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