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玉鎮
摘 要:互聯網發展推進教育改革,實現教育現代化。新課改的實施促進教育水平不斷地提高,素質教育被高度重視,小學數學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小學是基礎學習和啟蒙的重要時期,在學生未來的社會生活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整個學習生涯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課堂作為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主要載體,不僅是傳授基礎知識,還承載著育人的重要責任。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創新思維和數字化思維的重要學科,為后續初高中數學學習和生活實踐奠定基礎。在網絡背景下,文章對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出實踐探索。
關鍵詞:網絡背景;數學課堂;有效性
一、 引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為教學變革發展按下了加速鍵,倒逼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推動“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豐富,選擇自由,交互方便,靈活多樣地開展教學活動,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思維模式與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全面的發展,進而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互聯網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電子白板、“微”工具、App應用、線上互動、網絡批改作業等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加了教學趣味性,實現了現代化教學創新,這就需要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互聯網技術知識,提升自身綜合能力。互聯網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很好地把素質教育和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實現智慧教育。科學技術促使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未來的發展中還需要不斷地創新和創造,結合生活實踐,鍛煉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為大數據時代培養人才。信息化智慧課堂滿足新課改要求,有利于提升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效果,小學數學教學借助信息化技術可以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打下基礎。
二、 互聯網的發展促進教育現代化
(一)互聯網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在線教學會帶動學習革命,帶動產業經濟革命。教師要與時俱進,不單是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的改變,還要大力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尤其是計算機技術水平。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工具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功能會越來越強大,在5G和AI智能化時代里,教師要學習常態化,要善于駕馭網絡工具,靈活多樣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水平,立足素質教育,以言傳身教和立德樹人為基礎目標,借助互聯網實現理想的教學目標,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二)互聯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現階段互聯網已經成了學生學習和生活離不開的重要工具,尤其是今年的疫情倒逼線上課程推行,讓學生強勢接受新型課堂教學。在教學中交互式電子白板,“微”工具,課后App作業批改等都讓學生生活在互聯網世界里,互聯網可以增加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主動學習的能力得到提升,進而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還可以實現趣味學習,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率。
三、 網絡背景下促進學生課堂有效思考的實踐探索
(一)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學教師更注重講授理論知識點,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遇到知識困惑或不理解時,不會主動去提問,學習效率非常低,還存在犯困和睡著的現象。教師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關注不夠,學生在課堂上跟不上老師的教學流程,老師按照自己設計的教學教材授課,缺乏互動交流,學生的參與度變低,教學質量下降,學習效果不理想。新課改要求教師改變傳統觀念,注重教學質量和教學過程,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創建智慧課堂,多樣化教學方式,整合教學資源,充分把教材知識靈活展現在課堂上。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以及嚴密性,教師作為授教者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要深入研讀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相關知識,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借助互聯網工具,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使課堂充滿趣味性,讓學生輕松愉悅地接受數學知識。利用“微”工具和線上App學習平臺關注和深入學生學習情況,和家長做好溝通交流,注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和整合教學內容,分層次教學,把握差異化,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教材內容,結合生活的實際案例,把數學教學知識簡單化、直觀化、具體化地展現給學生。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比較枯燥,“灌輸式”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借助信息化平臺靈活多樣設計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多增加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多鼓勵,多引導,發散思維,給予肯定,也可以用設置懸念的方式吸引學生自我思考自主學習,探究式的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產生興趣,主動學習的能力得到提升,進而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把單純的授課教學變為引導性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擴散數學邏輯思維,鍛煉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和“微”工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這樣有利于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還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學質量。信息化情景教學可以以趣制動,解決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容易思想跑神的現象,把數字背后隱藏的奧妙用講故事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熱愛數學。比如學習形狀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現組合圖形,然后讓學生把它當作尋寶圖,看看尋寶圖里有什么形狀,引導學生對不同形狀的對比和思考,探尋每個形狀的位置和數量,增加課堂趣味性的同時,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能力,再巧妙結合激勵評價管理,看誰找到的圖形又多又快,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使用互聯網技術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知識體系
互聯網是一種非常好的輔助教學方式,可以把重難點變得直觀、形象、易懂,變靜態的教學內容為動態,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數據精準把握學情,通過網絡搜索一些教學資源,靈活設計教學方案,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知識體系,再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幫助學生總結知識點,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推動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復習十以內的數字加減法,多媒體設置練習題目:樂樂的爸爸參加了某電視臺的“快樂向前沖”節目,他的參賽號碼牌上有四個相同的數字,數字之和比最大的一位數小1,他的參賽號碼是多少?這樣的題目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比大小和十以內的加法知識,同時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創新,要學會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優勢和便利,重視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主動思考的能力,加強知識點的鞏固練習,促進雙向主體互動交流,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