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慧 王勇



【內容提要】通過對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臘縣等邊疆民族地區群眾進行問卷調查與深入訪談,發現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的媒介消費習慣已經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與應用而發生了較大變化。目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政治信息對生產生活是重要的并且可以及時接收到政治信息;受訪者主要通過電視、手機上網、手機微信、抖音快手等媒體平臺接收政治信息;其中電視上的政治信息成為受訪者最信任的信息源之一;受訪者表示更希望黨和政府通過電視、手機網頁、手機微信、抖音快手來進行政治信息的傳播;內容難以理解和傳播渠道不貼近群眾成為當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無法更好地接收政治信息的兩大主要因素;受訪者對于西雙版納自治州融媒體中心APP“雨林景洪”的認知度還有待提高,對于政務微信“西雙版納發布”“西雙版納先鋒”“西雙版納政務服務”的運用還有待提高。
【關鍵詞】邊疆地區? 政治信息? 新媒體? 媒介消費習慣? 信息接收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1.6%;中國農村網民規模為2.97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9.2%。中國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7.60億,占網民整體的75.2%。①從互聯網近年來的發展及其用戶的不斷增長,可以看出網絡新媒體已經占據了信息傳播市場的重要位置,成為群眾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邊疆民族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的特殊性,雖然在網絡新媒體的發展方面與內地城市有一定差距,但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等政策的實施,網絡新媒體在我國邊疆民族地區不斷得到推廣與普及。“新媒介技術的產生和普及,社會主導媒介的興衰更替,導致一個社會的媒介矩陣重構,從而對社會的媒介環境以及生存演化于其中的社會、文化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②隨著網絡新媒體的推廣與普及,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的媒介消費習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對邊疆民族群眾的政治信息接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針對這種影響,怎樣優化邊疆民族地區的政治傳播渠道,以上這些問題是當前邊疆民族地區政治傳播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課題組于2021年7月4日至7月12日深入到靠近中緬邊境的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臘縣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共 收 到 有 效 問 卷 128份, 受 訪 對 象 中 男 性 39人、女性89人,分別占比30.47%、69.53%。漢族 18人,占比14.06%;少數民族110人,占比85.94%,其中傣族 93人,哈尼族11人,彝族3人,拉祜族1人,布朗族1人,基諾族1人。受訪者年齡在18歲以下的有2人,18歲至50歲之間的有116人,50歲以上的有10人。受訪者職業以農民為主,共有73人,占比57.03%,其次是個體工商戶、公務員、進城務工人員。受訪者文化程度主要是小學和初中,未上過學的有8人,占比6.25%;具有小學學歷的有55人,占比42.97%;具有初中學歷的有30人,占比23.44%;具有高中或職中學歷的有14人,占比10.94%;具有專科學歷的有3人,占比2.34%;具有本科學歷的有12人,占比9.38%;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有6人,占比4.69%。課題組對調查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
一、對政治信息的重要性認知
統計發現,針對“你認為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是否重要”的問題,受訪者中認為非常重要的有39人,占比30.47%;認為重要的有81人,占比63.28%;表示不清楚的有5人,占比3.91%;認為不重要的有3人,占比 2.34%;認為一點都不重要的有0人。(如圖1)
從調查數據來看,認為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非常重要或重要的占受訪對象的93.75%,這說明受訪者對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重要性有非常高的認知度。絕大多數群眾認為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重要或非常重要。
二、獲取政治信息的渠道
統計發現,針對“你平時通過什么渠道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問題,受訪者表示平時通過電視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的有74人,占比57.81%;表示通過手機上網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的有68人,占比53.13%;表示通過手機微信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的有63人,占比49.22%;表示通過抖音、快手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有46人,占比 35.94%;表示通過廣播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有43人,占比33.59%;表示通過村民會議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有24人,占比18.75%;表示通過電腦上網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有23人,占比17.97%;表示通過村有線廣播、宣傳欄或廣告標語、報紙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均有18人,均占比14.06%;表示通過上級派人下來的宣講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有16人,占比12.5%;表示通過親朋好友告知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有14人,占比10.94%;表示通過手機微博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有12人,占比9.38%;表示通過手機QQ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有6人,占比4.69%;表示通過文藝宣傳隊的宣傳接收黨和政府發布信息的有5人,占比3.91%。
從以上調查統計數據來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臘縣的群眾獲取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渠道很豐富,電視、手機上網、手機微信、抖音快手等媒體是群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中有57.81%的受訪者表示平常是通過電視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占比排名第一。由此可見,在新媒體日益推廣普及的今天,電視仍然是受訪者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其次有53.1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平時是通過手機上網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在深入訪談中,多位受訪者表示手機上網可以更方便更及時地接收政治信息,在自己工作繁忙時也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完成信息的接收。同時,有49.22%的受訪對象表示平常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是通過手機微信。還有35.94%的受訪對象表示平時是通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由此可知,手機上網、手機微信、抖音快手等網絡新媒體已成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臘縣群眾獲取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重要渠道。
三、群眾對不同媒體傳播的政治信息的信任度
統計發現,針對“您更相信哪種渠道所獲得的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的問題,受訪者選擇電視的最多,有83人,占比64.84%;有51位受訪者選擇手機網頁,占比39.84%;選擇手機微信和廣播的受訪者都有44人,占比34.38%;選擇村民會議的有30人,占比23.44%;選擇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有27人,占比21.09%;選擇村有線廣播的有25人,占比19.53%;選擇電腦網頁、報紙的均有22人,均占比17.19%;選擇上級派人下來宣講的有21人,占比16.41%;選擇宣傳欄或廣告標語的有15人,占比11.72%;選擇手機QQ的有13人,占比10.16%;選擇手機微博的有9人,占比7.03%;選擇親朋好友告知和文藝宣傳隊宣傳的都是8人,均占比6.25%,排在最后。
從調查數據來看,受訪者對不同媒體平臺上獲知的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信任度存在較大差異,其中通過電視、手機上網、手機微信和廣播等媒體平臺獲知的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信任度最高。因此,黨和政府應積極通過電視、手機網頁、政務微信、廣播等媒體渠道發布政治信息。
四、群眾更愿意接收政治信息的渠道
統計發現,針對“您更愿意通過哪個渠道獲取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的問題,選擇電視的排在首位,有74位,占比57.81%;選擇手機網頁、手機微信的都是55位,均占比42.97%;選擇廣播的有40人,占比31.25%;選擇抖音、快手的有27位,占比21.09%;選擇村有線廣播的有24人,占比18.75%;選擇上級派人下來宣講的有20人,占比15.63%;選擇電腦上網的有17位,占比13.28%;選擇宣傳欄或廣告標語的有13位,占比10.16%;選擇手機微博的有12位,占比9.38%;選擇報紙的有10位,占比7.81%;選擇手機QQ和親朋好友告知的各有9位,均占比7.03%;選擇文藝宣傳隊的宣傳的有7人,占比5.47%。
從調查數據來看,受訪者更愿意通過電視、手機上網、手機微信來獲取政治信息,這與所調查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的媒介消費習慣調查結果吻合。根據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發現,受訪者喜歡通過電視來獲取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主要是因為一直以來電視新聞節目都是經過層層審查把關,電視新聞的真實性高,獲得廣大受訪者的認可。受訪者表示喜歡通過手機上網、手機微信來獲取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主要是因為可以滿足其碎片化的閱讀習慣,節約獲取信息所花費的時間成本。基于此,黨和政府可以根據群眾意愿,有意識地調整政治信息的傳播渠道。
五、獲取黨和政府發布的政治信息的時效性
統計發現,針對“您平時是否可以及時獲得黨和政府的信息”的問題,選擇全部能及時獲得的有44人,占比34.38%;選擇部分能及時獲得的有56人,占比43.75%;選擇說不清楚的有24人,占比18.75%;選擇不能及時獲得的有4人,占比3.13%;選擇完全不能及時獲得的有0人。(如圖2)
從調查數據來看,大部分受眾可以及時接收到政治信息,但是仍然存在無法及時接收政治信息的情況。這就要求黨和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查漏補缺、實地考察,進一步完善政治信息傳播網,實現政治信息“全覆蓋”。
六、對黨和政府發布政治信息渠道的建議
統計發現,針對“您更希望黨和政府通過哪些渠道向您傳遞信息”的問題,選擇電視的有70位,占比54.69%;選擇手機微信的有65位,占比50.78%;選擇手機網頁的有58位,占比45.31%;選擇廣播的有37位,占比28.91%;選擇抖音、快手的有30位,占比23.44%;選擇村有線廣播的有22位,占比17.19%;選擇電腦網頁的有20位,占比15.63%;選擇村民會議的有17位,占比13.28%;選擇上級派人下來宣講的有15位,占比11.72%;選擇宣傳欄或廣告標語的有13位,占比10.16%;選擇手機QQ、手機微博各有10位,均占比7.81%;選擇親朋好友告知的有7位,占比5.47%;選擇文藝宣傳隊的宣傳的有5位,占比3.91%。
從以上數據來看,在受訪者對黨和政府發布政治信息的渠道建議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電視,其次是手機微信、手機上網、廣播、抖音快手、村有線廣播等傳播渠道,這與近年來國家所提倡的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和推動政治新媒體發展切合。當地黨和政府應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加強當地融媒體中心建設和打造具有傳播力的政務微信、政務網站、政務抖音等新媒體政務信息傳播賬號,基于群眾的意愿,選取更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的渠道發布政治信息。
七、影響受訪者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的原因
統計發現,針對“影響你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的問題,選擇內容難以理解的受訪者最多,可見在邊疆民族地區傳播政治信息應該更加注重傳播內容的通俗化、平民化。選擇內容難以理解的有52位,占比40.63%的;選擇傳播渠道不貼近群眾的有48位,占比37.5%;選擇傳播不及時的有42位,占比32.81%;選擇群眾不感興趣的有23位,占比17.97%。(如圖3)
從調查數據來看,影響受訪者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的主要因素有內容難以理解、傳播渠道不貼近群眾、傳播不及時、群眾不感興趣等。其中內容難以理解是首要因素。
(一)內容難以理解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一個以傣族為主多民族聚居的邊疆民族地區。因為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低,所以當地群眾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以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為主。普通話和漢字的普及也有待提高。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中專業名詞較多,增加了信息的閱讀難度,對受教育程度低的少數民族群眾來說政治信息內容難以理解,無法知曉準確含義,成為接收政治信息的主要困難。
(二)傳播渠道不貼近群眾
走訪調查發現,所調查的邊疆民族地區的群眾將電視作為自己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多數受訪者認為黨和政府在電視上傳播的政治信息真實度更高。隨著近年來新媒體在邊疆民族地區的發展及運用,部分受訪者表示經常使用手機微信、手機網頁、抖音快手等新媒體渠道獲取政治信息。這與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目前以傳統媒體作為政治傳播的主要渠道這一現狀相悖。
(三)傳播不及時
通過對當地部分媒體進行調查分析,發現無論是電視、報紙這類傳統媒體還是政務微信、政務APP這類新媒體都存在政治信息傳播時效性低的問題。大多數新聞發布的時間超過了事件發生時間的24小時,造成政治信息傳播不及時的問題。
(四)群眾不感興趣
目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等地都設立了多個媒體平臺進行政治信息傳播。通過分析這些媒體平臺上發布的政治信息發現,多數媒體只是單純的復制粘貼轉發央媒信息,多數內容為重復內容,這就會造成受眾的審美疲勞。同時,目前該地區政治信息傳播不貼近群眾生活,沒有做到“因地制宜”,群眾對政治信息不夠感興趣。
八、當地政務微信及融媒體APP的應用調查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政務微信、政務APP成為黨和政府傳播政治信息的重要渠道。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黨和政府也順應時代發展,積極建設政治傳播新媒體賬號。目前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擁有用戶較多的3個政務微信為:中共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所開發的公眾號“西雙版納發布”、中共西雙版納州組織部門對外發布信息的公眾號“西雙版納先鋒”、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政務服務管理局的公眾號“西雙版納政務服務”。同時當地還創建了景洪市融媒體中心APP“雨林景洪”。課題組通過調查當地群眾對這4個政務傳播新媒體賬號的關注程度、使用率、下載率等情況,分析當地政治信息新媒體賬戶傳播力現狀。具體情況如下:
(一)政務微信“西雙版納發布”“西雙版納先鋒”“西雙版納政務服務”
統計發現,當前西雙版納政務微信的發展還處于初步階段,受訪者對當地政務微信公眾號的認知度還有待提高。其中微信公眾號“西雙版納發布”在受訪者中的認知度最高,有98位受訪者表示知道該政務微信公眾號。其次,有88位受訪者表示知道“西雙版納先鋒”公眾號,有86位受訪者表示知道“西雙版納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
(二)景洪市縣級融媒體中心手機APP“雨林景洪”
問卷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有83位受訪者表示知道“雨林景洪”手機APP。有36位受訪者表示,下載了該融媒體中心手機APP并且會經常查看上面的政務信息。
統計發現,當前西雙版納政務微信和融媒體中心手機APP的知名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用戶對其的使用率較低,在與受訪者進行訪談中發現,部分受訪者是因為當地工作人員要求或推薦的原因才關注這些政務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所以對其的使用很少。這反映出,在邊疆民族地區新媒體政務賬號存在著用戶黏性較差、吸引力較低和傳播力較弱的問題。
九、結語
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等在邊疆民族地區的逐步推廣與普及,打破了邊疆民族地區原有的媒介矩陣,形塑了一個新的媒介環境,導致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的媒介消費、政治信息接收發生了較大變化。③通過對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臘縣等邊疆民族地區進行問卷調查與深入訪談發現,90%以上的受訪者都認為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對自己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電視、手機上網、手機微信、抖音快手等媒體成為受訪群眾獲取政治信息的重要渠道。電視是受訪者獲取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當地村民從事的工作大多是農業、務工,可以花費在通過電視接收政治信息上的時間有限,所以也會選擇手機上網、手機微信、抖音快手等渠道來獲取政治信息。受訪者表示希望黨和政府通過電視、手機上網、手機微信來傳播政治信息。因此,黨和政府可以根據群眾意愿,有意識地調整政治信息的傳播渠道,改變以傳統媒體為主要傳播渠道的政治傳播現狀,采取新媒體及傳統媒體共同運作的全媒體傳播方式。調查顯示,當前影響受訪者接收黨和政府發布的信息的主要因素是內容難以理解,這要求當地黨和政府立足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殊的地理情況,制定合理的政治傳播方案。在政治傳播中采取平民化通俗化的語言進行政治信息傳播。相關單位需要更進一步優化政治傳播新媒體賬號,讓新媒體更好地助力當地政治傳播。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媒體時代西南沿邊民族地區的政治傳播與國家安全研究”(項目編號:17BXW110)研究成果;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特別委托項目“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發展的云南實踐研究”(項目編號:TBWT201803)研究成果;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云南省政務短視頻研究”(項目編號:2021Y121)研究成果;云南省高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臺校共建協同育人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G2018042)研究成果;云南省委網信辦項目“網絡傳播態勢及新生代受眾研究”(項目編號:YNWX2017006)研究成果】
注釋:
①網易.CNNIC第48次調查報告:中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8億[EB\OL].(2021-08-28).https://www.163.com/dy/article/GIG66VEQ0536W4EI.html.
②王勇.論媒介環境視閾下的新媒介技術[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19(02):1-6.
③王勇,張瀚中.新媒體環境下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的媒介消費與信息接觸——基于云南省德厚鎮龍樂村、打洛鎮打洛村、勐海鎮沿河社區的調查[J].文化與傳播,2016,5(04):56-65.
作者簡介:張志慧,昆明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王勇,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昆明理工大學南亞東南亞新聞傳播研究院院長,云南省南亞東南亞網絡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昆明理工大學廉政文化傳播學科方面團隊負責人
編輯: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