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利平
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有效手段就是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勞動教育活動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新時期勞動教育活動組織與開展上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影響了勞動教育活動的教學效果,在這個背景下,必須要對影響勞動教育活動組織與開展的因素進行調查,從而培養小學生的勞動習慣,讓小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我國有句古語叫作“九層之臺,始于壘土”,而對教育來說,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開展勞動教育的基礎,要想提高學生勞動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在小學階段培養小學生的勞動精神。對小學生來說,因為受到社會因素影響比較小,所以在小學時期,可以更好地開展勞動教育。本文對新時期勞動教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情況進行了研究,闡述了新時期勞動教育活動組織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建議,希望可以提高勞動教育活動組織與開展的水平。
一、新時期勞動教育活動組織與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1.實施形式單一,內容缺乏趣味性
很多小學的勞動教育大多以傳統的教育方式為主,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勞動教育上,教師和學生都希望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然后將教師傳授和動手操作進行結合,但在實際情況上,很多教師都是以填鴨式的教育為主,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沒有學習的熱情,也就造成了勞動教育興趣的喪失。在實施的形式上,主要就是在班里開展小組值日或者在學校分配的區域中進行一些清掃活動,勞動教育形式比較單一,很難吸引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在教學的內容上,教師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主要就是講解一些勞動理論知識,關于其他教學方面的內容比較少,并且教學內容也比較枯燥乏味,沒有趣味性。
2.家庭對勞動教育認知不足,包辦家務現象嚴重
前幾年,我國一直實施的是計劃生育政策,在現階段小學生中,很多都是獨生子或者獨生女。首先,孩子在家庭中占據中心地位,家庭活動都在圍繞孩子來進行,孩子的一切都有家長包辦;其次,家長由于對勞動教育的內涵沒有了解,無法意識到勞動教育對孩子成長的促進作用,甚至有的家長存在勞動會影響孩子學習的思想。種種因素導致孩子從不主動參與勞動:放學回家后,亂扔書包,吃完飯后將碗筷隨便一放,只等父母來收拾。
二、新時期勞動教育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對策
1.增強勞動課程形式的多樣性
在小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對勞動教育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對勞動教育課程內容進行創新,增強勞動教育課程的多樣性。比如,可以在勞動教育課中讓學生親自到蔬菜大棚中采摘蔬菜,或者制作一些美食,學習烹飪,提高學生對勞動教育課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用“競拍菜地”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認領學校的空地,然后自己在空地上種植一些蔬菜水果,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勞動形式,從而讓學生養成勞動的好習慣,加深學生對勞動人民的情感。另外,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的時候,可以使用小組學習法、游戲教學法等方法來進行勞動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們學習勞動課程的積極性。拿游戲教學法來說,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一些手工,然后由教師進行相關的講解,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創建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氣氛。另外,還可以利用一些節日開展勞動教育,比如在植樹節、清明節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己種植一些植物,讓學生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在世界水日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以“節約用水”主題開展一些教育活動,比如,制作手抄報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深化家校合作
在開展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時候,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只有在學校和家庭中同時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才能夠形成教育上的合力。家長在家庭教育上,需要讓孩子認識到干家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要完成的一個任務,不是只有爸爸媽媽可以做。在家務上,父母也要以身作則,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讓孩子學會在家中分擔家務,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另外,家長還可以一起和孩子做家務,讓孩子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在家庭勞動教育上,家長可以用鼓勵的方法進行教育。同時,學校還要和家長進行一些溝通,比如,可以用家訪、電話等形式來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讓家長對勞動教育有一定的認知。此外,家長也可以在學校開展勞動教育課程的時候加入其中,和孩子一起學習。只有將學校和家庭進行結合,保持勞動教育思想的意志,才能為小學生勞動教育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我們開展教育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精神水平。在素質教育上,勞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新時代的勞動教育中,更需要增加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從而為培養綜合素質人才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