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重慶市萬州區國本小學是一所有著悠久革命歷史的紅色學校,至今建校已有82年,現有教職工77人,學生1 062人,23個教學班。2020年7月23日,習近平致中國少年先鋒隊第8次全國代表大會賀信中指出:“少先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廣大少先隊員在少先隊這所大學里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從小培養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懷,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新時代少先隊要高舉隊旗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團結、教育、引領廣大少先隊員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苯陙?,國本小學在習總書記的號召下,在“讓每個人擁有幸福生活能力”的幸福教育理念指導下,學校緊緊牽著“觀音閣紅色課堂”這個牛鼻子,充分利用觀音閣這個紅色資源,開辟“觀音閣紅色課堂”,傳承紅色基因,為黨培養紅孩子,為祖國培養好孩子。
觀音閣·其人其事
在校園西北角,靜靜地矗立著一座紅墻黃瓦的清代建筑———觀音閣。閣樓為磚木結構,四邊形,三層樓閣式,四角攢尖頂,通高18米,邊長4.9米,底層外有寬7.7米高0.8米的臺階。觀音閣原是一座廟宇,早年香火很旺,后來被軍閥和國民黨部隊霸占,神龕被毀,菩薩正身、變身塑像全被拆毀,壁畫損毀也難以修復。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掀起抗日救亡運動高潮。當時曾一度遭受殘酷破壞的萬縣地下黨組織又逐漸恢復和發展。時任萬縣油糧行棧業公會主席、《川東晚報》社長的魯濟舟想創辦一所小學。1938年正月初一,魯濟舟與地下黨組織成員李英才、牟仲宇、熊道柄到觀音閣進行實地勘察后,覺得這座破爛的寺廟只要稍加修理就有5間教室,而且地處城郊,廟堂寬闊,又很偏僻,利于掩護地下黨的活動,魯濟舟當即拍板定了下來。當即向縣教育科提出辦學申請,當天即獲批準注冊。學校定名為萬縣油糧行棧業公會私立國本小學,魯濟舟任校長。正月初八起,國本小學的招生廣告在川東晚報上連續刊登了三天,經過10余天的緊張籌備,正月13日招生,報名800多人。14日舉行入學考試,正式招收223人。特支成員萬縣著名書法家劉孟伉題寫了校牌,手書“抗戰”兩個大字在面臨操場的墻上。在操場旁邊一塊大石頭上鐫刻著仿照延安抗大校訓訂立的“緊張、活潑、團結、奮斗”的校訓。15日舉行開學典禮,魯濟舟邀請了萬縣教育界、工商界、新聞界近百名朋友參加開學典禮。魯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發言:“第一是要學生們認真修身,明恥抗戰,強國固本,這就是學校定名為國本的初衷。第二才是學習知識。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成長為齊家報國的人才。”
心效觀音施普渡,身居國本述高懷。從學校誕生之日起,“國本”二字就賦予了“國之根本在教育”的承載國運興衰昌盛之深刻含義。正如郭福裕之子郭萬搟在建校八十周年攥聯所言:“國本校中抗敵后援烽火舉,觀音閣內為民前導黨人行?!焙髞淼膰韭芬惨虼硕妹?。在我辦公室墻壁上,前任老校長流傳下來的一副大字“精心鑄魂報國,創新發展立本”時刻鞭策著我帶領全體師生員工恪守初心,文化立校。
觀音閣·紅色課堂
建校初期的國本小學,雖然規模不大,但教職員工全由黨員或進步青年擔任。老師們一邊自編抗戰教材,一邊籌劃組織學生宣傳抗日救亡運動。后來特支調共產黨員郭福裕、周厚鈞等來校任教。1939年,組織上又介紹從東北淪陷區來的共產黨員周勇山、戴卓穎夫婦來校任教。為加快黨組織建設,李英才、牟仲宇介紹魯濟舟校長入黨。特支決定成立國本小學黨支部,李英才任黨支部書記,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員工、部分學生參加抗日讀書會和時事座談會,在五、六年級中挑選口才好的學生組織演講宣傳隊。同時學校成立了兒童團,校內外幾百名小學生參加了兒童團組織,還吸收了不少年齡稍大的進步學生參加黨的外圍組織“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8年初夏,四川省委書記羅世文來萬縣檢查黨的工作。來到國本小學,他一進大門就看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發展史的圖文宣傳畫,不禁連連叫好。羅書記認真傾聽同志們的匯報,通報了全國抗戰形勢,傳達了黨中央對日前工作的指示。他認為學校地處市郊,易于隱蔽,既可避免空襲,又可以發展農村黨組織,于是決定成立萬縣縣委,并把國本小學定為萬縣縣委機關。從此以后,國本小學就成為萬縣地下黨組織的秘密活動中心,彭詠梧等革命志士就是在這里舉行入黨宣誓的。后來輻射到川東地區,指導整個下川東黨組織的發展,輸送熊道柄等進步青年到延安。
觀音閣,其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愛國主義教育寶庫,是一本厚重的紅色教科書,閣樓里藏著極其豐富而寶貴的紅色課堂教學資源。今天我們把觀音閣厚重的歷史編成“雷厲風行辦學堂、群英匯聚建組織、抗日救國做先鋒、魔爪恐怖進學?!钡热舾尚」适拢谌胛倚5掠笳n堂,讓紅色基因代代傳。
觀音閣·幸福少年
歷史賦予觀音閣在革命斗爭年代以特殊的含義,而今日之觀音閣已然成為國本小學新時代幸福教育的文化符號?!案覟槿讼取⒆詮姴幌ⅰ閷W為人”的觀音閣精神引領著國小師生的個人夢、家庭夢、國家夢、民族夢。接過先輩手中的接力棒,我們把觀音閣紅色文化融入“幸福教育”的辦學特色中。秉承“學習先輩,立志成才”的校訓,營造“崇實求真、固國強本”的校風,建設“厚德篤行、博學樂教”的教風、“敏而好學、自信自強”的學風,我們致力于“幸福少年”的培養目標,倡導“紅星閃閃亮,顆顆放光彩”的文化主題,實現“各美其美,共享幸?!钡男袨樽非?。
我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學生核心素養、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核心要義與國本小學育人目標“幸福少年”有機整合,明確了幸福少年的具體樣態。幸福少年是夢想少年、美德少年、智慧少年、責任少年、健康少年。他(她)是有理想信念的、有道德情操的、有知識能力的、有責任擔當的、有健康身心的少年。進一步講就是要愛黨愛國愛人民、明理守法親師友、好學創新勇探究、勤勞自強樂奉獻、陽光安全會自護。也只有具備這樣的人文精神、意志品格、文化基礎、社會參與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的少年,才是我們觀音閣幸福教育理念下真正的“幸福少年”。

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將幸福少年的五個維度融合到幸福教育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中,通過引導少先隊員爭奪“夢想章、美德章、智慧章、責任章、健康章”五個特色章進行紅領巾獎章激勵,培育時代新人。
觀音閣·幸福課程
我們致力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凡進入國本小學的學生,入學第一課即“愛我國本”。除了常態的參觀校園、認識新老師新同學外,我們還帶領新同學參觀觀音閣,給他們講述觀音閣里老校長魯濟舟等革命者的好故事,講“國之根本在教育,固國強本”的辦學初心,讓孩子們初步了解校名“國本”二字的由來及其特殊含義。教育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把愛國之心、報國之志的紅色種子種在孩子的幼小心靈中。從“愛我國本”的啟蒙教育到對“守望觀音閣,守望幸福”的理解與實踐,我們形成了觀音閣幸福課程體系。
除國家課程外,我們通過夢想課程、美德課程、智慧課程、責任課程、健康課程五個課程的實施來培養幸福少年。而每個課程以一個主題來牽動。夢想課程以“觀音閣紅色課堂”統領,重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讓孩子理解幸福;美德課程以“三字經國學課堂”來統領,重在進行道德情操培養,讓孩子感受幸福;智慧課程以“小紅星自主課堂”統領,重在進行知識能力培養,引導孩子追求幸福;責任課程以“小主人勞動課堂”統領,重在進行責任擔當教育,讓孩子學會創造幸福;健康課程則以“好孩子生命課堂”統領,重在安全與健康教育,讓孩子能夠享受幸福。每個課堂再分支,由若干課程或項目來實施,如觀音閣紅色課堂與中國夢夢想課堂相融合,通過觀音閣陣地課堂、文化課堂、活動課堂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陣地課堂包括參觀訪問課程,通過參觀觀音閣內陳列的校史文物、對聯來了解這部紅色的革命史;通過訪問魯濟舟老校長等辦學元老的兒子等活教材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文化課堂主要是通過校園節日課程開展“講好我們的觀音閣好故事”主題活動來育人。我們編寫了校本教材《魯濟舟年譜》、編寫了??缎腋=逃贰⒕幣帕诵J穭 包S葛樹下聽故事”,通過讀、講、演觀音閣老故事,寓情于景,寓教于樂,并由此及彼,引導廣大師生踐行好新時代我們自己的觀音閣新故事、好故事?;顒诱n堂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結合,與中國夢相結合,融合傳統節日、現代節日,活動育人。如新隊員入隊儀式課程,在觀音閣旁莊嚴宣誓。美術線描課上,孩子們把觀音閣畫在紙上,刻在心里;音樂課上,孩子們把美麗的觀音閣編進校歌,嘹亮的歌聲在校園回蕩。
“觀音閣前匯先賢為民救國,孔子弟下聚后生求實務本”,這是國本小學建校82年來最真實的寫照。如今的國小是萬州區文物保護單位、萬州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萬州區社會科學普及基地、萬州區首批課程建設實踐基地、重慶市線描美術特色學校、三峽學院美育實踐基地。從這里走出大批優秀學子,有曾先后擔任萬縣市市委書記、重慶市副市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老校友陳光國同志,也有北大清華本碩雙料優秀學子汪巧瑩同學。如今我們正在創建重慶市德育品牌學校和重慶市立德樹人特色項目研究基地。乘著品牌德育的翅膀,相信觀音閣紅色課堂之花定會在巴渝大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