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紅
摘? 要:學習完初中英語課程后,有些學生卻不能獨立寫出一篇優質的英語作文,可見初中生英語寫作拓展的空間很大,需要提升的方面也很多。從基礎抓起,分層寫作,逐步提升,能讓每名學生都能得到循序漸進的發展,使他們漸漸地成長。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作文;激活潛能
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可以通過采用分層作文的方式開展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對于學困生,要分解寫作任務;對于中等生,要滲透寫作過程的各個方面;對于優等生,教師批改作文的要求要更嚴格一些??傊?,教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上要將活動分層,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務,進而在感受獲得感的同時,也能自發地前行。文章以譯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8“Natural disasters”一課的寫作任務為例,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開展分層作文。
一、立足學困生,揭示話題,架主干
每次學生上交的試卷或者作業,總有個別學生作文部分一個字也不寫,而且這些學生一般從小學階段開始對于英語寫作就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從來沒有在寫作中獲得一絲一毫的快樂。如果將一個整體的作文在寫作步驟上進行分解,學生只要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即有分數可得,想必他們也會動筆的。就一篇作文而言,教師可以讓學困生從第一層次開始,讓學生揭示話題,架主干。具體地,就是讓學困生找出這篇文章要寫什么,要從哪些方面寫。
例如,“Natural disasters”這節課的寫作任務是讓學生依據一幅幅畫面,將畫面中的災難表述出來。很明顯,這是基于原文本的一次創新,是對原文本的一次模仿與超越。當教師呈現出一幅印尼海嘯的畫面時,對于學困生而言,他們只需要將畫面中的主要事件表述出來就可以了,能寫出中心詞匯“tsunami”就完成了一半的任務。接著,他們再開始架主干,即將看到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來,有的學生看到了people,buildings,cars,boats,bricks and glasses,并將這些一一地呈現在稿紙上。這樣學困生就能輕松地完成了這一層次的任務。如果教師改變評分標準,完成這一層次的任務也能得到分數,受到表揚,那么學困生也有了一次成功的體驗。
二、鼓勵中等生,擴充內容,添枝干
中等生能夠識記一些單詞,說一些簡單的短語,也能運用基本的句型造句,但是這類學生在考試中獲得分數往往不高。主要由于這部分學生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比較薄弱,不能將詞與句對接起來,不會正確使用相關的句式表達。因此,教師要培養中等生擴充內容、添加枝干的能力,即將原先寫出來的單詞變成句子,并將句子以一定的格式寫出來。
例如,在進行“Natural disasters”這節課的寫作任務時,當中等生寫出“people”之后,教師提問大約有多少人呢?有些學生認真地去數人數。當他們發現畫面比較迷糊時,就依據一定的生活經驗,做了些許猜想,說大約有200人,于是教師幫助中等生引出短語“more than 200 people”。教師接著提問:這些人都怎么了?學生想到了短語“lose ones life”。于是,他們表達的句子就變成了More than 200 people lose ones life. 其實,大部分中等生在寫英語作文時通常都會寫成這樣的句子,不注重人稱和數的變化,不能準確運用時態來表述具體的情境。對于這樣的句子,教師通常不給分,無形中挫傷了他們的上進心。教師可以提醒中等生運用的時態對不對,人稱和數對不對。提醒多了,學生自然修改正確。學生起初寫的是“buildings”,有了教師的提醒,他們很快擴充成這樣的句子:Thousands of buildings came down. 對于中等生,教師要有耐心,要給他們提升和鍛煉的時間。
三、關注優等生,互批作文,共進步
有了前面兩個層次的鋪墊,教師就要給學生獨立完成作文的時間。當學生有了主題,有了關鍵詞,有了重要的句式,他們寫起來也就不難了。幾乎每名學生都有東西可寫,這時教師就要給優等生提供創新的機會,要讓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Natural disasters”這節課的寫作任務中,除了上面的鋪墊,優等生可以增添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增加一些表達自己情感的句子,如“What a terrible scene!”“How lucky we are!”等。還可以增加一些連詞,如“Whats more”“to make things even worse”等。優等生在獨立完成寫作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句式的表達不規范。因此,當優等生獨立完成寫作之后,教師要提供給他們彼此交流與分享的機會。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先將自己作文中的閃光點劃出來,再讓他們批閱同等檔次的其他學生的作文,要讓他們在看到其他作文之后反思自己的作文,以彰顯優點,彌補不足。教師讓優等生彼此批改作文,這是一個共同進步的舉措,是不同智慧不斷融合的過程。很多優等生看到“boats”后都是這樣寫的:Boats sank into the sea. 但是這句話表達的并不準確,因為大多數船都是被風浪沖到岸上的。但是,有一名優等生是這樣寫的:Boats were washed to the beaches by the waves. 他是從看到的課外閱讀《The Black Beauty》中套用過來的句式。在相互交流中,大部分優等生也都學會了這樣的表達。由此可見,分層作文讓優等生更優秀了。
分層作文,分的不是學生,而是任務,讓每名學生都有所為、有所生長;分層作文對接的不是考試分數,而是學生的真實需求。因此,教師要能捕捉到更多的學生可以發展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俞蓉.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生英語寫作中的應用[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2]焦多勇. 分層教學視角下英語教學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