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羽生 吳澤斌 徐水太
江西理工大學經管學院
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等重要職能。人才培養主要靠教學,因此提升教學質量是高校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關鍵[1]。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深化高校教學改革,創新高校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推進高校穩步發展,走有學校特色的辦學之路是目前高校急需應對的重大考題。
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難以很好地將課本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一是因為課程內容繁雜,知識點瑣碎,學生很難全面掌握。二是因為課堂教學以老師講解為主,與學生互動時間較少。三是因為實驗教學條件有限,學生缺少機會直接接觸各類材料、設備;長久以來,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積極性,消磨學生學習興趣[2]。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我國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強國必先強教,就需切實推進教學質量改革。針對相關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促進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穩步提升[3-5]。
教學改革要達到的效果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質量,另一方面是實現個性化。教學改革中要求的提高質量指每個人都要成為一個對自身滿意的人;實現個性化一是教學要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宗旨,二是教學本身要實現個性化[6-7]。
在社會高速發展、科技日益進步的今天,結合當代科技,與時俱進地改善教學過程是培養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8-10]。消防工程與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性。首先借助現代計算機技術,將錯綜復雜的知識結構和教學內容通過動畫和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11],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甚至在教學動畫和視頻中融入一些幽默元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課堂學習的積極性[12-14]。其次借助VR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譬如通過VR技術,在無實物的條件下以三維立體形式,設計消防滅火模擬情景讓學生“親身經歷”,根據現場情況選擇合適的消防滅火器、安裝管道、噴頭等系統的VR模擬,讓學生可以看到各部件的更清楚地了解部件的外觀和功能,更易理解;以零距離的教學方式打破乏味無趣的局限,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專業知識,讓專業教育立體化,使其感受新型科技的魅力[15]。
在實際生活中安裝工程技術運用廣泛,消防工程更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消防安全意識不到位而喪生火海的慘案令人惋惜。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切實結合,將典型案例引入課堂教學中,深入剖析事故發生過程,警示學生:安裝操作規范對事故影響的重要性[16-18]。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講述近期典型案例;鼓勵學生尋找相關案例結合自身經歷進行案例分析。比如四川涼山火災、燃燒數月的澳大利亞山火,引導學生討論火災如何引起,面對大范圍燃燒的山火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如何有效控制火災等,同時引導學生如何避免生活中此類公共安全事故。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通過案例讓學生不斷提升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觸類旁通[19-21]。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研討式教學,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提升學生參與度,培養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引導學生回憶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場所會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哪些場所必須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該安裝什么類型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以及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基本要求[22-24]。同時提前布置下一次課程有關的拓展題目,鼓勵學生課后積極查閱資料,下次課與大家分享探討,增加課堂互動[25]。
現場教學是最新穎、最容易收到成效的教學方式[26]。老師進行安全的滅火實驗,現場講授引起火災的原因、用何種類型滅火器才能達到效果等,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消防設施的原理、類別、安裝使用注意事項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探索優秀品質[27-28]。
以核心課程為主,組建課程小組[29]。通過平時上課問答、作業質量,出勤率等指標量化各組表現,進行小組間的比拼,期末給予一定的獎勵[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