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
內容摘要:愛國主義教育歷來就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學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隨著“課程思政”在各個學科和領域中的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作為“課程思政”的重要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愛國主義內容實施“課程思政”,在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思想和三觀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利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把中華燦爛文化、悠久歷史、優秀革命傳統和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等有意識地滲透,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語文老師最基本的專業素養和職責。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材 課程思政 愛國主義 滲透
“課程思政”的重要目的是要把學科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利用小學語文學科的優勢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為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讓學生能夠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為學生成為一個健康乃至健全的人提供前提條件。小學生處在三觀尚未形成的階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很多思政元素,如優秀文化、革命傳統、民族凝聚力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將會影響學生健康成人,同時也會推動語文課程的改革。
一.小學語文教材中愛國主義教育的范文元素
列寧曾說過,愛國主義就是自古以來人們習以為常地對自己祖國的最真摯的情愫。愛國主義就是指一個人或者一個集體對祖國的無上崇敬和絕對支持的態度,表達了個人和集體對祖國的依賴,也是人們對自己祖國的認同和尊敬。王宇梁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指出,愛國主義教育在潛移默化的慰藉人們心靈、振奮不斷前進的人心,是最為基礎的思想教育,更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不僅要聽黨指揮,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奉獻自我促進時代快速發展,進而已國為榮,實現自己的報國理想。簡言之,愛國主義教育就是指樹立熱愛祖國的情懷并且能規范自身言行以親近祖國和舍己為國的心靈教育。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愛國主義教育要緊緊抓住那些文質兼美的范文,挖掘文章中的思政元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熏陶,讓學生感受中華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壯麗的山河,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革命先烈的優秀傳統,增強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培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1.悠久歷史。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共有范文326篇,其中包含愛國主義教育的課文總共約有75篇,占比大概是23%,其中包括悠久的歷史約7篇、燦爛的文化約25篇、壯麗的河山約14篇、輝煌的成就約3篇、直抒胸臆的歌頌祖國約9篇以及對革命先烈的紀念和敬仰約17篇。這些課文共同的主題都是愛國主義教育,劃分只是為了分類探討。現有關國家悠久歷史的篇目有七篇,包括《大禹治水》、《七律·長征》、《開國大典》、《燈光》等。這部分內容主要讓學生了解中國歷史,收集歷史資料,講歷史故事,帶領學生重溫歷史歲月,把歷史的聲音留在心中,培養學生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的信念,并且要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燦爛文化。在統編教材中,所涵蓋的燦爛文化內容涉及各個角落,這部分內容占比最大,可見其教育意義之重,典型明確主題的課文有二十六篇,包括導學《我是中國人》、《猴王出世》、《紅樓春趣》、《京劇趣談》、《北京的春節》、《臘八粥》等。這部分內容包括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牢牢記住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包括傳統四大節日,要培養學生過自己國家節日的意識,傳承自己國家的文化風俗和手藝;還包括民間流傳至今的真人故事和神話故事,我國的四大名著也包括其中,引導他們課后樂于探究和閱讀這些名著。在課文形式上以故事、詩歌、歌謠等呈現,在傳輸愛國情懷的基礎上也加強了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
3.壯麗河山。據整理統計,在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中關于描寫祖國壯麗河山、靚麗風景的課文有很多,但圍繞愛國展開的課文有十三篇,包括《江南》、《草原》等。這部分課文或以詩歌,或以記敘文向學生展現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的在于讓學生感受到山川湖海的壯美之景,以及我們要熱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祖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要培養學生在欣賞祖國河山之美的同時樹立起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決心,并以自己身在如此富饒的國家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4.歌頌祖國。在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中,有一類課文直抒胸臆的表達出了對祖國的歌頌與熱愛,經過分析整理約有八篇,包括《升國旗》、《場景歌》、古詩三首《出塞》《涼州詞》《夏日絕句》、《木笛》等。這類篇目的學習目的在于直入主題灌輸愛國的思想意識,從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懷,讓學生眼中有國,心中有國,行動為國。
5.敬仰先烈。敬仰先烈是愛國主義教育中最富有情感的一個內容,在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中共有十七篇,包括《狼牙山五壯士》等。這類課文重在用課本傳告學生這些革命英雄的光輝歲月,在祖國需要的任何時候他們都舍生為國,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國家和人民,為學生實現愛國的遠大理想樹立了榜樣。
二.愛國主義教育在教學中滲透的策略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著充分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元素,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政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那么,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呢?
1.從預習中透愛國主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一直被忽視,但其實預習十分有必要,學生通過預習,可以提前了解知識體系,大膽猜測學習內容和深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從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跳躍性。預習可以讓學生在老師沒有教授知識的前提下自主對課文進行大致的閱讀和了解,從而在腦海沖產生新的學習規劃和期待的過程,同時也引起學習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在教授《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之前,可以提前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在有條件的前提下收集有關圓明園歷史事件的記載,可打印可手寫,再將這些資料裝訂成冊或是用文件袋收集起來,就可以作為學生預習時的學習材料,為學生即將學習的新課文補充知識背景,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和講解時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故事情節,獲得比較完整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心中涌起對歷史的反思。待學完課文后這些預習時收集的材料還可以作為回顧事件完整性的拓展讀物,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從導入環節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奮點,把控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融入速度,在授課前教師從內容的新奇點入手,運用有效的方法,帶給學生新穎的感官體驗,從多感官的刺激打磨學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精彩的導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題,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一位教師在教授二年級上冊第10課《日月潭》時,采用了直觀教學法,用中國地圖,采用中國地圖和臺灣省的地圖層層遞進,加深印象,讓學生從整體到部分深刻地了解到祖國領土的完整性以及廣闊無垠,進而用言語刺激,對學生進行祖國領土主權意識的教育。通過簡單介紹臺灣省,再引出日月潭,與課文主旨緊密相連,實現了導入的真正價值。
3.從板書設計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板書作為一種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被教師廣泛運用到教學中,雖然隨著多媒體的完善和普及,但傳統的手寫板書仍占據重要地位,教師要采用合理且有助于學生記憶的板書幫助學生梳理課文大意,把握中心思想,直觀的體會文章所要傳達的愛國情感。所以教師的板書設計便能給學生滲透愛國情懷,在實際教學中也有明顯的效果,如一位老師在教授《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讓學生總結文章各部分所寫的內容,引導學生用四字詞語進行概括,學生概括出“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殺敵,壯烈跳崖”,教師圖文并茂把這篇課文的梗概給呈現出來了。并告訴學生,只要想起這幅圖就一定想得起這個悲壯的故事,也就能想起這五位堅強不屈的英雄,是他們用血守衛了人民群眾,要永遠銘記他們。這樣的板書不僅美觀,而且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對革命英雄產生敬畏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4.在閱讀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范文都塑造了讓人難忘的愛國英雄形象,這些人物形象彰顯英雄本色,他們品德高尚、無私奉獻、愛國忠誠的精神是對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材料。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外貌、語言等描寫分析愛國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從而使學生對英雄人物心生崇敬,樹立報國的遠大理想和目標,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一位老師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第8課《燈光》時,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描寫郝副營長的句子來感受郝副營長的英雄形象,然后抓住描寫人物特征的關鍵字詞進行反復推敲,教師不斷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模仿人物語氣,設身處地的讀郝副營長說的話,感悟燈光的含義,感受英雄人物的愛國情懷。最終通過主題升華讓學生明白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是先輩們在黑暗中艱難前爭取來的,讓學生要銘記先輩精神,勤奮刻苦報效祖國。愛國英雄事跡一直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前提下提供愛國的情懷體驗,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明白愛國的重要性,能夠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對國家的敬仰和熱愛,將這份熱誠帶到生活中去。
5.在綜合性學習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綜合性學習最能體現學生學習的整體效果,它包含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并加入了現代元素,是學生合作完成實踐活動的最佳平臺,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活動中享受學習樂趣。利用綜合性學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值得廣泛提倡,教師要留心學生的社會生活,聯系學生在生活中可能適合切入愛國思想滲透的契機開展學習活動。例如讓學生參觀紅色遺址的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愛國歷史故事等傳承愛國主義精神,這就是在綜合性學習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明案例,將愛國放入實際行動中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國,作為當代小學生應該如何踐行愛國行為,進而把書本中的愛國情懷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而樹立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總之,要充分利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真正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韓偉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J].遼寧教育,2019(19).
[3]王宇梁.愛國主義教育[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4]佳明強.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8).
注:本研究為及曲靖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語文新課程有效滲透讀寫結合典型課例研究》(項目編號:QJQSKT2019YB22)的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曲靖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