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華
【摘 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為主的發展性課程。信息技術改變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學習方式,不僅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而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初中時期,學生的發展路徑應該更加多元化,不要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融合多種活動元素,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助力。基于此,本文以小學高段為例,主要就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方式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 信息技術? 課程教學? 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課程迎合當今時代潮流,是為了賦予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技能而開設的,能夠讓學生掌握有關的理念和操作知識,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當中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如今,掌握信息技術,熟悉終端操作,已經是諸多工作崗位的硬性要求,所以對學生的培養更少不了信息技術的傳授。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發展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強調知識的學以致用。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能力突飛猛進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應該要確保給學生實施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一、合理利用信息手段,促進知識的理解
信息技術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方式,如果在教學中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便有利于給教學中帶來更多不一樣的精彩。當信息技術課程中融入了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給學生拓寬眼界和視野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與信息技術距離之近,深受其影響,而不再感覺它是一個與自己“相隔千萬里”的事物。初中學生對信息技術充滿興趣,教師應該讓他們跳出“游戲”和“娛樂”的限制,能夠發揮其“技術”的真正意義。因此,教師首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先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操作,為學生進行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Word文稿作品的創作》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基礎知識做起,掌握Word文稿的具體操作,對Word文稿的功能有詳細的了解。在學生的印象中,他們可能認為“Word文稿”就是用來“打字”的,因此在正式進行學習之前,他們這一辦公軟件的認識就停留在“編輯”“文字”等這些淺顯的層面,要知道這些只是Word文稿的基礎功能。因此,教師要系統地向學生介紹Word文稿的大小功能,并且采取由淺入深的方式,使得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用具體的文稿供學生編輯操作。這樣一來,通過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有利于促進知識的保持。
二、教師提供有效指導,促進知識的遷移
信息技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課程,其中蘊藏的大量專業知識對初中生而言學習起來存在著一定的困難,要想搞清楚、弄明白,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實踐活動,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回顧所學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綜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在促進知識遷移的過程中,學生會出現“遺忘”的現象,尤其是針對信息技術課程來講,雖然學生可能在聽課時思路清晰,但是可能在親身操作時還是“一頭霧水”。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應用知識,并且指導學生操作。
例如,在教學《網頁制作》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傳授一些有用的知識,讓他們了解到“網頁制作”的關鍵。其次,教師可以就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開動學生的腦筋,讓學生根據實踐所得制作網頁,自行搜集素材。學生可以就身邊的某個“景點”“建筑物”“人物”“事件”進行介紹,課下完成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的收集工作。然后再將這些資料整合到網頁制作的過程當中。當學生完成以后,教師可以為他們提出改進的意見。這樣一來,通過教師提供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思路能夠更加清晰,從而促進知識的遷移。
三、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促進知識的應用
只有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才能夠證明教師的教學成果是有效的,否則,教師沒有與學生形成“合作”的關系,始終是分離、割裂的。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課程中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應該具備“技術”的元素,讓學生的活動開展更具奇妙色彩,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增強對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初中生面對未來有著期待和憧憬,教師要讓他們懷揣著這份希望,繼續前進。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博得學生的好感與信任,確保教學策略的順利實施。
例如,在教學《動畫制作》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身參與這一制作過程。為了讓學生了解具體的步驟,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視頻來進行科普,通過短片來介紹“動畫制作”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漫展、動畫展、科技館,讓學生親身體會到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它的神奇。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創作,制作出一段動畫或者一個人物。這樣一來,通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有利于促進知識的應用。
總之,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個積極因素,能夠使信息技術知識真正實現“學以致用”。首先,教師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從而促進知識的保持;其次,教師可以提供有效指導,融合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知識的遷移;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效率,從而促進知識的應用。此外,教師可以思考信息技術在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策略,保證新課改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 蔣敏.以融合促發展——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J].讀與寫(上,下旬), 2020,017(001):283.
[2] 路寧寧.信息技術在多學科綜合實踐活動中應用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8,000(009):90-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