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通過對骨科患者作為樣本,以個性化護理內容和效果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概率統計分析的方法發現病情監控、生活指導、心理護理、個性化安全防護、預防并發癥等個性化護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并發癥并提升患者滿意度,對于骨折患者護理質量提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護理內容;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隨著現代骨科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骨科創傷恢復技術也日新月異,開放性與閉合性骨折的處理技術最大可能緩解病人痛苦,加快病患組織修復,并有效預防和處理并發癥,這就需要構建以醫生、護士為主體的一體化精細化護理模式,醫生為病患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護士為病患進行心理疏導和康復宣教,這樣有利于緩解病患緊張心情,增強醫患之間的信任感,并按照醫生要求積極開展康復訓練,對于加快術后恢復具有總要的意義。
一 數據選取與方法選擇
1 數據選取
選取2020年1月-1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0名病患,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劃分為常規護理組合觀察組各50人。在數據選取方面,參考年齡因素和男女比例關系,一般選取病患身體基本健康,沒有其較為嚴重的基礎性疾病,然后入組進行觀察。
2方法選擇
對于常規組病患顧名思義采用常規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對病患進行常規用藥指導、指導病患進行科學康復、指導病患進行合理膳食、定期查看病患并對其進行相關指導與安撫。對于觀察組病患采用個性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個性化護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密切監控病情,及時進行生活指導。增加對其進行臨床指導次數,隨時記錄臨床指標,根據病患的個性和個人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生活、飲食、用藥、康復指導并主動與其溝通,了解其疼痛癥狀和心理狀態,制定有針對性、預見性的護理方案;②心理護理。經常性的與病患進行溝通,對病患對于疼痛、行動不便等焦慮心理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提供有效的建議和緩解方法,介紹其他成功病例進行心理暗示,增強其對治療效果的信心,增強其對治療的依從性。③個性化安全防護。針對骨科患者存在的墜床等安全問題進行預防性防護,如拉起護欄,保持地面干燥,張貼安全標志,經常關照家屬對其活動進行陪同等。④預防并發癥。骨科患者的并發癥主要包括壓瘡、靜脈血栓、感染等情形,增加對病人翻身次數和清潔次數,幫助其按摩進行肢體功能改善。
二 指標觀察與結果
1觀察指標和統計方法
觀察指標主要采用并發癥和患者滿意度兩個指標進行統計,并發癥主要觀察和記錄患者出現感染、壓瘡和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護理滿意度主要通過制定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統計,護理滿意度主要通過四個維度進行統計,包括護理技巧、工作態度、溝通技巧以及護理效果。根據觀察所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采用簡單概率統計原則,對相關指標進行統計分析。
2統計結果
如表2、3所示,通過觀察常規組和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我們可以看到常規組并發癥發生概率為22%,而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經過個性化護理的并發癥的比例遠遠低于常規組。滿意率=(總人數-不滿意人數)/總人數*100%,通過這個公式計算出觀察組對護理滿意度可以達到97%以上,而對常規組滿意度只有70%。
三 結語
骨外傷對于患者來說無論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承受著很多的痛苦,一方面患者希望能夠得到及時準確的治療,另一方面患者也擔心骨外傷能否恢復到原來的正常功能,因此對于骨科病人術后個性化護理,可以幫助病人盡快恢復,創造愉快的康復環境,加快病人在圍術期、術后期的康復速度與質量,加快回歸正常生活。通過個性化護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泌尿系統疾病和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改善其術后愈合速度,同時可以大幅度提升病患對護理的滿意度。綜上所述,通過臨床護理過程中的通過病情監控、生活指導、心理護理、個性化安全防護、預防并發癥等個性化措施的實施,可以精準的降低骨科感染率和不安全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侯秋雙.人性化關懷用于骨創傷患者的護理實踐[J]西南軍醫,2017,19(1):88-89.
[2]高夢雅.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J].健康養生,2019,8(5):126-126.
作者簡介:鐘華苓,女(1990-),護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