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業綜合體作為公共建筑中的一類,有功能多、人員密度大的特性,在面對突發火情時,很難及時形成人員疏散,控制火災蔓延速度,因此與之相關的消防安全研究工作的開展極為重要。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圍繞商業綜合體的火災危險性以及消防設計的難點展開分析,探討商業綜合體消防設施的有效應用方案,為提升商業綜合體的消防安全系數形成參考。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消防設施;安全疏散
分類號:D631.6
引言:
商業綜合體是城市中發展各種活動的大型場所之一,整體建筑包含了購物、娛樂、辦公等多種屬性,具有超大空間尺度,同時包含了高科技集成設施,采用通道樹形交通體系,因此,商業綜合體承載了城市生活中人們的日常公共活動主要部分之一,人流密集,可燃物較多,一旦發生火情,火勢就會迅速蔓延,疏散人群耗時較舊,很難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對于消防設施的探討尤為必要。
一、危險性及難點分析
商業綜合體的火災危險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火災特性方面,無論是地上建筑,還是地下商場,由于功能復雜繁多,因此空間一般都比較大,凈空較高,可燃物較多,一旦出現火情,大多都會演變為A類火災,風險大、蔓延迅速,伴隨大量濃煙,進而可能出現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其二是人員疏散方面,在商業綜合體中,無論是顧客還是員工都非常集中,但防火意識卻參差不齊,且人員中有不少老弱病婦孕等自身疏散較為困難的人員,一旦發生較大火情,現場混亂,缺乏有效的疏散管理,就會導致引發其他類型的安全事故,如擁擠踩踏、跌落樓梯等情況,造成人員傷亡。
其三是設備設施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了步伐,大大小小的城市匯總均出現了商業綜合體類型的建筑,且為滿足防火需求,設置了自動滅火設施、防火墻、排煙管道等。但是實際應用過程中,一方面,諸如自動滅火設施的啟動,本身相對火情而言,啟動較為遲緩,且自動滅火設施啟動后,才會觸發報警系統,以此導致火情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商場缺乏對于防火設施的合理檢修工作,導致出現火情時,很難再第一時間實現有效的防控,進一步擴大了損失范圍[1]。此外,很多商業綜合體在運營過程中,缺乏對于管理人員、值班人員長期的消防意識與能力培養,導致實際發生火情時,起不到積極作用,加劇了火情的嚴重程度。
而消防設計的難點則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第一,大部分商業綜合體的內部空間大,室內凈高高,且基于商業性的考慮,會最大化的形成對于空間結構的利用,因此,疏散通道往往相距較遠,一旦發生火情,位于比較中心地帶的人員很難快速前往疏散門進行安全出入。其二,消防設施都有標準的參數要求,但是商業綜合體結構中,卻缺乏對應的管理人員,往往消防安全的負責人僅僅處于“掛名”的狀態,并未開展實地工作的考察,導致消防設施在長期應用過程中性能下降而不自知,繼而促使發生火情時無法第一時間形成制約或撲救工作。
二、消防設施的具體應用
商業綜合體為了能夠及時發現火情,控制火災,有效疏散人群,涉及到的消防設施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火災自動報警器,現階段商業建筑中常應用道德是感煙探測器,即在對應區域范圍內,如果檢測到超過設定數值的濃煙,就會形成自動報警,將火災信號傳遞出去。而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則需要考慮到商業綜合體的實際區域布局,在感煙探測器的基礎上,加入感溫探測器、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等其他探測器,來補充感煙探測器存在盲區,以便更好的構建商業綜合體消防網絡。
第二,自動滅火設施,當火災現場的溫度逐漸攀升時,就會觸發自動滅火設施,通過濕式、干式等不同滅火系統的規范操作,達到有效滅火或抑制火情蔓延的效果。現階段商場建筑中大多采用的是水系統滅火設施。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自動滅火設施的觸發條件較高,如設施設置不均或火情出現突發情況,就會導致延遲觸發的情況發生,達不到預期消防的效果,因此,可加入手動觸發和信號段區分的系統,來達到初期的滅火效果。
第三,滅火器、消防栓,滅火器或消防栓都是在出現火情后,初期滅火的有效設施,尤其是消防栓,能夠達到極好的滅火效果,但是相對操作比較難。因此要形成定期、定時、定點的培訓與檢查工作,確保員工能夠會用、能用,在發現突發火情后能夠及時應用。
第四,防火分隔設施與排煙系統,防火分隔設施是指通過防火卷簾或其他防火分隔設施,有效分隔火場,將火情限制在一定范圍內,要長期開展低音的設施檢修工作,以確保其處于高效能狀態。火情發生后,濃煙的出現同樣是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排煙設施的設置同樣必不可少,具體到實際中,考慮到火情的突發性和不可控性,要設置自然與機械式,兩種不同的方式,防患于未然[2]。
第五,照明設施,照明設施主要是指消防應急照明設施,如專用電話、安全出口指示標志、各種消防控制電路系統、應急廣播等都屬于其中之一,照明設施可以在混亂的現場提供有序指引,引導人們疏散到安全場所,因此同樣必不可少。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共空間近些年來頻發火災事故,導致火災發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的主要原因還是由于對火情防控工作不到位所導致的,因此,商業綜合體應當以建立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理念,形成有效的消防設施與安全措施,保障公共活動空間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來大明.淺議"亞安全區"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防火設計的應用[J].建材發展導向,2020:86-86.
[2]朱德昌.建筑固定消防設施在城市綜合體滅火救援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9:171-172.
作者簡介:劉大維,1983年11月,男,漢族,遼寧遼陽人,大學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建審驗收及消防監督。
(北京市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北京 1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