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華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逐漸意識到探究式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通過探究式教學,不僅可以有效發揮學生在學習以及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進而促進學生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學生在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其思考、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課堂高效教學。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使其自愿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同時,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和分析學習中的數學問題,進而獲得探究及創新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8-0065-0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exploratory teaching,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play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us promo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ascension, but also help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inquiry learning, improve their thinking,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and then achieve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inquisity-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an fully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make them participate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voluntaril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romote students to think and analyze mathematics problems in learning independently, so as to acquire the development of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quiry-based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數學學科是小學教育中基礎課程組成部分之一,學好數學對于該階段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以及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積極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其教學效率。但是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式教學并沒有得到教師的普遍運用,有些教師依舊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展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此,教師要積極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并且熟練地掌握以及運用探究式方法進行數學教學,以提高其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進行探討,并給出相關應用措施。
一、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實際上是對日常生活現象的提煉,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講解時,應當學會將教材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展開課堂教學,這樣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數學理論知識,提高其數學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強化理論與現實的聯系,從而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采用探究式方法進行教學時,應當注意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究欲,使其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獲得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對本節知識內容進行預習,然后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疑惑進行針對性教學,如當學生在預習后仍然不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為什么是長乘寬時,學生就萌發了探究欲和求知欲,這時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聯系生活中的長方形物品,如桌布、墻面、紙張等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以真正掌握相關知識。
二、創設開放性數學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提問不僅是小學數學教師常用的考查學生學習情況的手段,同時也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方式進行數學教學時,可以結合數學提問的方式展開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想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和探究欲,可以在結合數學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以使學生參與到數學問題的探究中,進而提高其數學學習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應當注意其問題設置需要具有多樣性、開放性以及趣味性等特征,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問題產生興趣,進而激發其求知欲,使其開動自己的大腦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以“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置數學問題情境,如“某倉庫本來有15箱水果,后來運出4箱,不久又運進6箱,現在倉庫有多少箱水果?”這個問題并不難,但是這種問題的設置方式就會引發學生的思考,借助問題情境的設置有利于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同時這個問題有多種算法,如推理法、“湊十法”等,可以給學生提供多種思考角度。
三、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為學生的探究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應當積極營造活潑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以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提高其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促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另外,數學教師也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以及思考的機會,這樣會使其課堂教學更具民主性與活躍性。并且,在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樣有助于發揮探究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優勢的最大化,進而實現在學生自主思考的同時,也存在集體討論,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角的初步認識”為例,教師可以選擇借助折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講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見角,然后通過不斷打開扇子、合起扇子,讓學生看見角的變化,之后教師可以提問銳角是多大、直角是多大,并讓學生用扇子表示。
四、強化對學生的實踐探究,提高其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以及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常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這就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實踐教學的運用。因此,在當前新課程不斷推進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合理地拓展實踐課堂,這樣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引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進而避免學生讀死書。
五、結語
總而言之,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于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借助探究式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與求知欲,進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使師生間與同學間關系更加親近,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蕾.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案例探討[J].中華少年,2018(22).
[2]孫妍.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案例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8(01).
[3]張慶洪.基于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案例分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3).
[4]何芳.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案例剖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4).
[5]王成.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案例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05).
[6]王修學.教學生活化,課堂互動化——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中外交流,2017(44).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