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松
摘 要: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負責人,不僅承擔著幫助學生解決生活與學習問題、引導學生融入集體和校園生活的職責,也肩負著一定的學科教學任務,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不可替代。班主任職業認同感指的是班主任教師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之中對職業的認可度和對自身工作的正確認識,在小學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班主任職業認同感深刻影響著班主任教師的工作質量與生活質量,需要引起廣大教育管理者的關注。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職業認同感;對策
近年來,在現代化教育不斷轉型升級的新教育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的基礎性工作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可和支持,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工作任務復雜、學生情況各異、家校矛盾的客觀性等原因,班主任的職業認同感仍然受到了多種因素的限制,導致班主任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職業認同感不高。文章將從班主任職業認同感的重要意義以及影響班主任職業認同感的主要因素出發,探索在小學教育中幫助班主任建立職業認同感的具體措施。
一、 班主任職業認同感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幫助班主任提高工作質量
正如前文所說,班主任的職業認同感是影響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小學班主任工作實際中,職業認同感較強的班主任老師往往能夠用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夠用良好的職業素養建立與家長和學生之間的緊密聯系,找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點,進而在有限的工作時間中實現班級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的最大化。
(二)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生活質量,發掘人生價值
由于小學班主任教師同時面臨著班級的學科教學工作和班級事務的管理工作,如果班主任的職業認同感不高、班級問題頻發,就會導致班主任教師對自身的認識和評價產生偏差,無法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與價值實現的成就感,不僅影響班主任的情緒與正常的工作、生活,也會對班主任發展方向的確立帶來阻礙。因此,只有形成較高的職業認同感,才能幫助班主任教師在工作中發掘人生價值、實現個人發展目標。
(三)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班主任的職業認同感不僅包括對工作本身的正確認識與評價,也包括了對學生的認識與評價。在小學班主任展開班級管理工作時,較高職業認同感驅動下的班主任教師往往能夠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將工作重心向學生集體偏移,將與學生的互動從課堂教學環節延展到課余時間,在全面認識和評價學生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構建團結、積極的集體氛圍,有利于班主任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
二、 影響班主任構建職業認同感的因素
(一)選擇班主任或者教師工作的被迫性
在班主任教師的實際求學和求職經歷上,我們不難發現部分班主任對于教師這一職業的選擇并非出自自己的意愿,更多的是受家庭成員或者就業狀況的影響而進入教育行業,導致教師工作不符合自身的職業預期,在進行教學工作或者班級管理工作時缺乏動力,不僅容易產生懈怠感,還會因為工作難度與工作強度的影響產生對教師工作的排斥,導致這部分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不高。
(二)受擇業價值觀的影響
擇業價值觀指的是人們在進行職業選擇時表現出來的目的和發展態度。在對當前小學班主任職業認同感現狀的調查中,人們不難發現大部分班主任教師在進行職業選擇時,往往更加看重小學教師工作的穩定性與規律性,在職業發展的規劃上更傾向于用工資和待遇來衡量實際的工作回報,一旦精力上的付出與物質上的收獲不成正比,就容易產生對班主任教師職業的不滿,進而影響教師的職業認同感。相反,如果從事班主任教師的人員一開始的擇業價值觀就更加偏向對教育事業本身的熱愛、更加關注教育工作給學生帶來的價值,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就會相應的提高,有利于落實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實際作用。
(三)個人工作能力的差異
班主任工作涵蓋了班級授課、班級管理、學生溝通、集體建設、家校聯系等多個方面的內容,要求班主任教師在精通本職教學科目的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與學生溝通的技巧、班級管理的經驗、與家長保持良好家校互動的經驗以及集體建設的科學手段等,對教師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師實際能力的差異性,不同的教師在處理相應的工作時所用的時間和獲得的工作效果也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實際工作效率較高、工作效果較好的班主任教師往往能夠因為學校、家長或者學生給出的正向評價而獲得較高的職業認同感,另一部分工作效果相對較差的班主任教師則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導致職業認同感較差。
(四)學校教學管理環境的影響
學校環境是班主任教師參與和開展工作的第一背景,也是影響班主任職業認同感的重要因素。在小學班主任進行授課與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
良好的校園管理制度與教學管理環境可以為班主任教師的實際工作提供積極的支持,讓班主任教師在教師評定或者學校高效辦事效率中獲得對教師職業的滿足感,進而實現職業認同感的提高,而較差的校園管理環境則會導致上層管理人員的職能混亂、評價標準模糊,班主任的工作訴求無法在學校中獲得最快速度的滿足,導致班主任教師對學校的信任度低,最終不利于班主任職業認同感的構建。
三、 提升班主任職業認同感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對班主任教師的職業技能培訓
針對當前班主任職業認同感構建過程中出現的由于班主任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參差不齊而影響職業認同感的狀況,學校方面必須站在班主任教師對職業技能培訓的需求缺口角度,積極創造相關培訓機會,通過舉辦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優秀班主任“以老帶新”等活動,在學校內部建立起一整套幫助班主任降低工作難度、促進班主任職業技能發展的工作計劃;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一方面引進專業人才或者導師,教授班主任心理教育技巧、溝通技巧、班級管理技巧,幫助班主任更好地適應班級學科教學與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學校可以采取派遣班主任教師外出學習的方式,將本校班主任教師派遣至重點小學或者相應的教學質量突出的小學參加教研活動,從觀摩教學案例、參與教學培訓的過程中實現管理素養與職業技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