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
摘要:目的:掌握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就業狀況。方法:利用自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某高等專科院校護理專業就業狀況進行分析。結果: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就業狀況較良好。結果:學校在辦學理念這一方面需要明確定位方向,重視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培養,不斷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尤其增強有關就業指導的相關工作,促使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不斷提升。
關鍵詞: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就業情況
引言
隨著合理專業的逐漸擴招,各校護理專業的畢業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地級及以上的醫療單位的需求卻在逐漸降低,因此也導致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加。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對高職院校來說,需重視尋找解決這一就業問題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次調查主要將2019年至2020年某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畢業生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他們的整體就業狀況。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集中在2019年至2020年某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就業狀況。其中包含女性180人,男性3人。
1.2方法
利用自行設、制作與分發調查問卷的方式,掌握某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狀況。
2.結果
通過調查問卷結果總結可以發現,該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相對良好,就業率達到了90%。但是通過調查研究也可以發現護理專業學生畢業之后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學生提升自身學歷層次受到了現實的制約;其次,就業單位選擇的主要是縣市級醫院;再其次,工資待遇普遍較低。最后,就業的方向十分單一,自主創業的案例較少。
3.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特征與因素分析
3.1就業崗位條件分析
畢業之后,學生們往往都想在縣市級以上城市就業,只有少數畢業生愿意深入到鄉鎮農村中去。此種向往城市,不愿意到農村去的心態,致使護理專業人才的供需出現了較大的不平衡現象,繼而極大地增加了整體的就業難度。在對該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問卷調查中可以發現,有29.3%左右的學生進入到了二甲以上的醫院,有33.4%的學生進入到了社區與個體門診,從事其他企事業單位的人則有25.6%左右, 未就業人數則有9.7%左右。
(二)專業對口狀況分析
在護理專業畢業生中,從事與自身專業對口工作的學生大約有47.6%,基本對口的由33.3%,兩者總共有80.9%,就業之后從事工作與所學專業并不對口的人數比例將近20%。并且在調查中顯示,多數畢業生都選擇了臨床護士這一職業,這也表明護士在通過3-5年左右的學校學習、臨床見習與實習之后,專業思想會逐漸變得更加穩定。
(三)薪酬水平分析
通過薪酬調查分析可知,畢業生初次就業的薪酬水平大都在3000員左右,由于應屆忽視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之時大多拿不到護士資格證,因此導致初次就業的就業率普遍偏低,初次就業的薪酬水平也會隨之較低。在拿到資格證書之后,再次就業的就業率可提高50%左右。
4.對本專業的建議
4.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
當前社會經濟的成分主要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在醫療機構中同樣如此,部分民營醫療機構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在那里同樣可以受到法律保護,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也可在那里逐漸實現自我價值。另一方面,在最近幾年的就業市場狀況中可以發現,基層與社區等醫療機構急需數量眾多的護理人員,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畢業生來說,需及時調整自身擇業觀,逐步實現對自我的正確認知,積極到一些私營醫院中尋求就業機會,改變傳統就業觀念,工作崗位并沒有貴賤之分。
4.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時代在進步與發展,要促使護理專業學生追隨時代發展步伐,滿足社會需求,學校需首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角度出發,實現自身視野開拓,盡可能將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中去。例如,社區護理作為時代發展的重要產物,需從這一方面加速人才的培養步伐,將衛生服務體系作為改革重點。現如今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正處于不斷完善的時期階段,社區護理工作也會承擔更多的傳染病監控、流行病研究與衛生宣傳與保健等工作,社區護理人才的數量需求也會逐漸增加。基于此,高職院校護理專業需加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步伐,依據社區需求,實現目標合理調整,不斷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應用型合理人才,盡可能滿足各領域對護理人才的需求,繼而達到提升護理就業率的目的。
4.3重視雙師型隊伍建設
對職業教育事業來說,其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重視實用性以及應用性,為逐漸適應教育形式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需求,就要將創建觀念強、業務強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重視起來。首先讓學生參與到臨床實踐活動中去,其次通過校企之間的聯合,逐漸創建教學研究的相關基地,讓資深護師進行臨床帶教。由此不但可便于學院與實習指導教師聯系,也可令專業課教師充分接觸到臨床護理的各種新技術,這對于教師開展科研活動,客觀進行指導教學活動以及提升教學整體質量十分有利。
4.4加強學校品牌建設
高職院校與一些重點大學相比存在一定劣勢條件,因此學校需增強自身品牌艱澀好,逐漸為社會與學生的認知帶來改變,促使學生順利就業。品牌建設需延長弊端,將整體教學實力作為主打力量,增強學校公信力,提升基礎科目教學水平,彌補學生基礎弱的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規劃往往會受到自身、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多方影響,基于此,合理轉變就業轉念與方向需要各方發動力量,協同努力,循序漸進式的對學生意識形態進行合理調整,促使學生綜合素養不斷增強,幫助學生在完成就業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曹雪楠. 高職院校老年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分析[J]. 黑龍江科學,2020,11(23):160-161.
[2]周林.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實習及就業現狀分析[J]. 科技經濟導刊,2020,28(24):102-103.
[3]黃巖.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及對策[J]. 科技風,2020,(10):238.
云南外事外語職業學院 云南昆明 6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