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婷
摘 要:現如今,對于懂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人才,市場有了更高的需求。然而大學專修這類的學生,由于缺少良好的實踐經驗,其就業形式依然嚴峻。基于此目的,為了加強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培訓,使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實習機會。本文著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
關鍵詞:大學生;實踐經驗;實踐能力
1專業構成要素
1.1培養的意義
在當前,社會已經發展到了知識經濟時代。對于人才,信息行業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僅要具備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基礎,還有具備計算機專業能力。這種人才可稱之為系統分析員。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想要全面實現信息化,那么這樣的信息管理師就是必不可少的。
1.2具備的品質
(1)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對企業有責任心,個人素質高。(2)熟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能和別人用英語溝通無障礙。(3)學習過企業管理基本課程,掌握其基礎知識,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比較了解。(4)有分析管理信息系統的能力,有良好的跟進方案和實踐能力。(5)思想靈活,懂得分析問題所在,能終身學習,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和資料進行分析處理。(6)獲得過CET-4和英語口語翻譯證書等。
2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2.1課程設置不盡合理,實驗學時不足
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必修課,管理學等課程都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必須要掌握的。但是將此類必須要學的科目有機混合成信息管理專業的最重要科目,各個大學還沒有達成共識。試想,我們只是盲目的將他們混在一起,而沒有注重是否合理,將不僅會占用學生們大量的時間,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們實訓的課時減少了。再者,學生在面臨進修研究生入學考試時也會遭到困難。
2.2實訓課時太少,大學生缺乏實踐能力
日常學習中,本專業學生由于學校安排的實訓時間過少,導致幾乎不可能進入社會進行實踐探索。更沒有能夠去相關的企業現場觀摩信息處理的流程和特點的機會。種種重要過程的缺失,對于大學生的學習激情會大打折扣。當他們大學讀完進入社會后,才可以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企業實操。但由于理論和現實還是有區別的,所以他們并不能很融洽的適應工作環境。
3我們的培養模式
3.1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完善師資結構
此專業和市場聯系比較緊密。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應當根據市場的有關變動做出相應的調整,努力培養出更優異的專業人才,最大限度上滿足市場的需要。為了達到合理預期,高校應當不斷優化完善師資結構,提高整體教師的教學質量水平。其可以表現為:可以組織培養一些比較優秀且有潛力的教師到企事業單位掛職學習,提升教師的實操能力;同時,可以外聘一些比較優秀且在此類專業具有比較豐富的實訓經驗的企業人員入校為學生授課,使學生的實踐技術能力和眼界有所提高。由此,學生們在畢業進入社會后能更快適應工作環境。
3.2持續不斷的更新技術框架,不斷完善大學生們的知識技能
一般情況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熊原理知識,信息技術基本知識,信息管理和系統技術,知識信息管理和背景是大學生課程所必須要學習的四大方面。在大學因材施教中,學校以提高學生們基礎知識為著力點,可以激發他們的實踐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后,大學生們的應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學校為了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基礎知識,可以為這些人量身定制一些“特殊”課程。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這些課程可以包括計算機語言python,計算機科學技術,互聯網工程等等。
3.3加強課程的趣味性,讓學生們融入課堂
對以前老舊的授課模式進行改良,也是我們必須要注重強調的。高校應將OBE教學理念植入每一門課程,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學習成果為導向,合理設置課程目標和內容,將最新成果及時引入課堂,剔除陳舊落后內容。此外,要進一步完善學習效果評價機制,以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為著力點,完善學習過程評價制度。比如說: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先拋出一個案例,然后針對案例提出問題,讓學生們組成小組,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各個小組代表發言,然后老師進行總結。當總結完了后,相信問題的答案也會出來。在這過程給,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大腦都得到了鍛煉。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學生是參與者。積累的這些“財富”在今后進入職場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3.4課內外相融,增強大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為了能夠快速的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我們可以采用將課內的專業知識和課外實踐相融合的辦法。而且這樣做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專業知識。比如說,在學習相關知識后,學生們可以進入相關的企業實習或者觀摩他們的運作過程。企業怎么收集信息?怎么運用信息?怎么分析信息?學生們可以在此過程中看的更清楚,更直觀,也比書本上的知識更加有趣。
4實踐教學的控制措施
保證此項目的有效性,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防護措施:
4.1變換考核方式
之前教學中,我們大多采用老舊的考核方法。此種方法不僅容易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負面影響,而且對實訓能力的標準又沒有統一的計量。我們可以啟用學校之外的實訓場地,對相關的課程統一制定計量標準,考核學生們的成績。專業課老師和班主任都要注重學生們的各科成績。而且隨著時代的更替,我們應當提高實訓的比重,更好的迎合市場的需要。
4.2加大教研室的地位。
為了增強各課之間的聯系性,學校應當強調教研室的地位。只有突出了教研室的地位,對于發揮各科老師培養學生素質能力才會有所突破。它的作用表現為:當各科的教學方向出現問題時,教研室的老師可以通過溝通,找到共識,一起解決問題,找到一條適合學生們學習知識的道路。
4.3為學生搭建實訓平臺
依據當前的就業形式,學校的二級學院應當積極加強和企業的合作。讓企業有經驗的人員到學校指導學生們實操,也可以和企業簽訂相關合同,讓一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進入企業實習。
5結束語
現代生活中,市場對于這些人才的需求量非常之大。這表明學校應當把學生培育成為此類人才,滿足生產的需求,從而對社會生產做出應有的貢獻。通過這些措施,學校可以更加高效的管理學生,學生也會因此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庭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商情,2014(20):177-177.
[2]潘旭陽.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模式[J].高教論壇,2005(2):96-98.
[3]田慶.電子商務實踐教學平臺的探討[J].肇慶學院學報,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