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森
摘 ?要:藥品質量是制藥企業生產的關鍵環節,針對制藥企業而言,原有質量管理體系已不再使用。伴隨當前制藥企業生產管理標準的推行,藥品質量管理層面有明顯提升。可是因為我國制藥企業質量管控薄弱,當前在此方面依舊存在相應的問題,有關人員應當對此方面給予高度的重視。
關鍵詞: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問題;對策
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領域均有蓬勃的發展。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醫藥領域。特別是近年來,醫藥領域顯著增長。針對制藥企業而言,其關乎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在實際生產當中,務必要把提升藥品生產質量放在首位,同時對其進行大力的監管,為確保藥品能夠達到標準。可是,當前一些制藥企業在生產當中仍然存在相應的問題。因此,就必須對此高度重視,同時及時構建處理對策。文章將針對制藥企業生產質量問題與對策進行分析。
一、強化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藥品是群眾日常生活中的特殊物品,有著預防、治療人體疾病,有效調節技能的作用,關乎著民生等問題,其質量好壞對于群眾健康與安全具有直接的影響。目前假藥事件不斷增多,對于人民群眾藥品安全以及國家醫藥領域的公信力有著極大的影響,務必要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嚴格的管控,確保藥品質量,有效緩解行業壓力。基于產品角度而言,產品質量源于生產過程,是生產運營的成果,所以,制藥企業則是藥品質量控制根源,社會各個領域與制藥企業自身都需要加大監管力度,確保我國藥品的質量。
二、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的相關問題分析
(一)企業監管工作有待提升
企業內部監管對企業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在醫藥行業中,藥品安全關乎著群眾的安全,若發生問題則是巨大的,正由于如此,監督工作必須要全面到位。可是基于當前來講,一些企業的監管工作存在片面性,將工作重心放置在生產當中,如此就會存在相應的弊端,監管的首要階段應當是采購環節,物料質量低于成品質量有決定性的影響。后續服務也十分關鍵,需要進行使用與調研,更好的對前期工作進行指導[1]。監督工作務必要根據規范體系開展,合理調整,唯有如此才可以滿足時代要求。
(二)未能對藥品展開標準規范生產
在藥品生產中,一些制藥企業均未能陳芬清潔藥材,同時也沒有對藥材展開滅菌處理,直接進行粉碎入藥生產,導致藥品中存在一些微生物。并且在干燥浸膏過程中,未能合理控制溫度,造成浸膏出現碳化反應,顏色變深。另外,制藥企業在藥品生產過程中,沒有全面了解藥品具體生產規范,隨意加工生產,從而所生產的藥品無法達到指定標準。
(三)工作人員缺少專業性以及責任心
醫藥從業人員對工作缺少責任意識,很多人依舊局限在自身工作范疇內。生產線員工往往文化水平不高,其行事風格通常停滯在熟練操作層面。可是現代化的生產更加重視的先進加工工藝,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若未能合理有效運用設備,難以提升生產成效。當前高端人才匱乏,面臨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生存發展有著極大的挑戰,因此重視人才培養十分關鍵,制藥企業應當組織相應的培訓,邀約專業人才展開培訓,在工作當中構建合理的獎懲機制,充分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三、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具體對策分析
(一)構建基于GMP為核心的質量管理機制
針對制藥企業而言,藥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前提。首先,必須要明確意識到優質產品是通過生產而成的,并不是檢測得出的。因此,在生產質量管理方面必須進行嚴格控制。把質量管理從以往檢測工作轉變到原料采購方面,同時包含生產質量管理加工、成品以及營銷全過程管理機制[2]。
(二)對生產過程嚴格管控
藥品生產過程對其質量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若要生產高質量的藥品,就必須對其生產過程展開嚴格管理。因此生產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以及標準性,倘若細微環節出現錯誤,均有可能讓藥品無法達到標準。因此在生產之前,必須要明確藥品具體注冊標準,同時構建和此藥品相契合的生產流程。同時根據生產藥品規模和工藝,配置相關設備,設置操作制度,構建記錄文件[3]。另外,生產操作人員必須要經過有關培訓考核才能夠參加到藥品加工當中,同時記錄生產過程的全部數據。
(三)提升員工專業素養
員工專業素養是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的關鍵因素。針對工作人員培訓需要落實在生產、質量等全部崗位,無論是高層管理者或是基層員工。還需要按照人員崗位需求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并且企業需要提供資源,對培訓考核進行管理。
(四)加強監督系統
監督系統是生產質量管理的重要部分。首先構建標準化操作規范,進行標準化操作,必須全面、嚴謹。其次要進行全過程監控。由原料供應方質量審計開始,保證資質達標同時可以穩定提供合格原料,降低因為原料問題造成生產質量問題。在生產當中需要構建基于互檢、自檢為主,專檢為輔的監督機制,構成三級質量監控,才可以確保藥品質量。
(五)制定不合格產品處理流程
在制藥企業生產中,勢必會發生成品檢測不達標、存在偏差等情況。所以,制藥企業應當構建完善的處理方案,也就是不合格品處理流程。首先,生產部門與儲運部門必須對不達標的藥品標明、隔離,避免混淆出錯,對不達標產品展開辨識。其次,生產部門、質量監管部門以及技術部協同調查出現不合格的因素,同時進行整改,此外通過質量監督部門制定不合格藥品的處理記錄。最后,制藥企業質量監管部門對不合格藥品進行審批,避免不合格藥品流入市場造成不必要的風險隱患。
結束語
由此可見,藥品是人民群眾預防、治療疾病的特殊物品,具有維持身體健康與安全的關鍵作用。當中藥品質量是重點。所以必須要提升藥品質量,同時對此高度重視。特別是在制藥企業生產當中,要對藥品質量加大監管力度,嚴把質量關,構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以及流程。另外,還需要通過先進的管理技術對生產質量管理工作進行監管,確保藥品質量,從而為群眾健康與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岳海蘭,費華慧.試論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問題及其對策[J].生態環境與保護,2019,002(001):P.19-20.
[2]王躍豐.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問題及其對策[J].商品與質量,2019,000(034):271.
[3]孟志偉,許伶芳,蔣迪花.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健康周刊,2018,000(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