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旭
摘? 要:心理訓練作為手槍射擊訓練的重要內容,對提升射擊訓練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現有手槍射擊心理訓練可分為一般心理訓練、比賽前心理訓練兩種形式。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全面性、循序性、個性化原則,制定出專項可行的心理訓練方案。基于此,本文以射擊運動現有心理問題為切入點,分析心理訓練在手槍射擊訓練中的積極作用,提出手槍射擊心理訓練具體方式。
關鍵詞:心理訓練;手槍射擊訓練;作用
手槍射擊訓練包括體力訓練、技術訓練、心理訓練等內容。其中,心理訓練對訓練結果與射擊手比賽成績的影響十分顯著。通過開展心理訓練方式,能夠進一步增強設計人員心理素質,使射擊人員能夠始終保持良好心理狀態。
1手槍射擊運動員心理問題
1.1焦慮
比賽成績對手槍射擊運動員而言極為重要,部分運動員會在上場前因無法預測即將發生的事情而過于擔心,產生焦慮心理。適度的焦慮情緒可使運動員能夠獲得更加出色的成績,但在焦慮情緒過于嚴重的情況下,運動員自身的壓力過大,在比賽過程中的失誤幾率更高。因比賽成績不理想,后續比賽時的運動員心理壓力將進一步提升,出現惡性循環。
1.2期望值過高
由于射擊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上場前會給自己較高的預期判斷,相信自己能夠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這種情緒與焦慮情緒相反,適當的期望然后使運動員以更加輕松的心態完成比賽。但在期望值過高的情況下,運動員也會出現輕敵問題,在比賽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1.3應變能力較差
手槍射擊比賽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出現突發問題,需要運動員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以及較強的應變能力。在沒有重點關注運動員應變能力培養的情況下,突發事件會使運動員的技戰術動作質量不達標,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造成嚴重影響。
2心理訓練在手槍射擊訓練中的應用重要性
通過總結手槍射擊比賽經驗,發現手槍射擊運動員心理素質水平與其自身能力的發揮效果具備密切關聯。如運動員自身的心理素質較強、可自我調節心理狀態,比賽時更容易取得良好成績。而心理素質較差的運動員即便其技術專業水平很高,但在賽場中也會因自己過于緊張及焦慮的情緒而發揮失常,自身潛力也會被壓制。
因此在手槍射擊訓練中,心理訓練與專業技術訓練同等重要。為獲得最佳訓練效果,還需要對現有心理訓練方案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
心理訓練在手槍射擊訓練中的應用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調節并控制心理活動。手槍射擊運動不僅對運動員的射擊動作流暢度、技術專業水平具備較高要求,還需要運動員自身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采用合理訓練方式,增強運動員心理調節能力,確保運動員能夠在賽場中靈活控制心理活動,高質量完成比賽項目;
消除心理障礙。而通過專業心理訓練,還可以幫助射擊運動員克服各類不良心理問題,消除心理障礙。通過分析不同運動員心理特征,建立起專項心理訓練機制,使運動員能夠始終處于積極的心理狀態;
增強運動員綜合素質。通過開展心理訓練工作,也可以改善射擊運動員專門化知覺、注意、思想及思維等限制能力。幫助運動員形成個性心理特征,使運動員積累下更多的比賽與實踐經驗,使運動員能夠更加積極的投入賽事活動中。
3手槍射擊心理訓練具體方式
3.1認知訓練方式
認知訓練方式主要就是將運動員的悲觀情緒轉變為樂觀情緒,使運動員能夠更加良好的處理比賽以及日常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幫助運動員養成自我鼓勵的習慣,使運動員能夠在比賽前保持適度的自信心。要求運動員能夠在比賽學習內容及動作,在實戰射擊中充分調動自己的肌肉記憶,獲得良好比賽成績。
3.2放松訓練方式
如運動員長期處于過大壓力或者緊張情緒下,身體得不到充分放松,在比賽時也會極易出現發揮失常問題。在運動員產生緊張情緒時,應要求其注意自我調節壓力與緊張情緒。如通過深呼吸讓運動員的心態保持平穩,使身體機能能夠恢復到最佳狀態。
3.3模擬訓練方式
模擬訓練方式主要就是在日常心理培訓中加入一定的比賽元素,使運動員能夠更加熟悉比賽流程,從而消除對真實比賽的恐懼心理。在模擬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語言模擬或實景模擬手段。如利用語言模擬比賽實際情況,使運動員能夠快速恢復到比賽狀態。在實際訓練中加入真實性比賽場景,使運動員能夠在大量的重復練習時形成條件反射,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從而更好應對各類比賽項目。
4手槍射擊心理訓練原則
為充分發揮出心理訓練在手槍射擊訓練中的積極作用,還需要嚴格遵循心理訓練的各項原則。
首先,遵循自覺性積極性原則。要求射擊運動員能夠深刻了解到參與心理培訓活動的積極作用,了解心理訓練目標、任務及意義,自覺開展自我心理分析、心理檢查及控制工作;
其次,遵循全面訓練原則。要求心理訓練應當與體能訓練、技術訓練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細化心理訓練內容,如心理過程、運動員個性心理特征、心理狀態訓練等,使心理訓練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此后,遵循循序性訓練原則。要求提升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工作應當循序開展,以從簡到難的順序合理安排心理訓練任務、內容及方式。例如在一直訓練中逐步加大難度,幫助運動員逐步實現可靈活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目標;
最后,遵循個性化訓練原則。結合不同運動員心理特征設置專項心理訓練項目,確保運動員個人潛能能夠被充分激發。
總結
總而言之,射擊手心理訓練水平可直接影響到實際訓練質量效率。為充分發揮出心理訓練工作的重要作用,應細致分析現有射擊隊員存在的心理問題,依照個性化原則靈活制定心理訓練方案。積極引進先進的心理訓練理論及方式,增強設計運動員對心理訓練活動的參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莊俊耀.心理訓練在手槍射擊訓練中的作用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4):29+31.
[2]楊志國.警用手槍射擊訓練模式之“心技結合”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9,35(10):88-92.
[3]王堅.青少年手槍射擊基礎訓練中心理訓練的重要性研究[J].體育風尚,2019(06):37.
[4]宋浩,李超,張歡.公安院校學員手槍射擊心理干預訓練探討[J].農家參謀,2019(02):253.
[5]李超.警察院校手槍射擊實戰教學訓練初探[J].山西青年,2017(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