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愛萍
摘 要: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國防教育在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責任擔當、激發報國志向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將國防教育滲入校園課堂教學,已成為當前值得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本文以國防教育滲透思政課教學為研究對象,探索國防教育融入思政課堂教學的相關策略,以期提高學校國防教育質效。
關鍵詞:國防教育? ? 思政課堂? ? 策略
學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心系國運的愛國情懷,深入持久地開展國防教育是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眾多學科中,思政課作為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載體和有力保障,與國防教育密切相關,以其獨特的優勢與特點,成為開展課堂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形成共識,完善體系,挖掘思政課堂教育功能
在思政課課程建設中,將國防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并列入教學目標,讓思政課堂成為宣傳國防知識、激發國防熱忱的主戰場。從學校層面來看,需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全力支持將國防教育融入思政課堂教學。完善思政課課程結構體系,圍繞教學目標,科學系統制定國防教育滲透思政課堂的具體規劃與實施方案,使整個課程的教學、教材和管理體系圍繞設定的目標統籌布局,為國防教育滲透思政課堂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提供有力的保障。從思政教師層面來看,需深挖思政教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本知識點適當拓展,加入時代元素,將國際形勢、時事政治及軍情動態融入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見聞,幫助學生了解全球態勢、認識世界格局,進而明辨是非;在思政課課程案例的選擇上,提倡優先講述革命英雄、時代楷模保家衛國、頑強拼搏的事跡,讓學生在長期的浸潤中鍛造優良品格;通過正面引導,呼吁學生關注國防,熱愛國防,投身國防,讓國防事業深深扎根于廣大學生心中。
二、目標明確,緊扣主題,強化載體支撐
(一)推出“開學第一課”國防教育主題思政課
在開學之際,思政教師可結合學校實際,推出國防教育主題思政課,發起全校同上“開學第一課”活動;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團隊精神和紀律教育;發放國防教育讀本,普及國防教育知識;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向榜樣、楷模學習;要求學生撰寫心得體會,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字作品在學校宣傳欄內展出,在增長學生見識的同時,樹立牢固的國防意識和愛國精神,引導學生立志成才,用自己的力量報效祖國。
(二)將國防教育植入思政“主題月”活動
在思政課教學中,“主題月”系列教學活動形式已成為教學實踐的一種趨勢與潮流,在各地各校不斷得到推廣與運用。將國防教育滲透于思政課堂,“主題月”教學活動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與實施路徑。七月、九月、十月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增強國防意識的好時機,思政教師可結合建黨節、國慶節及全民國防教育日等重大節日,在思政課堂上開展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主題月”活動,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國防自信,凝聚強國強軍共識。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思政教師應當關注每年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確定的全民國防教育日宣傳主題,并以此作為思政“主題月”活動的選題參考,使活動主題順應國家和時代發展,做到小主題緊連大國防,讓教學煥發更強生命力。
三、創新方法,豐富手段,構建教學新模式
(一)課內活動引領,激發學生共情
思政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鼓勵在思政課堂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積極調動學生情感共鳴,增強國防教育的體驗感,激發情感共振,提升在思政課堂中開展國防教育的成效。提倡采取“結合、滲透”的教育原則開展國防教育,在思政課堂內,重點突出“唱、講、觀、感、繪”五個內容。“唱”,即傳唱經典革命歌曲,可在課堂內設置互動環節,舉行紅歌接龍、革命歌曲小組合唱賽等小活動;“講”,即利用思政課堂舉辦“故事大王”比拼賽或革命詩歌朗誦賽,鼓勵學生講述革命英雄、愛國人士、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觀”,即在知識點授課過程中穿插播放愛國電影或電視劇片段,組織學生在課內集中觀看國慶大閱兵宏偉場面,引導學生撰寫觀后感或談觀后感受;“感”,即感悟思政教材、課外讀本及教師課件拓展資料中提到的能激發愛國情懷的人與事,在思政課堂內開展講學活動;“繪”,即組織學生開展國防教育繪畫或手抄報比賽,繪制表達個人愛國心與愛國情的作品,并將優秀作品展出,持續激發學生國防熱情。
(二)體驗式教學,讓思政課堂“走出去,請進來”
實踐體驗在國防教育中的作用至關重要,要想在思政課堂內較好地融入國防教育內容,就必須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靈活教學。結合學校實際,思政教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勇于把思政課堂搬出教室,充分運用革命戰爭遺址、革命博物館、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通過聆聽英雄故事、感受戰爭場面等方式,讓學生在現場接受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組織學生到部隊觀摩軍營生活,以軍營文化、隊列養成為重點,學習部隊緊張有序的管理模式,了解當代軍人生活,增強強我國防、樹我軍威的緊迫感、責任感;邀請戰斗英雄、老紅軍、老戰士、軍事專家、現役軍人等走進思政課堂,開展國防教育專題講座或分享會,為學生講授革命歷史、紅色故事、國防知識,分析國內外形勢,使學生真正做到“身在校園,心系國防”,讓國防教育扎根于學生心中。
四、教師引領,言傳身教,培養學生愛國熱情
思政教師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學生,人格品質通常也會在不同程度隨同知識一同傳遞給學生,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愛國主義教育是國防教育的永恒課題,國防教育的核心就是愛國主義教育。思政教師作為教師隊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防教育滲透思政課堂教學的具體執行者,是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的“守護者”,是學生接受國防教育、強化國防觀念的引路人。為了更好地開展國防教育,思政教師要加強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國防素養,鍛造合格的政治素質、良好的思想素質、先進的科技素質、優良的軍事素質、豐富的人文素質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質,心系國防、愛國敬業,時刻銘記開展國防教育的責任,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能夠自發自愿地接受其“傳道”和“守護”。
五、小結
學生是國家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對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時期,學校國防教育是人才素質培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工作多元化的發展,要充分認識國防教育在思政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把握合適的機會,多渠道、多方式全面滲透國防教育思想,助力國防教育工作的深入普及。同時,還要注重把國防教育的成果升華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動力,持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積聚正能量,促使國防教育更加鮮活而厚重。
參考文獻:
[1]顧敏.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耦合初探[J].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論叢, 2019(000),S01.
[2]朱曉峰.論地方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5).
[3]王傳寶.培育好“學校國防教育”這粒種子[N].中國國防報,2019-09-25(003).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