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紅軍
【摘要】? ?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帶動了電子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在我國各個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與普及,在這種發展形勢下,電子企業迫切需要大量的電子類人才,中職院校是我國培養電子類人才的主要場所,這就需要中職教育加大對人才培養的力度。本文在研究過程中首先分析了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體系現存的問題,然后闡述了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改革的誤區,最后針對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體系改革和創新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 ? 教學體系? ? 中職院校? ? 電子技術應用
引言
中職院校開設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將就業作為引導,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然而大部分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經過中職院校的培育可以挑選合適的工作崗位。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中職院校想要培育出大量密集型勞動人才,然而從教學目的與教學背景的角度來看,中職院校在培養學生過程中不適合使用密集型勞動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
老師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方面需要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采取適合現代中職院校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更具有實際性、專業性以及應用性,使學生可以在中職院校當中享受到高品質、高效率的教育,從而增強自己的綜合實踐能力。
一、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體系現存的問題
1.1課程結構不合理
當前,我國大部分中職院校都采取的是工學結合“2+1”的教學模式,其指的是學生需要在學校學習兩年的理論知識,第三年需要到相應企業參與實習。由于學生學習的時間較短,教師想要科學合理的安排電子類課程存在一定難度,比如《電子線路》與《電工基礎》這兩門專業基礎課程,每個學校安排教學課時都不相同,無論是開設哪門課程,都需要全面考慮學生在校學習兩年的專業培養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理論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雖然理論教學屬于《電子技能與訓練》的專業技能課程,同時包括海量的理論知識。但是學校每學期僅為學生開展一次技能操作方面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能夠集中進行技能訓練會停課3-4周的時間,剩下的17周左右只能在課上實現。
1.2課程內容落后
當前,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采用的教材內容缺乏創新,然而其理論內容定位標準非常高,比如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基礎課程《電子線路》當中的理論起點原理了初中物理的內容范圍,乃至一些教材內容大部分都是刪減的高校教材內容,理論內容量眾多,同時沒有與中職教學要求實踐教學相符的內容,從知識系統方面來看表現出落后的現象,同時缺乏對專業內容應用性的重視。
1.3教學方法單一
因為現在教育大環境對中職院校教育造成的影響,很多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都進入中職院校進行學習。這種情況就會導致中職院校的教師忽視教學的必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會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傳授知識,忽視了學生是課堂主體的作用,學生一直在被動的學習知識。即便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依然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的有效性造成不利影響。
二、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改革的誤區
2.1就業導向誤區
中職院校開展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企業培養大量技術型人才。中職院校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教師是開展教育活動的主要領導人員,不能僅從企業方面考慮,按照企業的技能操作標準管理學生,企業需要綜合考量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實現招生的目標,很多中職院校都將出名企業作為學校招生的方法,雖然采用這種方法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代表站在企業的角度培養學生。
將就業作為指導方向開展中職院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的改革工作有待進一步商討,其本質依然需要將培育學生技能作為主要內容。
2.2課改就是引進項目課程的誤區
項目教學主要是將工作任務作為核心選用與組織課程的內容,同時將實現工作任務作為主要學習方法的課程模式,這種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使課程內容和工作構建緊密的聯系,將理論和時間進行有機結合,進而使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伴隨著項目教學在中職院校的廣泛普及與應用,發表了很多關于項目的教材資料,大部分都包括全部電子科目。一些教材整篇內容使用項目教學,一些將項目劃分為幾個工作任務,只是將幾個工作任務作為核心內容進行教學。一些乃至將簡單的技能訓練總結為項目教學,即便技能訓練和項目課程具有緊密關系,但是從本質方面來看存在較大的差別。項目課程需要將認真選擇的典型產品或者是服務作為核心開設,換言之就是將典型產品或者是服務活動作為核心開展活動。
三、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改革和創新的策略
3.1優化教學結構,增強實踐教學
首先,構建健全的實踐教學體系。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可以利用數字得以呈現,電子技術人才的需要始終表現出需求旺盛的形勢,特別是缺少具備一定理論水平與熟練操作能力的綜合性中級技術人才。當前,我國電子工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一些因素是由于技術人才培養比較落后,缺少技術成熟的人才導致。電子制造工業屬于具備較高技術能力的行業,不僅需要大量的研究型人才,這些人才主要用于高端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而且還需要更多中等職業技術人員,因此教學實踐體系需要充分考慮,按照社會要求制定教學專業與人才培養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徹實際操作。
其次,培養具有熟練操作技能型人才。熟練操作技能型人才不只是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操作,而且還需要學生能夠掌握綜合能力,涵蓋了調試與維修、電子產品、整機裝配、獨立設計制作電子電路等。然而這些技能的了解與熟練只能憑借大量作業與生產實習得以實現。
學校需要抓住這個主要階段,設立獨立的組織部門,充分將各方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發揮,深度挖掘學生的潛力,憑借社會與學校當中的人脈資源與實習、實訓單位取得聯系,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如:工廠進校、重點培訓、校企聯合等,達到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的。如此一來才可以讓學生走進工廠、進入車間,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產實踐當中,做好就業之前的最后沖刺工作,從而增強自身的操作技能,逐漸朝著技能型人才轉變。
3.2設計課程改革的內容
首先,跟隨電子時代發展的角度。課程改革從內容上需要凸顯出目前電子發展的前沿技術,充分表現出新技術、新器材。當前中職院校學生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2012前后編寫的內容,教材的內容沒有跟隨時代的變化進行改變,如此一來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需求。例如,在一些老教材當中還將分立元件等單元電路的結構原理作為主要內容,然而當前出現的都是大規模乃至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因此需要教材內容需要將集成電路作為核心內容。
其次,強化教學實踐環節。一些教師感覺,專業理論課程大部分都屬于驗證性實驗,然而在專業技能課當中才可以開展實踐操作。然而并不是教師認為的這種情況,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電子線路》專業基礎課程當中的第一章節二極管整流濾波電路與第八張節直流穩壓電源這兩部分內容時,要求學生組裝一個相對簡易的穩壓電源,闡述每個環節的工作原理,使用示波器詳細觀察各個環節輸出的波形,通過采取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直觀了解這部分知識。同時《電工基礎》課程也不例外,例如在講解安裝日光燈、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等內容時,都可以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實踐操作課程,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3.3創新課堂教學形式
中職院校的教育需要圍繞“應用”進行開展,豐富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操作技能。將培養學生的能力作為核心,從專業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兩個方面開展專業教學改革活動,采用新型的實驗教學與課堂教學,提高對啟發式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為學生制定出創新的實驗教學方案。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需要充分考慮怎樣調動學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采用對比演示實驗的方式,比如:教師為學生講解“晶體二極管”相關內容時,可以為學生設計兩個比較的實驗。
第一個實驗:在音樂卡片電路當中正向連接一個晶體二極管,連接電源之后,就會演奏出動聽的音樂。第二個是基于實驗一的前體系,把二極管反向連接到電路當中,關閉電源之后不會發出音樂。通過對比這兩個“一動一靜”的情況,肯定會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當中,如此一來使學生產生好奇,激發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需要講解的理論知識。
通過在電子專業課程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會使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不僅包括大量理論知識,而且還包括實際操作課程,這樣一來為學生的學習增添了很多的樂趣,使學生感覺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過程中加大信息化教學方法應用的力度,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結論
總而言之,通過對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在創新與改革,不僅有利于為企業培養大量技能型人才,而且在社會快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在革新期間,充分意識到當前教學體系現存的不足,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文章在研究過程中主要針對問題提出優化教學結構,增強實踐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的內容及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如此一來可以為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創新與改革的開展提供保障,為社會與企業的飛速發展培育出大量技能型人才。
參? 考? 文? 獻
[1]王文濤.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探究與構建[J].電子世界,2020(08):54-55.
[2]田玲.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課證融合”教學改革的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0(02):263.
[3]趙紅娟.中職院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24):245-246.
[4]樊丹丹.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7):18-19.
[5]徐京崗.以項目化實訓教學為視角的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