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燕
摘要:本文就保育豬常見疫病類型進行了具體的分析,針對性的提出了其有效的治療方法,介紹了保育豬相關疫病的綜合預防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生豬養殖提供參考以及借鑒,促進養豬產業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保育豬;疫??;類型;治療;預防
保育豬就是剛剛斷奶的仔豬,其生長發育速度較快,極容易感染各種疫病,因而在其飼養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對保育豬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分析,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保育豬的免疫力,不斷改進保育豬疫病防治技術,降低其疫病發生概率,進而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1保育豬常見疫病類型
1.1豬傳染性胃腸炎
在保育豬養殖過程中,常常因感染了致病性大腸桿菌而引發傳染性胃腸炎。該病雖然死亡率不高,但是具備較強的傳染性,一旦發生會導致保育豬精神萎靡、機體消瘦、嘔吐不止以及水樣腹瀉等癥狀[1]。隨著保育豬養殖時間的延長,其因豬傳染性胃腸炎而死亡的概率逐漸降低。
1.2仔豬水腫
仔豬水腫是保育豬養殖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該病病原為致病性溶血性大腸桿菌。保育豬在患有仔豬水腫后,其腹膜、頸部、結膜以及齒齦均出現水腫現象,表現為便秘或者腹瀉,無法正常呼吸,心跳頻率加快,體溫升高以及口吐白沫等癥狀?;疾∝i只死亡率較高。
1.3豬鏈球菌病
豬鏈球菌病作為保育豬養殖過程中常發的一種多種類型疫病,其病原為鏈球菌。該病可以分為急性以及慢性兩種。保育豬在患有急性豬鏈球菌病以后,其主要癥狀為出血性敗血癥以及腦炎;在患有慢性型豬鏈球菌后,保育豬的主要癥狀為心內膜炎、組織化膿性炎癥以及關節炎等。
1.3仔豬白痢
仔豬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而引發的一種疾病。在感染該病后,保育豬主要表現為畏寒怕冷、毛發雜亂、排出白灰色痢或者黃綠色糊狀糞便等。
1.4仔豬黃痢
仔豬黃痢又被稱為早發性大腸桿菌病,也是由特定血清型大腸桿菌感染而引發的較為常見的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保育豬患病后,會表現為機體消瘦、日漸衰竭、精神萎靡、眼窩內陷、口渴難耐、排出黃色稀便等癥狀,若沒有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保育豬常常發生昏迷乃至死亡[2]。
1.5仔豬紅痢
仔豬紅痢又被稱為仔豬梭菌性腸炎,是由魏氏梭菌感染而引發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保育豬在患病后,會表現為糞便內夾雜有壞死組織碎片以及大小氣泡,同時存在惡臭氣味,顏色為淺紅色或者紅褐色。該病發病較急、死亡率極高。
2保育豬相關疫病防治措施
2.1常見疫病治療方法
傳染性胃腸炎將地錦草40g,穿心蓮15g,赤石脂10g,黃芩、黃柏、澤瀉以及豬苓各8g,五味子、黃連各5g加清水煎煮后為保育豬喂服,1次/d,連續喂服6d。
仔豬水腫將黃柏、陳皮以及大腹皮各20g,黃連、桑白皮、姜皮、黃芩以及茯苓皮15g加清水煎煮后為保育豬喂服,3次/d,連續治療3~5d。
豬鏈球菌病將石膏350g,紫草、板藍根各60g,連翹、桔梗各50g,黃連、升麻、陳皮、薄荷、梔子、玄參、牛蒡子各40g,甘草20g加清水煎煮后為病豬灌服,1劑/d,連續用藥3d。
仔豬白痢將秦皮63g,地榆、葛根、蒼術各31g加清水煎煮后為仔豬喂服,1次/d,連續用藥2~3d。
仔豬黃痢將黃柏、金銀花、烏梅、黃連、黃芩以及草豆蔻各20g,茯苓、澤瀉各15g,山楂、神曲各10g,甘草、黃連各5g加清水煎煮后分兩次為病豬灌服,每日早晚各一劑量,連續用藥3d。
仔豬紅痢將大蒜150g,甘草50g切碎后加入白酒200g浸泡2d,接著加入適量百草霜,分為10份后每天為每只病豬喂服1~2劑,連續治療3~5d。
2.2保育豬相關疫病預防措施
科學管理種豬在保育豬養殖過程中,種豬會對其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直接決定著保育豬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水平的高低,因而要想實現保育豬疫病的有效預防,就需要對種豬加強管理。首先,選擇健壯并且優良的種豬進行繁育,在種豬懷孕過程中,需要對其采取精心照顧,為其提供充足的營養成分,使母豬機體營養需求得到滿足,避免因種豬懷孕而刻意將其活動量減少,應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將種豬孕期的活動量適當增加,在母豬產前加強其營養干預,提高母豬的健康狀況[3]。其次,在生產后的一段時間內,需要為仔豬母乳喂養,幫助仔豬通過母乳獲取抗體,進而提高其機體免疫能力。在產前,為母豬免疫接種以提高其乳汁內抗體水平,在為保育豬母乳喂養過程中,還需采取保健干預措施,通過為母豬補充潤生康(主要成分為孢子活性生物體、幾丁聚糖、有機酸、抗菌活性肽、復合生物酶等)等抗病營養物質,提高母乳內的抗體水平。在飼養斷奶后仔豬時,采取補鈣以及補鐵等方式,保證保育豬在發育初期獲取足夠的免疫力,進而降低其各種疫病發生的概率。
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養殖環境的惡劣與否直接決定著保育豬疫病傳染的概率,因而在日常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盡可能為保育豬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從而提高保育豬的成活率。首先,養殖人員需要對圈舍內的溫度嚴格控制,將其維持在24~26℃,同時結合保育豬的體重大小對溫度適當調整,始終為保育豬營造一個適宜的溫度。其次,還需對圈舍內濕度加強控制,將圈舍內的濕度維持在65%~75%,同時定期對圈舍加強通風,使圈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降低,促進圈舍內空氣流通。此外,還需對保育圈舍做好清理工作,通過定期清掃為保育豬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進而保證其健康生長。
嚴格規范飼養管理首先,在日常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對保育豬飼養密度嚴格控制,避免因飼養密度過大而導致病菌傳染力的增強,從而有效降低各種疫病發生概率。其次,在斷奶后應當繼續為保育豬喂食其產房內的飼料,喂食時間一般為7d,在此期間養殖人員需要對飼料仔細觀察,注意在飼料變化的情況下保育豬所發生的應激反應,接著為保育豬循序漸進的更換飼料,保證所喂食飼料始終處于新鮮狀態。與此同時,養殖人員還需根據保育豬實際養殖情況將適量中草藥添加至其飼料當中,避免因換季而導致保育豬受到不良影響[4]。最后,在保育階段,養殖人員還需為保育豬做好相關免疫接種工作,結合疫病流行特點以及養殖場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免疫計劃,以防保育豬感染疫病。在接種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采取科學的接種方式,使免疫效果得到保障。結合各種疫病制定一個合理的養殖以及免疫檔案,使免疫接種效果得到切實提升,進而保證保育豬的成活率。
4結語
在保育豬養殖過程中,傳染性胃腸炎、仔豬水腫、豬鏈球菌病、仔豬白痢、仔豬黃痢、仔豬紅痢等各種疫病頻發,使得保育豬的健康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因而,養殖戶需要通過科學管理種豬、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嚴格規范保育豬飼養管理等措施,降低保育豬各種疫病發生的概率,與此同時針對各種疫病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使保育豬的健康得到保障,進而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談明波.淺談規?;i場保育養殖技術要點[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2):88.
[2]李修林.保育豬精細飼養技術與疾病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20,14(5):129-130.
[3]盧建平,夏紹明.規?;i場保育豬飼養管理技術淺析[J].畜禽業, 2020,31(4):26-27.
[4]陳其云,李虎,龔蘭玉.淺析斷奶后保育仔豬腹瀉的防治措施[J].獸醫導刊, 2020(14):173.